摘要:4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近期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收视率冲破3%,创近三年重大革命历史剧开播新高。《浴血荣光》是陈力导演团队历经数年倾心打造的革命历史大剧。全剧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起,到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止,讲述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学习时报 》( 2025年09月03日 第 05 版 )
作者:张军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4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近期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收视率冲破3%,创近三年重大革命历史剧开播新高。《浴血荣光》是陈力导演团队历经数年倾心打造的革命历史大剧。全剧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起,到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止,讲述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8年革命历程中在最低谷、最艰难、最迷茫中探索新路,付出巨大牺牲终于走向新生的八年。这八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刻骨铭心的八年,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得到无穷智慧和力量的八年,因而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成果特别丰硕的历史阶段,是被影视剧导演深耕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文艺题材富矿。但惟其如此,拍摄这样一部内容为大家普遍熟知、有过很多同类题材优秀剧作的大剧,创作者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如何超越以往,拍出新意。
艺术化重构历史
从《谁主沉浮》《海棠依旧》到《血战湘江》《古田军号》,陈力导演多年来一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这片沃野上深耕,对人民军队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和成长的历史烂熟于心,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饱含深情。“这一次,我们把视角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展现的是革命先驱的火热青春,是他们在峥嵘岁月中艰难前行、流血牺牲。希望观众能跟随镜头走进那段历史,实现两个时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共同感受信仰的力量。”日前,陈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清晰地表达了她率团队苦战三年创作《浴血荣光》的初衷。
要“实现两个时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就要打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已经渐渐远离当下年轻人审美和叙事的窠臼,突破多年来形成的居高临下的宏大历史叙事。而以党史大事记为基本遵循的编年体叙事,可谓重大革命题材剧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基本剧情结构方式。事实上,历史也确实是按照时间日积月累而成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扭转历史进程的关键性人物的视角来看历史,原本僵硬的历史就有了不一样的风景。如果以艺术家的大胆想象来审视,历史就一下子鲜活了。
《浴血荣光》大胆地打破了以往的编年体叙事,把南昌起义失败的悲壮历程和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为中国革命探索出新路进行平行叙事和对比来写,从而比以往更鲜明、生动地揭示出中国革命的道路必须走自己的路,按照中国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的宏大主题。正因为摆脱了“时间轴”的束缚,剧中有空间用大量笔墨表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历史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独特性格和人格魅力,领袖人物均有焕然一新之感。
更多着眼于人民和牺牲
《浴血荣光》在讲述这段可歌可泣的宏大历史时,更多着眼于人民和牺牲这两条主线,并以此结构全片主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作品再现历史的叙事结构。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屠杀,南昌起义部队血战三河坝,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井冈山根据地被几度血洗,转战赣南闽西中的鏖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至血战湘江,从卢德铭、何挺颖、毛泽建、伍若兰、杨开慧、余贲民、毛泽覃、陈树湘这些真实历史人物,到林育才父子五人、小号手这些虚构人物,一场一场牺牲都拍得气壮山河、震撼人心,这在重大题材影视剧中是少见的。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在浴血奋战中壮烈牺牲,成为本剧扣人心弦的主线,凸显了崇高的牺牲精神和革命悲情的力量。
裁缝林育才一家是创作者浓墨重彩倾注心血演绎的,让重大革命历史剧中最底层的革命者也跃升为与领袖人物并列的主角,使大题材更接地气。这不但体现了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无数的普通家庭所作出的牺牲,同时,也起到了对重要剧情之间的补充和连接作用。他们一家人为革命默默奉献和牺牲的故事是闽西人民为革命倾尽所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生动缩影,既是贯穿全剧的结构主线,又是凸显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为广大百姓幸福浴血奋斗的主题线。这两个水乳交融密切相关的主题,使革命历史的讲述有了不同以往的新视角。
强烈的电影气质
陈力导演是一位经验丰富、有过大量获奖作品的电影导演,她把多年积累的电影表现手段娴熟运用到电视剧中,赋予了《浴血荣光》强烈的电影气质。
《浴血荣光》的拍摄和制作,打破了以往大剧制作惯用的双组甚至多组同时拍摄的剧组管理方式。陈力导演率剧组辗转福建、河北、上海等多地取景,采取单组拍摄的罕见的高成本方式,拍摄过程历时270余天。为了还原历史背景,陈力要求剧组做到纯实景拍摄,尤其是革命先驱们生活、工作的地方,选景定景一定要有历史依据,有资料来源。她说:“再激昂的情绪、再重要的历史事件遇到粗糙的人工造景,只会让观众觉得‘一眼假’,而这种不可信会让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我们力求在拍摄中做到极致,剪辑时一帧一帧地抠,音效、色度、画面质感等都要达到电影的水平。现在的年轻观众品控很厉害,只有审美达标,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蒙太奇叙事和剪辑手段,使复杂的多头并进的剧情自然顺畅、快节奏地推进。电影化的扑面而来的恢宏激烈的战争场面、激情澎湃的斗争场面在片中大量出现,使本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强化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浴血荣光》还呈现出浓郁的福建特色。长汀老街上裁缝铺老板秘密党员林育才一家跑交通、做军服、上战场、流血牺牲,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的斗争紧紧勾连在一起,真实浓缩了福建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闽西街镇和农村的生活场景、语言、风俗,尤其是剧中反复出现的芋子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学习时报 》( 2025年09月03日 第 05 版 )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