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s:“基础”和“不基础”这个属于近期的热梗用词,如果有看不懂的,可以理解为特殊,特别。
文丨花欲燃吖
ps:“基础”和“不基础”这个属于近期的热梗用词,如果有看不懂的,可以理解为特殊,特别。
在“生万物”原著中,封二这个朴实又能干的男人死得很早。
从他的个人角度来说,他算不上什么绝对的好人。
1
他市侩,也会学人家趁火打劫。
宁绣绣被马子劫走后,封二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转机,他终于能够给家里添上新地了。
他料定宁老财手里的现银不多,必须得要卖地,而且急着卖的情况下一定好压价。
所以,封二带着十二块就去了。
显然,大大低于市场价。
他高估了宁老财,别说是十二块,就是二十四块,为了地,宁老财也宁可舍了绣绣这个闺女。
原本打算借着“雪中送炭”干一把“趁火打劫”的买卖,封二的算盘却打空了。
2
他负义,占了银子她娘的便宜
银子的爹就是费大肚子,因为吃得多,常年在外扎觅汉却不怎么好找工作。
这一天,费大肚子和封二都在外面给人家割麦子。
封二是自家闲下来的时候才出去找的生计,这会,他掐着指头算,家里的麦子也该收了,便要回家。
费大肚子家里没有麦子,就打算在外面再干两天,于是拜托封二回去跟媳妇捎个话,让家里别惦记。
封二来到费大肚子家,在门外叫唤了两声“嫂子”,见无人应,便推门走了进去。
这一进,意外来了。
银子她娘白花花的躺在床上,封二只觉得比自家的媳妇好看的多,便直接爬上去了。
银子她娘睁开眼,封二羞着说道:“俺兄弟让我捎个话,他晚些天回来。”
银子她娘笑道:“你就这么捎话?”
封二不语,只一味的埋头耕地。
事后,白花花的银子娘没有起身送他,也没有其他表示,封二也没有再提这事。
两个人就这样心照不宣的当这件事从未发生过,在封二心里,这件事就像他犁上了别人家的地那么窃喜。
而这件事情多年后,真就又一次发生了。
宁绣绣从费左氏的手里要了十三亩地租给封二。
封二为这新添的十三亩地,花了11块买了一头独角的牛,将这十三亩地犁得彻彻底底,小石块一个个挑走,地翻了几番,他敢打赌,这地从来没有被人如此认真对待过。
然而,他费了半天的劲,牛累了,地犁了,却又因铁头的“闹”,替人家做了嫁衣裳。
铁头一句“你就没想过是给人家犁的”,成了真。
这一回,封二不嘻嘻了。
可封二却不是一个坏人,他朴实,善良,踏实,有那么一点小瑕疵却不影响他人性中善良的底色。
宁绣绣嫁到封二家,初期,封二这老公公做得比宁老财和封大脚都到位。
这个家里只有封二疼这个儿媳妇,疼到了实处。
封二能拿十二块去买地,他之所以赌输了,是他从心里认为人比地重要。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他的身上,封二应该是骂骂咧咧的把地卖了,所以,宁老财的狠让封二着实意外。
宁绣绣赌气嫁到封家后,不要宁家的陪嫁,也没有回去看生病的娘。
田氏病死后,绣绣不肯回家吊孝,不回去又在家哭个没完。
封二便扯着大脚和封四去了宁家吊孝。
封二老汉说不管怎么说咱和宁家也是亲戚,再说咱还种了他家的地,这孝是非吊不可的。就约了弟弟封四,想和大脚一块儿去。
封二人虽然小气,却懂得体谅绣绣,会站在绣绣的立场去想事情。
绣绣顶着个“不清白”的名声嫁到封家,一点陪嫁没有,封二虽然嘴上抱怨,实际上做得一点不差。
封大脚和绣绣圆房后,封二还想从宁家要几亩地种,便想让绣绣跟宁老财说再租给自己点。
这里他没有逼着绣绣回去要陪嫁。
十五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多少人能真舍下?
能做到不因为这“十五亩”给绣绣脸子看,不苛待这个新媳妇?
封二瞅着绣绣的脸道:“大脚家的,你看能不能跟你爹说说,叫他再租给咱几亩?”
绣绣听了停住手里的活儿,将脸偏向一边生气地说:“俺没有爹!”
这时,封二老婆便暗暗用脚踩了男人一下。大脚也觉得爹说话没有数:宁家给绣绣十五亩地陪嫁她都没要,你能再叫她回去租地?封二知错改错,讪讪地道:“那就不揽他家的,到别人家看看。去文典家行不?”
封二从没难为过绣绣,被人提醒后,便体谅了绣绣腔子里的那口气,转而让她去费家想办法。
另外一桩事,是在绣绣来封家后,改变了封家的生活习惯。
封二因为舍不得买洋火,一直使用传统的生火方式,他说:“那是叫人变懒的买卖!”
不过,他家的火媒多用栗花瓣儿。因为草纸要花钱买,苘要用地种,而那点地又实在不舍得种不是庄稼的东西。
.......
每当这栗花瓣儿晒了半院子的时候,封二.......还拿起一根往老婆的脑后挂:“嘿,俺又娶了个大闺女呀!”
绣绣嫁来后人家不摆小姐架子,整天帮婆婆干活,那一回她在锅屋里生火让封二看见了,封二觉出了心疼:就那么小小嫩嫩的人儿,拿一把草包住栗花瓣子一口口地吹,腮帮子鼓得老高,吹了半天那草欲燃未燃,冒出一股浓烟将她呛得双泪直流咳嗽连声。
到了晚间封二跟老婆说:“不行,得去买洋火。”
从这一小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封二不仅是个有点生活情趣的人,也是个眼里有事的人。
绣绣到封家的一举一动,都被封二看在眼里。
他心疼儿媳妇受苦,便意外的大方了一回,为绣绣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方式。
封二是个疼孩子的。
封二死得早。
封二的死也是死在了他的踏实本分上。
老一辈给他留下了十几亩地,他一直想在自己死后给儿子也留下点什么。
所以,他一直撑着一口气,攒钱,买地,辛苦耕种,可是努力了半辈子,还是一无所获。
击垮他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好不容易得到了十三亩地,给人家犁了,还累了牛,结果地让人要走了。
第二件,绣绣流产后,家里的独角牛也死了。
第三件,封二最后的一点念想是,这老牛死了卖个牛肉,好歹尽了最后一把力。结果,天牛庙村有了牛瘟,牛肉也卖不出去了。
这一件一件的小事都是庄稼人的大事,加上当时天牛庙闹的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封二越发觉得没了指望,心里吊着半辈子的这口气一卸,人就死了。
来源:友书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