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正躺在床上,双眼空洞地望着黄色的帐顶,心里乱成一团麻。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声响,就像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他想从床上挣扎起来,却感到一阵强烈的虚弱和眩晕,身体不听使唤地向后倒去。
“甄嬛……你……你这个毒妇……”雍正听到甄嬛说六阿哥和静和公主都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时,气得差点昏死过去。
雍正躺在床上,双眼空洞地望着黄色的帐顶,心里乱成一团麻。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声响,就像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他想从床上挣扎起来,却感到一阵强烈的虚弱和眩晕,身体不听使唤地向后倒去。
他圆睁双眼,惊恐地盯着眼前的一切,双手紧紧抓住黄绫帐子的边缘,想阻止自己不断下坠的身体。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挡不住身体下沉的趋势。
他的手指深深掐进黄绫布料里,布料上留下了一道道鲜红的血痕。他的身体在空中不停颤抖,做着与命运最后的抗争。
周围异常安静,只有他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在耳边回响。他抬头望去,只见黄绫帐顶离自己越来越远,仿佛在诉说着命运的冷酷无情。
他的嘴唇微微哆嗦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喉咙里却只能发出低沉的咕噜声。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带着怨恨离开人世。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像是要把这世间的一切都看个明白。
然而,不管他怎么用力,眼睛还是渐渐闭上了。他的手指抽搐了几下,似乎还想抓住点什么,最终还是无力地垂落下来。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身体也慢慢变得冰冷。
此时,房间里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风声在耳边作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却无法温暖他逐渐冷却的身体。他心中满是遗憾和不甘,却再也无力改变什么。最终,他的眼睛彻底闭上,生命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雍正死后,他的灵魂离开了肉身,来到了地府。地府里环境幽暗阴森,四周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
他走进地府大门,眼前出现了一条昏暗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闪烁着微弱的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他沿着通道走了一会儿,来到一个巨大的厅堂。厅堂天花板上挂着一盏盏油灯,照亮了整个空间。地面上满是白骨和残骸,让人不寒而栗。
雍正的灵魂在厅堂里徘徊,看到了许多其他的灵魂。他们有的痛苦呻吟,有的默默哭泣。雍正感到一阵恐惧。
雍正看到一群小鬼手持哭丧棒,像行尸走肉一样在幽冥地府里穿梭。他们面色苍白,毫无表情,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小鬼们看到雍正来了,都显得十分客气。他们纷纷鞠躬行礼,向雍正表达敬意。其中一个小鬼走上前来,恭敬地说:“恭迎雍正爷驾临地府!我们已经等候您多时了。”
雍正感到很诧异,他点了点头,示意小鬼带路。小鬼们一路殷勤奉迎,把他带到了阎王殿。阎王殿内阴森恐怖,四周弥漫着腐臭的气息。殿内陈设简陋古朴,毫无生气。
阎王高坐在宝座上,手里拿着生死簿,面色严肃。
雍正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阎王。他嘴巴微微张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阎王却微微一笑,走上前来,向雍正行了个礼,说:“哟,雍正爷,您来了,小的在这儿恭候多时了。”
雍正终于回过神来,他看着阎王,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双手抱拳,说:“我已经不是皇帝了,你不必这么客气。”
阎王却摇了摇头,说:“不管您是不是皇帝,在我眼里,您都是我的客人。”
阎王看着雍正的眼神满是欣赏,细数下来,来他这里的帝王不少,但其中他最钦佩的就是雍正。雍正一生勤政爱民,创下诸多丰功伟绩,自然让他十分佩服。
雍正面露忧色,开口问道:“敢问阎王爷,像我这样的人,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吗?”
阎王爷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您为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本是可以投个好胎的。”
雍正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可阎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可您下辈子只能投到普通人家。”阎王爷惋惜地说。
雍正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不甘心地说:“我为大清王朝付出了这么多,难道就不能给我一个好的来世吗?”
阎王爷摇了摇头,说:“因果报应,善恶有报,这是天理。您前世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来世。只因您生前杀戮太多,又含恨而终,怨气太重,所以下辈子只能生在普通人家。”
雍正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那我能在投胎前了却一个心愿吗?”
阎王爷说:“您请讲。”
雍正皇帝微微颤抖的双唇中吐出几个字:“我想见一见我的爱妻婉婉。”
提到“婉婉”这个名字,雍正的心猛地一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他眼神变得迷离,思绪也被拉回了过去的岁月。
婉婉,那个他曾经深爱的女子,是他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人。她的美丽、温柔和聪慧,都深深印在雍正的心里。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忘不了她的一颦一笑。
“只要能再见她一面,我也就死而无憾了。”雍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决绝和坚定。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前往另一个未知的彼岸。但在此之前,他希望能再见婉婉一面,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阎王爷静静地看着雍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悲悯。他轻声说:“见是可以见,只怕您见到后会后悔。”
雍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紧紧盯着阎王爷,想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线索。
阎王爷微微一笑,缓缓挥了挥手,面前立刻出现一面镜子,镜子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阎王爷轻声说:“雍正爷,您请看。”
雍正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眼睛紧紧盯着镜子。镜子中的景象渐渐清晰,婉婉的身影出现在里面。
雍正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面镜子上,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他期待着再次见到自己最爱的女人——纯元。
镜子中的景象渐渐清晰,纯元那张绝美的脸庞出现在他眼前。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仿佛在诉说着相思之苦。
此时的纯元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皮肤白皙如雪,玉雕般的脸庞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身着一袭淡蓝色衣裙,裙裾上绣着精美的花纹,像天边的云霞般绚丽。她的上衣是一件轻薄的纱衣,袖口镶嵌着银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腰间系着一条粉色腰带,上面缀满宝石,璀璨夺目。
她的发型也十分精致,乌黑的长发挽成优雅的发髻,插满金银首饰,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发间还点缀着几颗珍珠,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她的脸庞如玉雕般精致,双眸明亮如星辰,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整个人散发着清新靓丽的气息,像春天的花朵般娇艳欲滴。她的美丽令人赞叹,宛如仙子下凡,让人为之倾倒。
雍正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感动和欣喜。他伸出手想触摸纯元的脸庞,却发现自己的手穿过了镜子,根本碰不到她。泪水夺眶而出,他声音颤抖地喊道:“宛宛……”
在纯元身边,雍正看到了一个人——他的亲生母亲乌雅氏。乌雅氏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关切和温柔。她轻轻抚摸着纯元的头发,双手温暖而有力。
乌雅氏身着一袭华丽庄重的凤袍,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图案,领口和袖口镶嵌着金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盘成高高的发髻,插满金银发簪,彰显着尊贵的身份。
周围的环境也充满奢华与庄重。乌雅氏所在的宫殿宽敞明亮,殿内摆放着精美的家具和装饰品,墙上挂着一幅幅名贵字画。宫殿门窗敞开着,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和清新空气。
镜子里,太后坐在华丽的椅子上,正襟危坐,目光庄重而慈祥。她缓缓对纯元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纯元,过几天你就要见到老四了,可要好好准备。”
纯元微微一笑,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她轻轻抿了抿唇,说:“姑母,您放心吧。我一定让四爷对我一见钟情。”
太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雍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太后和纯元身上,耳朵仔细听着她们的对话。他心中充满疑惑和惊讶,竟不知道纯元见自己之前还见过母亲。
此时,雍正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不满和愤怒。他想起自己和宛宛的初次见面——那是一个美丽的黄昏,阳光洒在花园里,花儿开得正艳。他和宛宛相遇,她穿着美丽的吉服,自己对她一见倾心。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难道自己和宛宛的见面竟是刻意安排的吗?雍正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失落和背叛感。他觉得自己像个被愚弄的棋子,任人摆布。
阎王爷手轻轻一挥,镜子里又出现了另一个画面。这是一间华丽的房间。
房间墙壁上挂满华丽的绸缎和精美的壁画,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踩上去仿佛踩在云端。一张巨大的八仙桌摆在房间中央,桌上摆满各种美食和水果,香气扑鼻。
房间角落里摆放着一盆盆名贵花卉,散发着阵阵清香。窗户上挂着精美的窗帘,轻轻飘动,带来阵阵微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温暖明亮的感觉。
觉罗氏坐在一张镶嵌宝石的椅子上,身穿华丽的锦袍,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头戴金光闪闪的凤冠,显得雍容华贵。纯元坐在觉罗氏旁边,身穿粉色衣裙,上面缀满珍珠和宝石,一头乌黑长发挽成复杂的发髻,插满金银首饰,光芒四射。
她美得像绽放的花朵,脸上却带着一丝不满。她轻轻扭动身体,向母亲撒娇道:“娘,我为什么要和妹妹嫁给同一个丈夫呢?”
觉罗氏看着纯元,眼中满是慈爱和无奈。她轻轻抚摸着纯元的头发,说:“这是家族的安排,也是为了我们乌拉那拉一族的利益。”
纯元不满地撅起嘴,眼神中透着一丝倔强:“可是,四爷根本配不上我。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觉罗氏脸色微微一变,严厉地说:“纯元,你要知道,我们的婚姻不只是为了个人幸福,更是为了家族利益。你必须服从家族安排。”
纯元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低下头,轻声说:“可是,我真的不喜欢他……”
觉罗氏坐在椅子上,轻轻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纯元,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
“纯元啊,你这个傻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觉罗氏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她轻轻握住女儿的手。觉罗氏的手指修长细腻,她用手轻轻抚摸着纯元的手背,感受着她手上的温度。
“现在皇宫里最得宠的皇子就是四皇子,他登基是早晚的事。”觉罗氏继续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她转过身,走到桌子前,拿起一杯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又转过身,看着纯元。
“你嫁给了他,将来就是大清的皇后,无比尊贵。”觉罗氏说,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觉罗氏看着女儿,注意到她似乎有些不情愿,心里一动,决定用激将法来激发她的斗志。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指轻轻托起纯元的下巴,让纯元的目光与自己对上。
“莫非你是觉得自己的容貌比不上宜修,争不过她吗?”觉罗氏轻声询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
纯元的脸色略微变了变。
她轻轻笑了笑,眼里闪过一丝自信与骄傲。她抬起头,望着觉罗氏,轻声说:“母亲这可是说笑了,以我这样的资质,只要招招手,就能让胤禛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
纯元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和自信,她的手指轻轻勾了勾,像是在示威一般。
觉罗氏听了纯元的话,心里暗自满意。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有着不凡的魅力和才智,能轻易吸引男人的目光。
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我的女儿,果然是最优秀的。”
觉罗氏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与自豪,她看着纯元,眼中充满了慈爱和期盼。
雍正听到纯元和觉罗氏的对话后,感到无比悲伤和不甘,他的心像是被撕裂了一样,痛苦难忍。他紧紧攥着拳头,手指几乎要嵌进肉里。
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难道自己与宛宛的相识相知相爱,都只是一场阴谋吗?他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雍正的心中满是愤恨,他觉得自己就像个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他心心念念的宛宛嫁给他不过是一场阴谋,他看中的甄嬛最后却背叛了他,为什么自己身为天子,却要遭受这样的待遇?
“皇上,皇上,您该起身了。”
雍正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轻声呼唤。听到这个声音,他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是他的贴身太监苏培盛。
苏培盛穿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袍襟上绣着精致的花纹,彰显出他在宫廷中的身份和地位。
苏培盛的脸庞略显圆润,头发梳理得整齐光亮,一双明亮的眼睛透着机灵和忠诚。眉毛微微上扬,给人一种敏锐而警觉的感觉。他的嘴角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让人觉得亲切又随和。
此时的苏培盛站在床边,低着头,神情恭敬又专注。
雍正恍惚地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发现自己正躺在自己的寝宫里面。他有些迷茫地眨了眨眼,想让自己的视线更清晰些。他看到了床上的布置,那是他熟悉的锦缎被褥,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他感受着身下的床铺,柔软又舒适,仿佛在拥抱着他的身体。
他转过头,看到了周围的一切。墙上挂着一幅幅名贵的字画,展现着他的品味和喜好。香炉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窗户开着,微风轻轻吹过,薄纱窗帘随风飘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微弱的阳光。
雍正猛地睁大了眼睛,目光中充满了惊愕和不解。他的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像是要从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挣脱出来。
他的思绪混乱,记忆中最后的画面是自己躺在床上,气息渐渐微弱。他记得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去往了另一个地方。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刚才,自己明明已经死了。他的灵魂离开了肉体,去了地府。那里黑暗阴森,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他在地府里看到了那些让他无比痛心的画面。
他的手指紧紧抓住被褥,心想:“我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又出现在这里?”
然而,现在他却活生生地坐在这里,眼前是熟悉的寝宫,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改变。
难道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还是自己重生了?
他的眼神迷茫地四处移动,像是在寻找答案。
他试图坐起身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异常沉重。
他的目光落在了苏培盛身上,仿佛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但苏培盛却是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他轻声问道:“苏培盛,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苏培盛连忙凑上前,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皇上,现在是申时,您向来都是这个时辰午睡醒来。”
雍正缓缓挺直了身子,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苏培盛,轻声问道:“现在是哪一年?”
苏培盛听到皇帝的问题,身体微微一震,眼里闪过一丝疑惑和迷茫。他迟疑了一下,然后低下头,轻声说:“回禀皇上,现在是您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雍正元年。”
苏培盛心里有些疑惑,他偷偷瞄了一眼皇上,发现皇上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也有些迷茫。皇上平时为国事操劳,日理万机,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偶尔有事情记不清,也是难免的。可是连年份都记不清,这还是苏培盛头一次遇到。
雍正点了点头,眼神变得深沉而悠远,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他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往事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回忆起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心中感慨万千。
他记得自己在八王九王之乱中,身陷险境,四处躲避追杀。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摆脱了困境。
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帮助。他们为他出谋划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屡次化险为夷。最终,他成功击败了其他皇子,登上了皇位。
登基后,他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他还记得自己安定西部边疆的情景。他派遣大军,征讨叛乱,收复了失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与准噶尔之间的征战,更是让他印象深刻。他带领将士们奋勇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往事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现,让他坚信这绝不是梦,而是自己真的重生了。
“哈哈哈哈!”
雍正皇帝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响彻整个宫殿,他的身体也随着笑声颤抖起来。他仰着头,望着天空,心中感慨不已。老天爷果然待自己不薄,竟然给了他重活一世的机会。
苏培盛站在一旁,被雍正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他不禁瞪大了眼睛,看着雍正,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讶。但他也知道皇帝向来喜怒无常,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所以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雍正的笑声渐渐停下,他低下头,看着苏培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心想,这一世,自己绝不会再白白活一回了。他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弥补前世的遗憾。
他挺直脊梁,紧握拳头,似乎在积蓄力量。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仿佛要将前世的所有烦恼都随着这口气排出体外。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而锐利,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重蹈覆辙。
见雍正迟迟没有下床,苏培盛心里不禁有些担心,他知道皇上最近为了处理国事,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了极限。
苏培盛轻声说:“皇上,您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奴才吩咐人为您准备一些点心和茶水。”
雍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苏培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雀跃的笑容。
他轻轻挥了挥手,说:“不必了。”
苏培盛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皇上,我们现在是去批折子还是……”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似乎在等待雍正的指示。
雍正微微一笑,他明白苏培盛的意思。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他一生都勤于政务、爱护百姓,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这也是他无法改变的习惯,毕竟只有百姓生活安好,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这个位置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
雍正想了想,然后站起身来,动作干脆利落,展现出他的决断和果敢。他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龙袍,然后说:“批折子肯定是要批的。”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透露出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苏培盛点了点头,他已经习惯了雍正的工作方式。他知道,对于雍正来说,处理政务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苏培盛的陪同下,雍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那张堆满折子的桌案前。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堆积如山的折子上。
他缓缓坐在椅子上,伸手轻轻抚平了折子上的褶皱。他的手指修长灵活,轻轻翻阅着每一份折子,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时而微微摇头,时而轻轻点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雍正的眼神却始终专注于折子上的文字。他的手指不停地翻动着折子,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旋律。室内的气氛格外宁静,只有雍正翻动折子的声音和他偶尔轻声呢喃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折子的高度逐渐降低,而雍正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果断。
当批到年羹尧的请安折子的时,雍正的思绪开始飘远,他的手指缓缓放下折子,眼睛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年羹尧的身影。
他想起了年羹尧,那个曾经为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年羹尧勇猛善战,为他平定了西北的叛乱,让他的皇位更加稳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羹尧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逐渐膨胀。他开始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甚至对雍正的命令也不再完全听从。
雍正的眉头紧锁,他知道,年羹尧已经成为了一个威胁,必须加以遏制。
接着,他又想起了隆科多,那个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大臣。隆科多机智过人,为他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让他的统治更加顺利。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隆科多也变得越来越傲慢,开始独断专行,甚至对雍正的意见也不再尊重。
雍正的脸色变得阴沉,他知道,隆科多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雍正的心情沉重,他知道,处理这些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权衡各种利弊,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他叹了口气,心中默默想着:“这一世,这些人,这些事,我该如何处理?”
雍正坐在养心殿中,继续专心致志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的眼神专注,手中的毛笔不停地在奏折上舞动,时而圈圈点点,时而勾勾画画,时而停下来沉思片刻,然后又继续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批示。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整个紫禁城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养心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雍正那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庞。他的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每一个决策的利弊得失。他的手指轻轻翻过一页又一页奏折,每一个字都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苏培盛走进养心殿,轻手轻脚地走到皇帝身边,恭敬地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轻声说:“皇上,敬事房的人来了。”
然而,皇帝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话。他的眼神飘忽,思绪好像飘到了远方。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发出微弱的声响,仿佛在弹奏一曲无人能懂的旋律。
苏培盛见皇帝没有反应,心里有些焦急。他向门外使了个眼色,暗示那人进来。门口的侍卫心领神会,轻轻推开了门,让敬事房的人走了进来。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托着一个木盘,木盘上放着几块牌子,走进了养心殿。他低着头,脚步轻盈,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打扰到正在批阅奏折的雍正。
太监走到雍正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低沉而恭敬地说:“皇上,您该翻牌子了。”他的眼神不敢直视雍正,只是低着头,静静地等待雍正的指示。
这声音突然在养心殿内响起,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雍正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手不由得一抖,手中的毛笔险些掉在桌上。
雍正顿时回过神来,脸色一沉,目光如炬地盯着太监,呵斥道:“没传你进来,你在这里瞎嚷嚷什么?”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怒气,让太监不由得浑身一颤。
太监低着头,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恐惧。他轻声说:“皇上,可是这时辰已经到了呀!”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希望雍正能够理解他的难处。
见雍正没说话,太监带着哭腔对雍正说:“皇上,您这半个月都没进后宫了,要是今天再不翻牌子,太后一定会怪罪奴才的。”他的声音中满是委屈和无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
听了太监的话,雍正心想:自己从前真的有这么勤政吗?半个月都不进一次后宫,那后宫的那些女人该有多么思念他。
见皇帝半天不开口,太监又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皇上……”。他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声音也有些发颤。
雍正坐在龙椅上,沉思着,手中的奏折也停了下来。他的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地抬起头来,看了太监一眼。
太监感受到了皇帝的目光,身体不由得更加紧张了,他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
雍正想了想,自己上一次去后宫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这大概也是自己子嗣稀少的原因吧。他叹了口气,心中有些感慨。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太监刚才说的话,心中不由得一动。他知道,进侍房的差事并不好当,需要时刻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他看了太监一眼,说道:“知道了。”
雍正继续看着自己面前的折子,完全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太监。小夏子小心翼翼地走到御前,对皇帝行了个礼,轻声说道:“皇上,太后来了。”
雍正的思绪被这句话彻底打断,他抬起头,看着小夏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放下手中的折子,对小夏子说道:“快将太后请进来。”
小夏子得到指示,转身快步离去。雍正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然后又挥了挥手,示意太监可以下去了。
太监连忙起身,恭敬地退了出去。
太后带着竹息来到了皇帝跟前,苏培盛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躬身行了个礼,轻声对太后说道:“太后万安。”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恭敬地合拢在胸前,低头弯腰,动作一气呵成,流畅而自然,显示出他对太后的尊敬和礼貌。
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苏培盛起身。苏培盛缓缓直起身子,同时抬头看向太后,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谦卑。
雍正的眼神紧紧地跟随着太后的身影,他看到了她姣好的容颜,依旧如往昔般动人。她的肌肤白皙如雪,宛如玉雕般的面庞散发着一种高贵而典雅的气质。她的眉毛微微上挑,眼睛明亮而清澈,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的光芒。
她的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温柔而亲切的感觉。风韵犹存的她,浑身散发着一种成熟女性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雍正看着她,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她离世时的情景。那时的她已经心灰意冷,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然而,如今的她却完全不同,她的美丽和自信让人眼前一亮。
看着看着,雍正的眼角几乎泛起了泪花,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这一刻深深地刻在心底。恍惚了好一会,他才猛地回过神来,赶忙躬身行礼,跟太后说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和哽咽。
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扶起了雍正,眼中充满了慈爱和关切。她轻轻地拍了拍雍正的手,说道:“起来吧!皇帝。”
这时,雍正突然想起了上一次他们母子之间的隔阂。他在皇额娘死前没有完成她的心愿,让她见老十四一面。他心想,上一世皇额娘在死之前对自己有诸多的怨言,想来她也是含恨而终的吧!
想到这里,他感到一阵愧疚和自责。他暗叹一声,心中充满了遗憾。他决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机会,尽力弥补上一世的遗憾。
竹息轻声说道:“皇上,太后让奴婢给您送来了绿豆百合粥,说这粥清热解毒,对身体有好处。”
雍正努力地憋住了自己眼中的泪花,他的喉咙哽咽着,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但又无法说出口。
终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他说道:“多谢皇额娘……”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激之情。
雍正的目光落在了眼前的绿豆百合粥上,他想起了这一碗粥所代表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皇额娘对他的关爱和呵护。他想起了自己上一世的种种错误和过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悔恨之情。
他想着自己上一世太过疑心,对身边的人都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他追求权力和地位,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但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亲情
如今,他看着眼前的这一碗绿豆百合粥,心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温馨。这碗粥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皇额娘对他的深情厚谊。他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权力和财富,而在于身边有那些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
雍正在苏培盛的侍候下,缓缓地坐了下来。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眼前的绿豆百合粥上,那细腻的粥液中,绿豆和百合相互依偎,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苏培盛小心翼翼地将绿豆百合粥端到了雍正面前,然后轻轻地揭开了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雍正微微一笑,示意苏培盛可以开始侍候了。
苏培盛拿起一只精致的瓷碗,舀起一勺绿豆百合粥,慢慢地倒入碗中。那粥液如丝绸般滑落,没有一丝涟漪。雍正看着苏培盛熟练的动作,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意。
雍正伸手接过瓷碗,感受着碗的温度,仿佛能感受到太后对他的关怀。他轻轻地吹了吹粥,然后缓缓地送入口中。那绿豆的细腻和百合的清甜在他的口中交融,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
就在这时,雍正发现太后不仅带来了粥,还带来了一盘配菜。那盘配菜色彩鲜艳,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雍正看着那盘配菜,心中一动,他伸出筷子,夹起一片配菜,送入口中。
那配菜的口感独特,与绿豆百合粥相得益彰,让雍正觉得津津有味。他细细品味着每一口粥和配菜,品味着生活的美好。
这时,站在太后身旁的竹息姑姑轻轻地向前迈出一步,她的目光投向了雍正,轻声说道:“皇上,这是隆科多大人给太后从扬州新弄来的酱菜。听说这酱菜比三必居的还要爽口,特地带来给您尝尝。”
提到隆科多,雍正有些犯愁,也有些不悦,谁能忍受自己的亲妈在自己亲爹活着的时候就和情人偷情呢?
来源:游戏岛Aw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