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时刷到两条停播通知,差点把刚泡的茶喷出来。一条是“与辉同行”前天发的课程表,明明白白写着9月3日停播半天,时间卡得准准的;另一条是某选今天才姗姗来迟的通知,停播一天不说,通知里的措辞跟临时抱佛脚似的——“为保障内容质量,暂别一天”。合着这事儿还能分个先后
与辉同行提前剧透停播,某选赶晚集反被嘲?这场面谁看了不迷糊
刷手机时刷到两条停播通知,差点把刚泡的茶喷出来。一条是“与辉同行”前天发的课程表,明明白白写着9月3日停播半天,时间卡得准准的;另一条是某选今天才姗姗来迟的通知,停播一天不说,通知里的措辞跟临时抱佛脚似的——“为保障内容质量,暂别一天”。合着这事儿还能分个先后手?
咱先把时间线理清楚。与辉同行那边,9月1号就在官方账号发了九宫格课程表,第三天位置用灰色块标着“停播调整”,配文就俩字“休息”。这操作像极了小时候春游前老师提前说“下周三春游,记得带伞”——明摆着告诉你“我要休息,别等我”。粉丝倒也识趣,评论区全是“好好歇着,我们等你”,没咋起哄。
再看某选,搁这儿玩“薛定谔的停播”。从与辉同行发通知那天开始,就有粉丝在超话里问“你们咋还不发停播公告”,结果人家装看不见,直到昨天晚上快十一点,才扔出条简短的停播说明。你说巧不巧?刚好卡在与辉同行停播的同一天,可人家的通知早发了整整两天。更绝的是,某选粉丝今天刷到与辉同行的旧通知,倒先急了,在评论区嚷嚷“我们家也停了,凭什么说你们高级”——合着停播成了比赛,比谁更晚发通知?
刷到那条“某选停播vs与辉同行停播,谁更用心”的头条,评论区吵成了一锅粥。有粉丝说“某选停一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人回“人家提前两天预告,你们跟临时补作业似的”;这边刚有人说“停播是为了更好的内容”,那边立刻有人翻出某选上个月因“灾难营销”翻车的新闻——“上次海报加戏被骂,这次停播不会又是套路吧?”
说真的,停播这事儿本身没啥大不了的。哪个账号没个调整的时候?但处理方式里藏着的态度,比停播本身有意思多了。与辉同行像班里做事儿稳当的学生,提前说“我明天请假”,作业交得早,老师同学都放心;某选倒像临时想起作业没写,赶在截止前一小时交了个潦草本子,还非得说“我这本子写得最认真”——你说这图啥呢?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粉丝的对比。人家与辉同行发通知是告知,某选发通知是“回应”,可偏要把俩不同时辰的事儿放一块比,好像谁停得晚谁就赢了似的。刷到有个粉丝说“我们家停播是因为内容要升级,他们就是随便歇半天”,底下立刻有人回“那升级能升到停播通知都发不利索?”——你看,群众的眼睛雪亮着呢。
其实观众要的不多。停播就停播,大大方方说“明天不播啦,给大家放个假”,比藏着掖着发个冷冰冰的通知强多了;调整就调整,把内容做好比啥都强,犯不着非得在“谁先停播”“谁停得久”上争个高下。就像去饭馆吃饭,厨师说“今天食材不够,晚半小时上菜”,顾客肯定理解;可要是厨师说“我家菜比隔壁香,所以晚半小时”,顾客只会翻个白眼走人。
说到底,内容才是底气。你提前两天说停播,观众觉得你靠谱;你赶晚集发通知,观众最多当看个乐子。至于粉丝非得拿俩停播通知比个高低——哎,这事儿就跟邻居家小孩考了98分,自家孩子考了95分,偏要说“我家孩子错的是最后一道大题,比他错得有水平”,除了让人笑话,有啥用呢?
是非曲直,观众心里都有杆秤。
来源:西里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