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生万物》刘诗诗《淮水竹亭》,办庆功宴成了爆剧的新标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4 08:32 1

摘要:《生万物》庆功宴霸榜热搜、《淮水竹亭》时隔几个月举办庆功宴,连续两场活动让“庆功宴”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词。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经常庆功,就能成功?

《生万物》庆功宴霸榜热搜、《淮水竹亭》时隔几个月举办庆功宴,连续两场活动让“庆功宴”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词。

原本属于“爆款专属”的仪式,似乎正逐渐变成一种常规操作。

随之而来的是热议和好奇。如今的庆功宴是否还一如往常,依旧代表着庆祝剧集大爆?

花样

今年以来,内娱迎来一波“庆功宴热潮”。

爱奇艺播出的《临江仙》《书卷一梦》《淮水竹亭》《生万物》、腾讯视频播出的《雁回时》《折腰》《扫毒风暴》《棋士》,以及优酷的《藏海传》都榜上有名。

办庆功宴的剧不少,但形式不一、庆祝的点也各不相同。有的叫“庆功宴”,有的称“答谢宴”,还有的借助剧情设定包装为“回门宴”。

在外界看来,庆功宴往往是“热度超高”、“收视喜人”等硬指标达成之后的庆祝。

今年内娱剧集庆功宴名单中,《藏海传》优酷站内热度破万、《临江仙》《生万物》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雁回时》《折腰》是腾讯视频今年上半年的两部破三万剧集,都是达到平台热度高峰后特意开庆功宴的典型代表。

但“庆功”的门槛和标准并不单一。

《棋士》因创下“X剧场历史最高热度”,也享受到了庆功宴待遇;《书卷一梦》凭借“2025年爱奇艺版权剧热度榜首”、“播出效果超出预期”举办庆功宴;《淮水竹亭》则因“破衍生品销售纪录”在国内外连办两场答谢宴。

豆瓣7.5分的《扫毒风暴》庆功宴上,腾讯视频重点表扬其“会员收入”、“广告收入”、“会员总开通”都是今年TOP2,并且“站内口碑数据双爆,热度榜单霸屏登顶”。

由此来看,庆功宴这份“内容成绩单”折射出,平台的“爆款标准”已从“单一热度”转向“热度 + 商业 + 口碑 + 品类突破”的多元维度。

制片人梁婉提到,她此前参加的两场剧集庆功宴,一部是播出效果超越评级的“小成本黑马剧”,另一部则是制造了大热CP的爆款古偶。

而这两部剧的庆祝仪式都是面向内部,前者是召回男女主演一起聚餐,后者则是在线下活动后邀请一众主演和播出平台的高层共同聚会。

“大多数庆功宴是平台与片方合办。平台出于答谢目的会更加主动,但也不排除片方自掏腰包。”参与过庆功宴的艺人宣传嘉Nini说。

Nini进一步分析,片方若主动要求办庆功宴,多带有明确的利益诉求:“有些片方想办,可能是为后续的项目考虑。对外,尤其是投资方宣告,我之前的作品是受到平台认可的,也是一种项目招商的软性宣传。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宣传手段嘛。”

平台与片方的重视程度,从庆功宴现场流出的合影中也可见一斑。

以《生万物》庆功宴合照为例,来自平台方的龚宇、戴莹、王晓晖、徐蜜到场,剧集导演刘家成、原著作者赵德发,以及杨幂、欧豪、邢菲、蓝盈莹等纷纷现身,共同切蛋糕庆祝这部由爱奇艺担任主要出品方的剧集所取得的成绩。

而在版权剧《书卷一梦》的庆功宴上,除了爱奇艺的CEO、副总裁等,柠萌影视的CEO、董事长、制片人、合伙人也纷纷出席,同样阵容豪华。

艺人

当然,除了平台和片方,演员也是庆功宴的关键一环。

很多剧集为配合主演的行程安排,特地将庆功宴地点选在演员所在拍摄地。

比如《临江仙》的庆功宴定在女主白鹿所在的象山,而非其他大多数演员所在的横店;《藏海传》的庆功宴,也定在男主肖战当时拍摄《谍报上不封顶》的上海,可见其用心程度。

“异地办宴”的背后,是艺人“没时间专程赴宴”的现实。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让正在剧组紧张拍摄的演员抽出时间,并非易事。

Nini透露,艺人团队常因拍摄紧张、时间难以协调而苦恼。“我们那段时间戏拍得特别满,收工特别晚,根本没时间去。但是平台和片方两边一直催一直催,真是不得不去。”

为了达成“主演再次合体”的效果,Nini团队还收到了“道德绑架”:诸如“高管们都去”、“xxx(演员)也在”、“都告诉粉丝你们要去了”等话术的施压,让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缺席的后果。

演员之所以“不敢拒绝”,核心原因是“资源绑定”。

(图文无关)

来自某爆款剧配角团队的宣传霏霏透露,由于种种原因,她们团队在剧宣期间始终受到片方的“限制”,包括不允许以合照、花絮等形式发酵与主角的感情线,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收官小作文还要经过片方审核后发布等等。

尽管对片方早有不满,但接到庆功宴邀请时,她们仍然迅速调整档期、订机票赶赴现场,确保可以赶得上那次“剧组重聚”。

“来的都是我们真正的甲方爸爸啊。”霏霏细数到场人员,一个比一个有分量。“平台大佬、投资方、导演、编剧、制片人,那演员肯定想过去再露露脸,然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合作的机会呢。”霏霏说。

不过,庆功宴的“内部性”也决定了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上桌”。霏霏透露,这种仅对内部开放的庆功宴,艺人随身的工作人员即使去了,也只能在外间等候,不能入场“同乐”。

变化

在不少业内工作人员看来,庆功宴的“变味”,是从近两年开始的。

制片人Adam透露,过去在影视行业,很多成绩不错的项目收官后,主演、制片人、演员等都会私下约饭,一块重聚、“唠嗑”,庆祝庆祝,“算是一种业内传统吧”。

“既是庆功,也是工作会晤。很多演员朋友也会带好朋友一起来,互相认识,聊聊新项目。”Adam觉得,传统的庆功宴具有很强的“工作属性”。

制片人梁婉则认为,此前的庆功宴规模更大、参与人员更多,并非只有平台、片方、主演三方构成,有时候还会邀请宣传、媒体一起吃饭。

在她印象中,往往要摆上十几桌,几百个人到齐。菜色如何不要紧,重在“聚会”。艺人们还会挨桌敬酒,和大家打招呼、合照等等。气氛很轻松,也没有流程,没有所谓的仪式感。

无论规模大小,从前的庆功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保持低调,很少在社交平台公开。

“以前庆功宴哪有发在微博上的啊,都是群聊、朋友圈看看。就算发了和明星的合照,也不会刻意强调‘这是庆功宴’,就说是‘朋友聚会’。”梁婉说。

而如今,庆功宴变得愈发“高调”。

官方发布的精修图,比主演晒合照更加直观地揭示了这一点。现场图、菜单细节、嘉宾名单……一切都被精心策划并释放给公众,庆功宴俨然成为剧集宣传的延伸战场。

“大盘这么冷,办庆功宴庆祝庆祝,也是好事啊。”Adam认为,在当前剧集市场整体偏冷的背景下,办庆功宴也算是一种“提振行业信心”的方式。

但艺宣嘉佳持不同看法。“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攀比’。”在嘉佳看来,庆功宴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调,和各方的“较劲”、“比拼”有关。“他要宣传自己播得好,可我播得也不差啊。别人办了,我为什么不办?”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直接公开直播对外,或者让媒体报道,放大宣传效果呢?

“这你就不懂了。公开宣传的话,这事儿就不纯粹了。现在就是属于‘我要宣,但是我不能高调地宣,我得低调的牛’”,嘉佳笑道。

“我也不能自已说我牛啊,自己发就是明着炫耀了。我得通过其他的事儿佐证,比如小红书发点儿庆功宴路透啊,找娱乐号透点内幕啊,这大家不就都知道了吗?”

结语

庆功宴的频繁,折射出影视行业在降本增效、热度分化背景下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平台和片方需要通过某种形式确认项目价值——无论是热度、收入还是口碑;另一方面,主创主演们也需要一个场合维持关系、获取机会。

而当庆功宴逐渐从“庆祝结果”转变为“宣发后置”,甚至成为某种“攀比工具”时,其背后的真实性也随之模糊。

我们不必否定每一场庆功的诚意,但也不该盲目相信每一场热闹的盛宴。

毕竟,真正的“爆款”,从来不需要靠一场宴会来证明。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湖北台剧场午班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