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云龙这人,有时候脾气就是天王老子都挡不住。魏和尚一死,他顶着脑门子上的青筋杀到了黑云寨,那阵仗,能把人心里最后那点温情都轰没了。大家伙一直在后悔:要是师长、旅长早点出来劝劝,或许还能拦一拦,说不定李云龙心一软,魏和尚这条命也就折不了。可这事,细下去想,真像咱
李云龙这人,有时候脾气就是天王老子都挡不住。魏和尚一死,他顶着脑门子上的青筋杀到了黑云寨,那阵仗,能把人心里最后那点温情都轰没了。大家伙一直在后悔:要是师长、旅长早点出来劝劝,或许还能拦一拦,说不定李云龙心一软,魏和尚这条命也就折不了。可这事,细下去想,真像咱们平时在家里遇到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真不是劝两句能过去的。
一说黑云寨,多少人脑子里头冒出一连串名头,“友军哇,是孔捷那头的队伍。”谢宝庆架子也拉得挺大,说白了,外头都当这是自家人马。但真要问我一句,谁的问题最大?你别看李云龙闹腾,那锅还真不能都扣他脑袋上。
事儿一开头,其实就透着股子不对劲。孔捷这人,实性子,有时候就怕糊涂。明摆着一群土匪,收归了自己的兵马,还挺乐呵,架构也不动,连点规矩都懒得立。他琢磨着“多一队兄弟,多一分气力”,可到底是啥成色呢?土匪和八路军,那差的可不是一点点。
不是我抬杠,你说八路军还差几杆枪,还必得招这班人?最绝的是,黑云寨里谢宝庆还当着老大,说独立大队是独立大队。孔捷倒好,也不上心,没人盯着,没人管。连个像样的政治干部都没弄进去,仿佛这些人天然就是“自己人”,你说这是不是让人捏把冷汗?
等到魏和尚出事,局子一下搅乱了。你说李云龙图个啥?他宁愿抗命、不惜掉帽子,都死咬着这事不松口。别怪他狠,这事搁谁身上都不甘心。黑云寨明面上是同志,暗地里却玩这一套,拦路还杀咱通讯兵,说出去哪还像话!
可能有人还会偷着乐——“李云龙,动手那么狠,是不是跟自己兄弟有仇?” 可你这么想就肤浅了。李云龙这人,重情分,讲规矩。可讲规矩归讲规矩,这世道有时候,讲规矩的人最后吃亏的也是他。这事,落在哪个旅长、师长头上,谁敢保准不发火?还过来劝李云龙别动手?开玩笑,怕是看到黑云寨那滩烂泥,早一个大嘴巴子甩过去了。
稍微知道点里头门道的人都明白,这黑云寨捅出来的大篓子,最大的麻烦,其实还真是孔捷自己。他一意孤行拉拢土匪,想补充实力,结果人家根本没心思跟你一条心,不折腾出乱子才怪。还好事发后他还知道急了,火急火燎往黑云寨冲。可惜晚了——祸水一开口,怎么收拾?八路军最忌讳的就是队伍里混水摸鱼,今天背后捅刀,明天谁还敢把命交给你?
我常常想,要是真的让旅长、师长知道了黑云寨杀了魏和尚,孔捷八成跑不了。那俩人的脾气,你见过的,能忍着?别说"求情"、制止李云龙了,估计人家压根懒得搭理,甚至想,他捅的马蜂窝,整好了不赖咱们头上。孔捷当初要是懂点厉害关系,哪还敢让黑云寨那些人吊儿郎当当大队长?等出事,想补救也补救不回来。
可孔捷性子仗义,又粗心了点,这回怕是栽大跟头。要说八路军里,组织纪律可是头一条。活活把小命送上去的魏和尚,冤得叫天。如果不是李云龙来收场,按旅长脾气,一锅端了黑云寨都不解气。孔捷,或许真得多谢李云龙出手,不然军帽怕是兜不住了。
人跟人啊,哪有光辉到头的?李云龙挺有担当,但他并不是铁打的——再不济也是条血肉汉子。挥师攻寨,说是发作闹脾气,其实是扛着兄弟们的命硬抗。师长、旅长死板管条令的狠劲,他心里也明白,可那一刻,什么纪律、调令,都抵不上一个战友的命。
有时候,咱们老说,“要懂规矩”,可那分寸,到底谁来定?李云龙后来被贬了官,谁都当是活该。但到底是因为他头铁,还是因为他心太软?坊间传得是非曲直,风雨里头没几个人能说得清。谁的错,谁的难,真的没有个一二三的分明。
往后看,其实这事也没一个痛快的结局。李云龙闹腾得再凶,也救不回魏和尚。孔捷本就背着这口锅走一辈子;黑云寨人散寨空,谁还记得谢宝庆是何等角色?这些战场上的“调令”、“规矩”到了最后,都敌不过人的七情六欲,和那些说不出口的遗憾。
真要问,是不是师长旅长劝劝李云龙,结局就能变?我看未必。那会儿,这根弦早就绷断了。规矩和人情,在枪口下不过一纸空文,有些错,悔着悔着心都凉了。
也许,到最后谁都没说全真话。有些事儿,真得过了三十年,才好意思坐下来慢慢“掰扯”。只剩一地鸡毛,和那些逝去的人影,在岁月缝隙里,让人越想越觉着无解。
来源:萤光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