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之所及》的内容核心可以总结为:由“富养女儿”所引发的悲剧。施慕仙与沈静两个妈妈的一生不惜血本的砸钱,就是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结果仅换来了让人无奈的一声叹息。
《目之所及》的内容核心可以总结为:由“富养女儿”所引发的悲剧。施慕仙与沈静两个妈妈的一生不惜血本的砸钱,就是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结果仅换来了让人无奈的一声叹息。
虽说沈静与施慕仙都是同样的“富养女儿”,不过两者之间却存着很大的区别,施慕仙的做法更显得可恨,而沈静的行为更多的却是可怜!当然,不管如何,两人都把自己与女儿的一生给毁了!
施慕仙的溺爱
郝美丽虽然出生在比较贫穷的单亲家庭里,可施慕仙从来都没有让她受过苦,从小到大郝美丽只负责读书,家里的大活小活根本都不需要她插手。施慕仙对郝美丽只有一个要求,读好书,让自己有出息起来。
郝美丽也很争气,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由于从小到大都习惯了高高在上,在转到新学校后,成绩比不过曲桐的她也丢了班长的位置,可这时的郝美丽并不想着去公平竞争,而是开始讨厌曲桐,处处想让曲桐难堪!
后来的两人都喜欢苏牧心,苏牧心选择了曲桐,郝美丽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而闷闷不乐!施慕仙知道女儿的心思,省吃俭用给她买了一支高级口红给予鼓励,郝美丽拿到口红,自信又回来了,可让她难过的是苏牧心还是对她不感冒。
气急败坏的郝美丽想把怒气发泄到曲桐身上,却错把苏牧心给砸伤,发现砸错人的郝美丽虽然很害怕可还是想对伤者进行救治的,施慕仙怕女儿要承担责任让她选择了逃避,也让郝美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施慕仙的片段并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养女儿的方式就是“富养”,可她以为的“富养”,却是一味的去支持女儿所做的一切,无论对错!甚至为了帮她逃避责任,在并不富裕的条件下,借钱供送郝美丽出国留学。
郝美丽最终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施慕仙所导致成的,在砸伤苏牧心时,施慕仙只要让女儿勇敢的去面对、去承担责任,后面的结局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施慕仙是可恨的,她虽然很爱郝美丽,可她仅是拿金钱去爱,至于其他需要帮做决定的问题,她根本就不管,其实,哪怕她把问题象征性的提一提,像郝美丽这么聪明的女孩子,是好是坏也不至于听不进去!
沈静的控制
沈静由于在年轻时经历了很多的不顺,在曲桐出生后,她只有一个目标,让这个孩子享受双倍的爱,给曲桐选择人生最平坦的道路,不让曲桐受到任何一点伤害。
爱得越深,控制欲就越强,曲桐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开心,虽然要啥有啥,妈妈给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可对她也是严加管控的,生怕她有任何一点伤害,这让曲桐有点像笼中的小鸟,毫无自由可言。
不得不说,虽然曲桐的成长并不怎么快乐,可沈静对她的保护非常的全面,管教得也很严格,从某个角度去看沈静的“富养女儿”,是相当成功的,起码曲桐是真的很优秀。
可在曲桐成年后,早习惯管控女儿沈静依然放不开手,最后在知情的情况下,硬是让曲桐嫁给了她并不愿意嫁的人,从沈静的角色去看,苏牧心已经瞎了,苏牧凡很优秀,曲桐嫁给苏牧凡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表面看起来,沈静的这个决定似乎也没有什么毛病,可她却忘记了自己的经历,正是为了所谓的幸福,有钱,才嫁给自己并不爱的曲立军,这也是她这辈子最耿耿于怀的事。
可一回头,她又亲手让最爱的女儿也去走她这条表面很风光却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老路,最终毁了自己也差点把曲桐给毁了,把这场悲剧给无限放大正是来自沈静的手笔。
沈静是可怜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曲柄能过得更好,可她又不知不觉得认为“富养”就是有钱,为了“富养”女儿,明知苏牧凡有问题,还是认为有钱就能解决问题而强行让女儿嫁给了苏牧凡!
结语
无论是沈静还是施慕仙,这两个妈妈对女儿的付出,都是倾尽所有的,她们养女儿的方式都选择了“富养”,希望女儿能赢在每个阶段的起跑线上。可她们却也没能想明白,真正的“富养”,并不是一辈子靠钱供着。
如果沈静在最关键的时刻,想明白了这一点,那哪怕日子过得拮据,起码两母女都不需要遭遇本就不会碰到的劫难,正是金钱无形中的魔力,让沈静带着曲桐越陷越深。
施慕仙也一样,当郝美丽碰到一点小问题时,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着用金钱来帮女儿解决问题,可惜金钱真的不是万能的,这越挖越大的坑最终也让女儿彻底失去了自救的机会。
两个用心良苦的妈妈,在“富养”的过程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施慕仙的溺爱让两母女的行为越来越可恨,而沈静的控制让两母女也变得越来越可怜。
--
来源:金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