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央视八套热播的《生万物》彻底火了。这部由杨幂、欧豪主演,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小说的年代剧,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背景,讲的是宁、封、费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按说农村题材本该是小众,但这部剧硬是凭着“土味”出圈了——首播收视率破2.68%,单日播放量超2亿,豆
最近,央视八套热播的《生万物》彻底火了。这部由杨幂、欧豪主演,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小说的年代剧,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背景,讲的是宁、封、费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按说农村题材本该是小众,但这部剧硬是凭着“土味”出圈了——首播收视率破2.68%,单日播放量超2亿,豆瓣评分7.2,连00后都追得停不下来。可就在大家夸“杨幂扮丑真拼”“老戏骨飙戏过瘾”时,争议也跟着来了。
有网友骂:“这剧是在给地主阶级洗白!”为啥?剧中地主宁学祥被塑造成“勤俭持家”的老实人,甚至在饥荒时倒贴粮食接济佃户;而贫农们呢,不是懒惰(比如封四)就是自私(比如费大肚子),甚至有人当汉奸(封腻味)。更离谱的是,佃户女儿银子嫁给地主后,居然能“拿捏东家”,这和历史记载里“佃户见地主得下跪,地租收七成”的真相完全对不上。
另一边,也有观众替剧组说话:“人家是借古讽今,让现代资本家学学宁学祥临终捐家产的觉悟!”导演刘家成也跳出来解释:“我想拍的是人性的复杂,不是非黑即白。”可这解释没平息争议,反而让更多人较真:艺术创作就能篡改历史?美化地主阶级,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是别有用心?
说实话,这部剧的优点挺明显。杨幂为了演农妇,提前四个月去农村体验生活,素颜挑粪、指甲缝里塞泥,演技确实比以前“瞪眼式”表演进步不少;欧豪演的憨厚农民封大脚,暴雨天跪地护秧苗的场景,看得人直想喊“这才是土地的儿子”。老戏骨倪大红更绝,抱着地契盒和狗抢粪的细节,把地主的精明和吝啬演得入木三分。
但问题就出在“改编”二字。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写的是女性悲剧和人性丑恶,电视剧改名叫《生万物》,非要加个“生”字强调希望,结果把土地革命的核心给改弱了。剧中革命者杜春林的戏份被删得只剩背景板,宁绣绣教村民识字、改良农作物的剧情,被批“把现代价值观硬塞进旧社会”。更让人难受的是,地主和佃户的关系被美化成“互相帮助”,完全忽略了历史上农民被剥削的惨状。
有人说:“艺术创作允许虚构,何必较真?”可历史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当年轻观众看着剧里“善良的地主”和“懒惰的农民”,会不会觉得“原来旧社会也没那么坏”?当剧中佃户女儿能“逆袭”地主,会不会让人误解“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而忽略了制度压迫的残酷?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部剧播出的时间点——8月,刚好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这时候播出一部弱化阶级矛盾、美化地主的剧,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想借艺术之名,淡化革命的必要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可不是随便扣的。
《生万物》的争议,其实撕开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艺术创作和历史真实,到底该怎么平衡?我们当然支持创新,支持拍出人性的复杂,但前提是别碰历史的底线。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一环,它告诉我们:农民的翻身,不是靠地主“良心发现”,而是靠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生万物》是“艺术加工”还是“历史虚无”?是该包容创作自由,还是该坚守真实底线?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
来源:郝怼怼的毒舌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