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杨蓉、舒畅,谁没追过她们的《美人为馅》《宝莲灯》,可现在打开短剧列表,这些曾经的剧抛脸实力派,居然扎堆演起了10分钟一集的短剧,这到底是抓住了新机会,还是在走下坡路。
提起杨蓉、舒畅,谁没追过她们的《美人为馅》《宝莲灯》,可现在打开短剧列表,这些曾经的剧抛脸实力派,居然扎堆演起了10分钟一集的短剧,这到底是抓住了新机会,还是在走下坡路。
杨蓉在《二十九》里演的单亲妈妈,只用两集就把婚姻破裂后的挣扎、职场反击的韧劲演透了。这部剧上线没几天,单集播放量就破了4000万,总播放量超8亿。
她以前在长剧里演反派都能让观众又爱又恨,现在短剧中的快节奏演技,反而把角色的爽点和痛点放大了,看得人特别入戏。
舒畅更不用说,童星出身的她,演技早就经过了市场检验。去年她在短剧《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里,一改以往温柔的形象。
演起了敢爱敢恨的小青,从俏皮少女到为爱渡劫的转变,短短几分钟就立住了角色。她之前淡出荧幕好几年,这次靠短剧回归,直接让不少老粉直呼爷青回。
还有王道铁、李沐宸这些演员,也在短剧里交出了亮眼成绩。王道铁在川话短剧《家里家外》演的80后单亲爸爸,一口地道方言加细腻的眼神戏,让剧上线三天就破亿,李沐宸在《君心难逑》里的古装扮相和哭戏,更是圈了一波新粉。
长剧里,演员很容易被人设困住。杨蓉之前总被说戏红人不红,选角也多是女配专业户,舒畅则因为形象太温柔,很难接到反差大的角色。
但短剧题材杂、角色多,穿越、复仇、职场各种类型都有,正好给了他们打破标签的机会,杨蓉能演职场大女主,舒畅能试古装侠女,不用再被长剧的慢节奏和固定人设绑住。
而且短剧拍摄周期短,10-15天就能拍完一部,演员不用像拍长剧那样,几个月耗在一个剧组。这意味着他们能在一年内多接几部戏,既能保持曝光度,又能靠不同角色磨练演技,对想翻红或保持热度的演员来说,简直是双赢。
但话说回来,演短剧也不是没风险,最大的争议就是会不会掉价。
现在不少观众提起短剧,还带着粗制滥造,剧情狗血的偏见。有人看到杨蓉演短剧,就说可惜了这么好的演技,也有人觉得舒畅是没长剧拍才去凑短剧的热闹。哪怕演员演得再好,也难免被贴上自降身段的标签。
更考验人的是短剧的快节奏演技,长剧里,演员有好几集的时间铺垫情绪,比如一场哭戏,能从隐忍到爆发慢慢过渡。
但短剧里,可能前一秒还是笑脸,下一秒就要因为一个反转崩溃大哭,情绪转换必须快、准、狠,稍微没跟上节奏,就会被观众说演得假。
其实说到底,杨蓉舒畅们选择短剧,根本不是掉不掉价的问题,而是演员对机会的判断。
现在短剧市场早就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了,2024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0亿,比电影票房还高。越来越多短剧开始走精品化路线,服化道、剧本质量都在提升,还出现了《虚颜》这种口碑流量双丰收的作品。
对演员来说,能在优质短剧中展现演技,既能收获新观众,又能拓宽戏路,何乐而不为,就像杨蓉在采访里说的:只要角色有意思,不管长剧短剧,都是好机会。
未来能不能靠短剧再火一把,关键还是看演员能不能选对剧本、稳住演技。毕竟观众看的是作品,不是长剧演员或短剧演员的标签只要演得好,在哪都能发光。
文章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