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力挺《生万物》遭抵制,背后矛盾值得深思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00:15 3

摘要:《生万物》在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很高,数据表现确实亮眼。这部剧试图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展现特定时期中国农民在动荡年代里的坚韧与抗争,剧中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想要呈现“人性的复杂”,而非简单的善恶对立。然而,网民却不买账,质疑该剧存在“给地主洗白招魂”“

电视剧《生万物》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而胡锡进为该剧发声辩护的举动,更是把他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到大众抵制。这背后的矛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万物》在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很高,数据表现确实亮眼。这部剧试图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展现特定时期中国农民在动荡年代里的坚韧与抗争,剧中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想要呈现“人性的复杂”,而非简单的善恶对立。然而,网民却不买账,质疑该剧存在“给地主洗白招魂”“美化地主阶级剥削行为”的问题,还觉得剧集丑化贫苦农民形象、对农会运动进行不实描绘,担心会误导年轻观众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相关讨论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争议声中,胡锡进迅速跳出来为《生万物》辩护。他在微博发文,明确表达反对对该剧的指责,认为当下需要健康的文艺批评,但网民的指控已脱离正常批评范畴,沦为“上纲上线扣大帽子”。他强调,从播出渠道与审批流程来看,央视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内容把关标准严格,再加上相关部门的前置审批,不太可能把一个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电视剧推向荧屏。言下之意,《生万物》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权威不应被轻易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大众并不认可胡锡进的观点。很多人觉得,胡锡进的辩护过于片面,只强调了审批流程和播出平台的权威性,却没有真正回应观众对剧情内容的质疑。观众们在意的是,剧中对地主形象的塑造是否偏离了历史事实,对农民阶级的刻画是否不够客观,以及对那段充满阶级斗争的历史的呈现是否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观众反馈来看,《生万物》中一些情节的确引发了争议。比如,男主角宁家少爷给长工送棉袄、和长工女儿谈恋爱等情节,被部分观众认为是在过度美化地主,因为在那个年代,土地租金、高利贷、雇工的人身依附关系等残酷的剥削现实才是主流,而这些关键的矛盾点在剧中却被轻轻带过。这种“不对称的温柔”叙事,让观众感觉被冒犯,认为这是在消解历史的严肃性,用偶像剧的柔光滤镜掩盖了阶级矛盾斗争的本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锡进一直以来在网络舆论场中都有着较高的活跃度,常常针对各种热点事件发声。但这次为《生万物》辩护,却遭到大众抵制,这也反映出他与大众在认知和立场上的偏差。他似乎更倾向于维护文艺创作的自由空间,担心过度的批评会扼杀创作活力;而大众则更关注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导向和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尤其是涉及到像土地革命、阶级斗争这样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题材时,大家希望看到的是真实、客观且尊重历史的呈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批评都需要平衡。创作者需要在艺术表达和历史真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为了追求剧情的“好看”或者所谓的“人性复杂”而歪曲历史。批评者也应该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提出意见,推动作品的完善,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对于胡锡进这样的公众人物来说,在发表观点时,更要充分考虑大众的感受和历史的严肃性,不能一味的强调权威性。

来源:晓圣Vlog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