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大家对《异形》系列电影并不陌生,即便是部分因为害怕恐怖血腥题材而错过电影的小伙伴,或多或少也听说过那个关于太空孤航的噩梦,还有飞船里那些可怕到足以让人尖叫的异形怪物。
在太空,
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尖叫!
——《异形》
文丨旧故麻袋
∨
相信大家对《异形》系列电影并不陌生,即便是部分因为害怕恐怖血腥题材而错过电影的小伙伴,或多或少也听说过那个关于太空孤航的噩梦,还有飞船里那些可怕到足以让人尖叫的异形怪物。
如今四十六年过去,电影早已超越了它原本的艺术范畴,成为了一座影响深远的文化丰碑,它成功将科幻题材与恐怖题材相结合,开启了科幻恐怖电影的全新时代:一个提起科幻不再只有机器人和太空形象的时代,一个探索科技、生命与人性边界的时代。
去年《异形:夺命舰》将大家的记忆又拉回了那个遥远星系,熟悉的音乐、熟悉的闪回、熟悉的压迫感、熟悉的惊吓元素、熟悉的外星生物,但因为呈现的是和原作系列不同的故事,所以这种感觉,久违又新鲜。
本以为又要等待好几年才能看到《异形》系列电影的后续,没想到,今年FX就带来了一个大惊喜——“异形IP”衍生剧《异形:地球》。
而且为了能让所有观众get到“异形IP”的魅力,编剧直接把故事设定在公元2120年,时间轴正好卡在《异形1》故事发生的前两年,对老粉和路人都很友好。
其实最近几年热门电影IP开发衍生剧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星战IP”的衍生剧《安多》,“沙丘IP”的衍生剧《沙丘:预言》,但看完四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异形:地球》绝对算是近几年最有诚意的衍生剧,超赞!
《异形:地球》并不是简单的在《异形》系列电影基础上做分支(树冠),而是想要拓宽整个《异形》系列的世界观,将故事的主轴(树干)变得更粗壮,野心不是一般大。
开场就是一波老粉“回忆杀”,汤谷公司的马奇诺号飞船上船员依次苏醒,聚在餐桌前吃早餐,被困在实验室的异形生物们蠢蠢欲动,猎杀气息瞬间冲上天灵盖,这一幕几乎一比一复刻了第一部电影的经典镜头,情怀拉满。
紧接着噩梦开始,容器没能困住异形生物,船员被异形一一虐杀,飞船逐渐失控。
镜头切到地球时,人类还未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赛博街道欣欣向荣,超高的科技发展进程已经让整个世界没有了国界之分。
未来世界由五家超级科技公司掌控(对应五常),除了我们熟悉的汤谷公司之外,崛起最快的是神童公司,它的天才创始人博伊·卡瓦利尔是一位亿万富翁,年仅二十岁就靠砸钱砸出了一个堪称颠覆人类文明的技术——合体仿生人(简称“混合人”)。
所谓混合人,就是把人类的意识上传到仿生躯体上,肉体死亡,意识永存,无论老去还是癌症,“人”可以继续以人类的形式活下去。
这个技术尚不成熟,虽然在动物身上已经移植成功,但还未进行人体实验,所以神童公司需要大量的实验体,并意图通过这项技术,颠覆政权和秩序,控制地球。
第一个实验体,是一位12岁的患病女孩玛西,大脑意识上传到仿生躯体后,玛西不想再用自己的名字,选了《彼得潘》动画中温迪这个名字作为自己全新的开始。
温迪作为神童公司首个人类/仿生混合体,老板卡瓦利尔对她格外优待。
混合体温迪不会产生真实情感,也不会正常衰老,能从毫发无伤地从高处坠落,也能超速奔跑,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每天日学习进化,不断适应成人仿生身躯。
但温迪的内心仍然是个12岁的小女孩,喜欢毛绒玩具,对一切充满好奇,也会产生“自己还算人类吗”的疑惑。
有人说她是奇迹,有人说她是怪物,她自己还没反应过来时,神童公司又接收了一批准备转化的孩子,他们年龄看起来比温迪还小,甚至还有无法行走的残疾孩子。
温迪成了引导孩子们走向永生的“大姐”,耐心为他们讲解转化的过程,并安抚他们。
原以为混合体没有情感,可因为原意识会有情感羁绊,所以混合体也会有,保留孩童大脑的温迪仍深爱兄长,这种情感持续影响其人格。
温迪每天最痴迷的一件事就是在监视屏中看到哥哥乔的生活,原以为生活会日复一日这样平静下去,结果,汤谷公司的USCSS马奇诺号飞船最终坠入了新暹罗(原泰国曼谷)的“天才市”市中心。
飞船坠落事件引发恐慌,现场一片狼藉,作为首批响应者,玛西(温迪)的哥哥乔作为医护兵带队进入坠落现场搜寻幸存者。
飞船内尸横遍野,唯有生化人莫罗幸存,他严格遵从科研船马奇诺号收集生物标本的目标,甚至为了确保标本的安全,不惜牺牲其他船员喂食异形,并将这些异形生物带回了地球。
原本可以直接回汤谷公司总部复命,可为了找回生物样本,生化人莫罗第一次违抗了指令。
另一边,飞船坠毁后,温迪在监视器中见到了前去一线救援的哥哥,于是不顾危险,央求博伊让她出发去救哥哥。
一想到混合体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开发更多的智力和潜能,博伊爽快的答应了温迪的请求,于是她带上混合人小队,和合成人克什一起踏入了坠毁飞船中。
表面看,两队人前往飞船救援和异性怪物殊死拼杀,实际上,是两方势力的角逐。
汤谷CEO要求央求博伊·卡瓦利尔移交飞船和外星生物标本,却遭到了拒绝,博伊·卡瓦利尔以“拾获者得”为由召律师团队,决意独占飞船资源,最终成功将外星生物样本运上梦幻岛。
从前两集看,异形生物反而不是这部剧的焦点,该剧对异形虐杀镜头运用的都想当克制,不想靠重复的感官刺激来吸引观众。
很多人可能觉得节奏稍慢,但可以看出来编剧是想认真讲故事的,所以将更多的焦点放在了混合人温迪和作为人类的乔身上,而且为了更好表达剧集的内容,我倒觉得慢热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可以跟随温迪的视角,体会到她作为合体人存在的“困惑”。
她是“人”,有对哥哥无尽的思念,有情绪,有想法;但她也已不再是“人”,她能正面硬刚异形生物,以一己之力制服一头怪兽。
她有高强度的行动力、操作力,但她没有痛觉,也感受不到恐惧,这一切都已经超越了人类能做到的极限。
第四集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揭露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异形是可以被当做“宠物”来养的,温迪不仅可以识别异形的语言,并与异形交流。
这一技能对温迪来说是杀手锏般的存在,也就是说若有朝一日她背叛人类,必定成为异形女王,直接组成异形军队,掌控地球(瞎猜的,只是一个脑洞)。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发现了,导演和编剧并没有想让异形来当衍生剧的主角,它反而更像是一个饵,人类则是“咬饵”的鱼,但事实上,岸上还会有钓鱼者,所以执棋者从来都不是人类,人类只是因为有了异形这个“饵”,被召唤出了人性里最狂悖的欲念和冲动。
《异形:地球》侧重传达的内容更偏向一场关于生命本质与科技伦理的哲学思辨。
混合人,是一个被剥离了自主意识、纯粹作为工具存在的生命体,可同样也是一个检视科技与生命关系的镜子。
混合人的诞生一方面是实验的产物,是科技发展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是科技过度扩张后对生命践踏的恶果,更是人类野心家的具象化呈现,野心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可控制的生物武器,来达到他扮演上帝的满足感。
可野心家忘了,混合人终究有“人”的那部分,那部分既是他者,又是自我,既是威胁,又是希望。
电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一个真理: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真正的危险的或许不是来自外星的异形生物,而是来自人类本身无法控制的科技欲望与殖民冲动。
就像冷酷无情的巨型企业“维兰德-汤谷公司”,它的存在比异形还要可怕千百倍,公司将船员视为可消耗的资产,将异形视为可回收的武器,将生化人作为公司代理人,完美体现了资本主义和科技主义对人性价值的碾压。
节奏虽慢,但势头向好,《异形:地球》有让观众看下去的动力,能让观众对后续发展翘首以盼,但我更想看到温迪觉醒后,解放“梦幻岛”的那一刻。
最后为异形正名:异形不是怪兽,更不是武器,反而更像是人类欲念下自食恶果的报应!
来源:呆呆电影精彩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