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开学季,打工人与学生党纷纷切至“忙碌模式”。在这样一个“人在工位心在度假”的时节,一部“反内耗”气质十足的古装剧《献鱼》,却悄然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9月开学季,打工人与学生党纷纷切至“忙碌模式”。在这样一个“人在工位心在度假”的时节,一部“反内耗”气质十足的古装剧《献鱼》,却悄然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它没有宏大叙事,反而以一种“咸鱼女主”的轻松人设,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廖停雁的“躺平”哲学、她与司马焦之间又怼又甜的互动,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强行升华,这种“小而真”的叙事,由于精准的CP塑造和强烈的情感张力,在社交平台上自发形成话题效应。
《献鱼》由虎鲸文娱优象工作室打造,也是该工作室推出的首部仙侠剧。
成立于2023年,这支近10人的年轻团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背靠平台的力量,实现每年6-9部作品的稳定输出。
优象工作室总经理周照中介绍,团队专注漫改与创新剧集开发,并始终坚持“系列化”核心策略。
早在“系列化IP”还未成为剧集市场选题开发的红海时,优象工作室便逐步构建起多个“IP宇宙”,并初见成效:
《少年歌行》系列,不仅持续推出《少年白马醉春风》《暗河传》等主线作品,也在围绕整个系列的核心角色开发独立番外剧集;
《异人之下》系列,两部作品豆瓣平均分8.3,以高口碑及长尾立足市场与用户。
以待播作品《黑白局》为代表的“黑白系列”,则精准聚焦刑侦题材受众,甚至计划后续联动前几季人物和剧情,做成特别的一季,持续放大IP价值。这些都清晰体现出,在制片人中心制的策略利好下,平台在类型创新、受众细分与IP系列化运营层面的深入探索。
正值《献鱼》收官之际,我们对话了该剧总制片人、虎鲸文娱优象工作室总经理周照中。
下文,是详细内容。
年轻+热血、漫改+系列化,优象工作室成立不到三年,已经交出20余部作品,既涵盖《少年歌行》《异人之下》等热门国漫,也包括一些有创作难度的创新题材——与德云社合作的喜剧漫改《绝顶富贵》、聚焦殡葬行业的《此处通往繁星》、科幻大IP《我们生活在南京》《泰坦无人声》等等。
总经理周照中告诉我们,优象工作室坚持系列化开发策略,针对细分受众深耕内容,在行业整体趋冷的环境下,仍保持每年6-8部作品的稳定输出,强调以优质内容精准服务核心观众群体。
Q:能详细介绍一下优象工作室的人员构成和项目类型么?
A:优象工作室正式成立于2023年。最初加入优酷时,公司希望团队能创新并找到专属赛道。漫改方向从2019年我加入公司后便启动,当时同步推进《异人之下》与《少年歌行》,只是这两部作品制作周期较长,直到前两年才正式播出。
选择漫改作为内容主线,也是源于我自己和团队小伙伴的共同喜好,尤其偏爱国漫。像《少年歌行》和《异人之下》,自第一季正式立项后,我们就一直在推进系列化开发的努力与尝试。
目前我们团队近10人,制片人与策划各占一半。过去两年,我们每年推进的剧集数量(含开机、播出)少则六七部,多则八九部。
今年上半年播了《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掌心》《献鱼》;下半年,《烽影燃梅香》《十万狂花入梦来》《黑白局》《暗河传》都具备了交片条件,具体上线时间需根据排播安排确定。
目前优象工作室的项目类型分布,大概是原创占四成、改编占六成,以及60%的项目聚焦于新类型的探索与尝试。比如科幻领域在做完《我们生活在南京》之后,会接着推进《泰坦无人声》,也会继续寻找合适的题材与小说IP,持续往下开发。
Q:优象工作室对选题有哪些偏好?
A:我们坚持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具体来说,我们会注重降低观看门槛:情节、人物设计不复杂,方便观众代入。
目前推出的作品偏青春向,像《偷偷藏不住》《鸣龙少年》传递少年意气、引发共鸣;古装作品着重打造“少年江湖”;都市异能题材的《异人之下》系列,则力求为年轻人找到激发热血的切入点。
在前期选题与定项目时,我们没有刻意圈定核心性别人群。从已推出的作品(如《异人》系列、“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反馈来看,受众分布均衡,且有不少女性观众热衷这类内容。
我和团队一致认为,选题要更加宽口径,建立大众情绪共鸣,这在后续创作中可以更“不设限”。
同属漫改的《绝顶富贵》主打轻松喜剧,但创作上有挑战:观众笑点阈值提高,喜剧包袱有实效性。因此我们注重差异化——保留喜剧氛围的同时,结合漫改IP的独特设定与风格,形成专属记忆点。
Q:优象工作室很高产,目前还有哪些项目在筹备开发?
A:后续内容储备主要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国漫+科幻,系列化+原创故事。
前两天,我们与德云社合作的《绝顶富贵》开机,这部作品既是漫改项目,也带有喜剧属性,改编自IP《绝顶》。比起之前的项目,它不仅题材上有创新,合作模式也颇具特殊性。这是郭德纲团队首次从项目开发到制作全程参与,且采用全自家班底运作,对我们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全新的合作体验。
跟德云社合作的契机十分凑巧。其实我们很早就与郭德纲老师团队沟通,希望共同开发一部条漫IP,当时就曾提及《绝顶》,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后链路开发团队。直到今年,我们确定了后续全面合作计划,合作范围除了剧集,还涵盖电影、综艺以及线下演出。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启动了《绝顶富贵》。
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精品系列化作品,第一季初步定为10集。之前我们还开玩笑说,会争取赶在春节档推出第一季;如果市场反馈良好,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每年春节档的“保留节目”,每年都能有《绝顶》新番与大家见面。
除了《绝顶富贵》,后续同步推进的还有优酷站内热度排名第一的动漫IP《沧元图》,目前正在对其进行改编工作。
此外,“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也在持续开发中。除了核心主线故事的创作,还会围绕系列核心角色开发独立番外剧集,这些番外将以个人传记的形式呈现。
未来规划是,每1-2年推出一部大型主线作品,同时不定期上线集数更短的番外篇:涵盖《少年歌行》中的萧瑟、无心,以及《暗河传》中的苏昌河、苏喆等角色。
《少年歌行之南明离火》的剧本创作也在正常推进中。我们会根据创作进度,协调导演与几位主要演员的档期。
科幻部分,《我们生活在南京》全剧共12集,正在筹备开机;《泰坦无人声》也在筹备中。
关于原创故事,正在宁德拍摄的《此处通往繁星》共12集,由史岳(《烽影燃梅香》联合导演)担任该剧导演,鲍鲸鲸担任编剧,郭麒麟、张雪迎领衔主演,前期采风工作已开展两三年,这是一部年轻入殓师的职业故事。
和郑晓龙导演合作的《疾风劲草》是当代国家安全题材,也是原创剧本,由老有影视与春羽影视联合参与,目前也在筹备中。
另外,我们和《重生之门》《七根心简》的编剧戴正阳、常乐,后续也有多个精品系列化项目合作,相信我们的作品会在明年和大家见面。
《献鱼》作为优象工作室首个古装仙侠项目,标志着团队从男频、现代言情向大体量古言的突破。聚焦轻松风格与二次元属性,在尽量完整保留男女主核心戏份与情感氛围的基础上,合理丰富群像人物的故事线。
周照中说,《献鱼》为后续同类项目积累了打磨与多方协调的经验。
Q:为什么要选择做《献鱼》?
A: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为大家呈现一些此前较为少见的新鲜内容。与其他女频作品及仙侠类作品相比,《献鱼》的故事相对轻松,作品的二次元属性也很强。基于此,我们不想把故事做得过于沉重。比如开篇就塑造了廖停雁“牛马”般的人设,以及她与司马焦之间的互动设计;尽管这是一个涵盖三世情节的故事,但整体风格始终聚焦在人物本身,就连两人之间产生的误会,也很快得到化解。
这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前后3年多时间。启动之初我们在构思男女主人设、确定整体风格时,就考虑到贴合大众喜好——这个项目更重要的是服务好目标观众。
从内部数据反馈看,只要点进来看的观众,对故事本身的接受度都比较高,而且我们内部统计的该项目完播率,也高于其他同类型剧。另外,我们也关注到了大家的实时反馈,也在考虑是否能根据这些反馈做一些调整。
Q:比起过去的项目,《献鱼》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A:《献鱼》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古装仙侠项目。在此之前,我们工作室的作品大多偏向男频;即便是女频题材像《偷偷藏不住》,也都属于现代言情范畴。
首次涉足仙侠作品,对团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IP本身拥有众多粉丝和稳固的受众基础,如何将小说独特的风格与气质,从文字文本转化为剧本,再落实到最终的影像呈现,让整个故事既有核心亮点,又能呈现出更丰满的世界观,这条路径走得格外难。
过去我们的项目,往往脉络清晰、类型定位明确,改编时能快速找到方向感。但有趣的是,《献鱼》这种“以男女主情感为核心”的特质,既是改编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原著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剧本创作初期,大家就有两个高度一致的共识:一是都很喜欢原著小说的独特气质,二是都希望保留作品中的二次元化特点。
制作上,负责《献鱼》服装和造型的团队,正是此前《少年歌行》《藏海传》的创作班底,彼此间有扎实的合作基础,审美取向也相对一致。正因有这些资深主创人员的加持,我们在制作过程中格外踏实。
Q:陈飞宇和王影璐搭配是有一点创新的,为什么是他们?
A:我们的核心出发点是寻找最合适的演员。当时我们在市场上接触了不少适配男女主的候选人,整体反馈都比较好,甚至有好几波男演员给出了十分积极的合作意向。
不过,我们更希望在选角上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不想单纯走“换乘恋爱”式的演员搭配,也不愿做简单的排列组合,因为那样比较被动且缺乏新意。
创作过程中,我们还做了市场化调研问卷,陈飞宇在调研中很受欢迎。可以说,既保证了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也兼顾了观众期待的新鲜感。
我们先确定了陈飞宇出演男主司马焦,才开始寻找适配的女演员。陈飞宇本身很年轻,可搭配的女演员也不能太大——目标是找到2000年前后出生、能诠释出独特气质,且与陈飞宇没有过合作的女演员。符合条件的人选并不多。
我们之前在《异人之下》与王影璐有过合作,后续也和她深入沟通过,双方都希望能在古装题材上有所突破。大家此前对她的印象多停留在“宝儿姐”上,很少看到她活泼灵动的一面,这恰好与廖停雁的人设有所契合。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最终确定了男女主演。
提及“系列化”,五年前,行业还停留在网文IP艰难开发的阶段,优酷对国漫IP的选取、孵化与打造,今时今日来看当得起一句“富有前瞻性”。这其中,优象工作室更是走在了前列。
对于系列化推进的关键,周照中的感受是,在于找到一个核心创作方向——从项目立项、拍摄到最终播出,要先和合作方深入沟通,确保大家对项目的核心要素、核心类型达成共识。只有核心方向上统一,项目才会继续往下推进,否则后续很容易陷入停滞。
Q:优象工作室一直走在“系列化”的前面,一个项目能成为“系列化”,背后的决策和考量是怎样的?待播的“黑白系列”能再介绍下嘛?
A:优酷做事风格比较直接,当时启动系列化相关尝试时,一开始没多想,就是先推进项目看实际效果。按时间脉络来看,优象工作室真正第一个推进系列化的项目应该是《少年歌行》。《少歌》播出后效果不错,大家有了直观感受,就更坚定了。而且系列化项目在宣发环节,相对来说会更系统一些。
《少年歌行》的系列化特征很明显:不仅是同一作者(周木楠),还共享同一世界观,而且一开始就规划好了《少年歌行》《少年白马醉春风》《暗河传》三部曲。后来《少年歌行》反响太好,又衍生出了《少年歌行之南明离火》。
“黑白系列”的核心受众很明确——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喜欢看刑侦剧的轻熟男。第一部是去年播出的《黑白诀》,第二部是待播的《黑白局》,再到近期筹备的《黑白罪》。《黑白局》聚焦铁路反扒与反毒题材,《黑白罪》则回归卧底主题。
当初和赵浚凯导演敲定合作的时候,我们为“黑白系列”做了6-7部的整体规划,想打造一个完整的“黑白宇宙”。虽然每部故事的发生地不同,但我们计划在未来一两部作品中,专门创作一部8到12集的短篇,把之前出现过的人物串联起来。
在演员合作与培养上,我们也有长期规划。从《少年歌行》《异人之下》到《少年白马醉春风》《镇魂街之热血再燃》,大家能明显看到,我们之前合作过的那批年轻演员,正逐步从配角走向主角,慢慢挑起大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Q:作为平台制片人,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和优势吸引观众?
A:我们重点抓住的是本身有观看剧集和长视频习惯的人群。如今的观众需求越来越细分,过去拍剧是让全国观众都喜欢看,现在这类剧越来越少。《人世间》《觉醒年代》这类受广泛认可的作品,是所有剧集制作人的终极目标,但可遇不可求。
现在观众像不喜欢预制菜一样,也不喜欢看“预制剧”。因此我们在内容创作前期选题时,会明确项目的受众人群。只要这部分人愿意为内容买单,我们就会持续做下去。
比如我们之前做的“黑白”系列,近期《黑白局》即将上线,它针对的是喜欢刑侦剧的特定观众。只要这部效果不错,“黑白”系列会继续推进。后续八九成的内容创作,都会往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我们也希望作品能被所有人喜欢,但当前重点是先抓住一部分目标观众;若在此基础上有更多人喜欢,我们会更开心。
Q:这两年,行业整体比较卷。作为平台工作室,你们的感受如何?
A:如今在行业里,尤其是制作公司,还能坚持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对内容创作怀有极大热爱与热忱的。对于行业未来,我个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只是现在受其他业态冲击,长视频领域要做出好作品,难度依然不小,关键在于大家能否沉下心来好好合作。
不过观众对我们的包容度其实挺高的,而且他们真的愿意为好内容买单。只是“认真对待观众”这件事,还需要大家多花心思思考和研究。
来源:影视独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