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9月1日至3日央视播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2 10:34 2

摘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剧集《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出品,联合总台河北总站、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多方摄制的6集中短剧,在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和央视频平台推出。该剧每天两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剧集《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出品,联合总台河北总站、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多方摄制的6集中短剧,在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和央视频平台推出。该剧每天两集联播,于9月1日到3日在晚间黄金时段与广大观众见面。

该剧深挖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区的斗争史实。开篇即锚定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的“秋季大扫荡”历史背景。日军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与我军民的抵抗,构成了当时的斗争底色。剧中,石门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堡垒村”,而“藏粮洞”则是太行山区军民为应对日军抢粮、保障部队供给所普遍采用的方法。剧中围绕藏粮洞的保卫与争夺,生动再现了“粮食就是生命线”的现实。剧集以老村长、小虎、二毛等角色为缩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1941年狼牙山全民抗战的画卷:内容涵盖了从民兵操练、儿童团放哨,到百姓抢收、公粮转运,以及晋察冀军区独创的战地通信系统“飞线电话”。

《狼牙山1941》所刻画的五壮士英雄形象,是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他们的背景相似,都是农家、猎户子弟。该剧在塑造五壮士形象时,通过宋学义从“弹壳收集癖”到“弹壳挡子弹”的情节,反映了1941年晋察冀根据地物资匮乏的状态;同时,通过胡家叔侄从“留后”到“同生共死”的抉择,体现了八路军战士的家国情怀和抗日决心。

此外,剧集高度还原了华北军民在实战中创造的独特战术。例如,六班利用狼牙山的喀斯特地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少量兵力成功牵制、消耗大量日军,展现了“麻雀战”的精髓;“连环雷”与“此处有雷/无雷”的虚实心理战,是对冀中地雷战智慧的集中表达;剧中还再现了用湿棉被、方桌、铁锅打造“土坦克”迎击日军“豆战车”(超轻型坦克)的桥段。

“让传承者站在英雄倒下的地方,听见历史的回响”——《狼牙山1941》凭借其史料扎实的叙事、炽烈的情感与深远的教育意义,成为了新时代“超级课本剧”的典范之作。这部根植于史实的课本剧《狼牙山1941》,是一部兼具实践与互动特性的教材。其丰富的场景与角色,尤为适合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排演。通过亲身演绎,学生们得以感悟“人民战争”的真谛。最终,“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可感可知的身边故事。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