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会不会因为《归队》而去了解东北抗联那段历史?这部影片没准就是打开尘封记忆的一把钥匙,银幕上风雪呼呼地刮,抗联战士被重重包围,一声“集合”喊出来有没有让你想起对那段历史的思索?
你会不会因为《归队》而去了解东北抗联那段历史?这部影片没准就是打开尘封记忆的一把钥匙,银幕上风雪呼呼地刮,抗联战士被重重包围,一声“集合”喊出来有没有让你想起对那段历史的思索?
图片来源网络
近来电视剧《归队》受到很多人关注,这部影片把视角放到东北抗日联军那段悲壮又辉煌的历史上,不少观众看完电视剧后,都主动去了解抗联以前的事,这部电视剧也就成了当下和历史之间的一个连接。
我们真的了解这片大地过去发生的故事吗?《归队》可能就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归队》怎么成为历史和当下的连接点,影片当中多次出现“归队”这个台词,已然变成了好多观众心里的记忆坐标点;它可不单单是一条军事指令,更是一种精神感召,能让当下的人们回到那被掩埋的历史记忆里头。
图片来源网络
东北抗日联军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坚持抗战时长颇久、条件极其艰苦的武装力量,其历史意义和公众关注度之间有着极为悬殊的不平衡状况。
重回队伍的呈现正在改变这种情形,影片通过艺术手段展现,让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的形象,从历史教材中那种单一的文字表述,变为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
电视剧艺术的诱人之处在于能激起情感共鸣,观众在屏幕前亲眼目睹抗联战士在零下四十来度的严寒中跟敌人周旋,瞅着他们饿着肚子还硬撑着作战,这般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比文字表述更直接更深刻。
很多年轻观众称,以往对东北抗联的知晓只来自历史课本里那几句简单的描述,看了电视剧《归队》后才切实感受到那段历史带来的强烈震撼。
图片来源网络
电视剧上线之后,社交网络里跟东北抗联历史相关的话题讨论量涨超300%;各个网络百科平台中,抗联相关词条的点击量也一直往上升,这种“电影推动历史学习”的状况值得我们深入去思索
关东抗日联军的历史可是用生命与鲜血谱写的一段史诗,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搞出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就这么沦陷,在这时候,东北各族各界的民众就拿起家伙事儿,组建起了抗日的武装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之后这些队伍在共产党带领下整合到一起,成为了东北抗日联军,人数最多的时候有11个军,总计有3万多人,抗联那时候日子非常艰难,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在东北寒冷的地方,他们常常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中行军作战,很多战士因为冻伤,落下终身残疾,甚至失去手脚,日军推行“归屯并户”政策强行把原本分散居住的农户迁到所谓“集体部落”集中管理,这让抗联和群众的联系完全断了。
肚子饿的时候,战士们只能用树皮、草根来充饥;杨靖宇将军牺牲以后,日军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只有干枯的野草和棉絮,连那些凶狠残暴的敌人都非常吃惊,也有些佩服。
图片来源网络
抗联勇士面对强大又凶横的仇人,展现出惊人勇气和毅力,1938年,为突破日伪军6万多人的“三江大讨伐”,抗联各队伍进行西征,穿过荒无人烟的小兴安岭,经过激烈战斗,突破了仇人一次次的围追堵截。
冷兵器研究机构的史学工作者讲道:“东北抗联作战的环境或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艰难的,他们是在压根儿没有后方支援的状况下独自去作战”。
图片来源网络
关东抗联的贡献不仅在于军事上牵制不少日军,还在于其彰显了中华民族坚毅的抗战精神,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充分肯定了关东抗联的功绩:“关东抗日联军曾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历经艰苦抗争,前仆后继,曾收复好多县城,”
在信息太多的时代,人们的关注度成了稀缺东西,传统的历史教育方式遇到挑战,特别是对年轻的那拨人来说,厚厚的历史书还有像教科书一样的讲解,通常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图片来源网络
电视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能够同时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以及情感体验,从而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感受,这是单纯阅读所难以比拟的。像《归队》这样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就很好地将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结合在了一起。
研究发现,人类记故事的本事可比记那些抽象的事实厉害多,电影通过塑造人物、设计情节还有渲染情感,把历史事实给弄成特别吸引人的故事,让观众在产生情感共鸣的时候,就这么顺顺当当接受历史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
重返队伍里刻画的抗联战士形象,有英雄气概的壮烈,也有人间烟火的平常,这样立体化的人物塑造,让历史人物变得更可信、更亲近、更可学习,打破了英雄和普通人之间的心理隔阂。还可以还原历史场景,比如《归队》里细致呈现东北林海雪原的样子,还有对部队作战与生活状况的可视化呈现,让观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历史真实氛围。
图片来源网络
需留意的是,借由电视剧去了解历史存在局限,由于艺术创作中会有虚构和夸大情况,或许会让观众对历史认知产生误导,因而电影得当作引子,引导观众通过阅读与思考,更深入地去理解把握真实历史。
影片或许会落幕,不过历史的声音始终存在,《归队》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是否爆款,而在于能否成功地将观众“领”入真实的历史探究之中,那些探寻抗联历史的手机构成了特殊形式的“归队”——回归历史,回归民族记忆,回归精神家园。
图片来源网络
你会因为一部影片去深入研究一段历史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如果你已经看过《归队》,说说它给你最大的震撼是什么;要是还没看,读了这篇文章后会不会有想看的想法?期待你精彩的留言!
来源:多彩香瓜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