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晋长安》:宋轶演女将军,两腮无肉,骨瘦如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1 21:28 2

摘要:上次吃饭的时候被朋友疯狂安利宋轶的新剧《与晋长安》,她跟我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夸赞这个剧多好看,然后我就去尝试看了。

上次吃饭的时候被朋友疯狂安利宋轶的新剧《与晋长安》,她跟我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夸赞这个剧多好看,然后我就去尝试看了。

然后…………

首先作为一个影视人,我看这个剧的第一感受就是剧情散乱、逻辑紊乱,看似主打“双强”设定,本质上却仍是老套言情剧的套路,毫无新意。

可以说这几年这种剧本的剧情似乎都是大同小异的。

编剧极极光显然缺乏女频古装题材的创作经验,成品效果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比剧情更垮的是角色塑造。

男女主均出身将门,人设本应大气果决,剧中却显得格局狭隘、情绪泛滥,时不时就来一段生硬煽情,观感十分尴尬。

而最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宋轶的形象——面颊清瘦、身形单薄,这样的体态真的适合演女将军吗?

我请问呢,这真是武将该有的样子?

坦白说,最初关注这部剧,主要是因为宋轶。相比之下,新晋小生丞磊的外形并不是我的审美取向。

宋轶一向给人温婉纤柔的印象,本以为这次挑战女将军能带来惊喜的反差,但同时也担心:她的体格,真能撑得起一个巾帼将领的形象吗?

结果成片证实了这种担忧。

优秀的女演员通常愿意为角色调整身形、甚至增肌塑形,但宋轶不仅没有为增强气势适当增重,反而看起来比以往更清瘦,身上看不到丝毫力量感。

剧中甚至有一段她穿着露脐装的戏份——腰细得像一折就断,手臂更是瘦如竹竿。你说这是女将军?实在太出戏了。

穿上铠甲后,她也比周围士兵小只太多。真要实战,这样的体格怎么可能是对手?尽管剧里给她安排了靠射箭智取的设定,勉强说得通女性也可以用巧劲取胜——

我刚试着接受这个设定,导演就又开始“魔幻操作”了:明明用箭为何非要近身搏斗?一人一弓竟能挡住四五个大汉的刀劈,甚至还反杀?这强行给女主加光环的程度,已经超出常识。

更遗憾的是,宋轶不仅外形不符合,就连女将军的气场也撑不起来。

看到宋轶这个版本的女将军,让我想到了很早之前的一个剧,就是李若彤版本的《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不管是主角杨八妹还是说其他的那些杨门女将,真的是英姿飒爽,潇洒英武。

今天也是拿出来,简单跟《与晋长安》里面的宋轶女将军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粉丝先别急着跳脚,一切都是客观评价哈!

李若彤饰演的杨八妹,即便不披铠甲、不执兵刃,眉宇间的坚毅、挺拔的体态和行动时利落的节奏,都自然流露出将门之后的英武之气。她无需刻意"扮演"将军,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果决之风。

这一版女将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其既有沙场统帅的威严,又不失大家闺秀的仪态,展现出立体的将门女性形象。

反观《与晋长安》中宋轶的表现,则形体柔弱、神态婉约,缺乏统帅应有的沉稳与力量感。

即便身着盔甲,仍似文人披甲,观之难以信服。女将军不应只是一个造型,更需通过肢体语言、眼神和气势共同支撑。

在《杨门女将》中杨八妹的武打场面兼具美感与力量感。无论是马上厮杀还是近身格斗,一招一式既有武术底蕴,也符合人物成长背景,不会出现以竹竿般的手臂格退多名壮汉的违和场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角色在战场上展现出的不仅是武艺,更是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

而宋轶在剧中所呈现的"巧战"——如以弓箭近身反杀多人、纤瘦体型却能逼退重甲兵士等——则被不少观众批评为"脱离物理逻辑",更像"导演强行加持的高光",而非真实战场上能够发生的战斗方式。

剧中,宋轶饰演的女将军本应飒爽果决,但某些行为细节却引发观众出戏。例如战场上她提裙小跑、步态扭捏,坐姿过于柔媚,与传统认知中女将军应有的刚毅气质差距较大。

尤其在与男性角色互动时,无论是初见男主肌肉时的脸红,还是日常相处中温柔绵软的语气体态,都更像“知心姐姐”,而非自幼在军营长大的将领。这种反差令观众难以信服,也反映出演员在拿捏强势女性角色时的把握失准。

除了表演之外,剧情设置同样未能支撑起“女将军”的形象。

例如本该展现女主大义的救村民情节,却硬插入扮演夫妻、鲜花楼阁拥抱等工业糖精式桥段,严重稀释了格局,显得小家子气。

尤其在男主身份未明的情况下,女主作为将领却毫无戒备心,频繁陷入暧昧互动,不仅不符合人设,更削弱了剧情的合理性。

《与晋长安》中“女将军”一角可以说非常失败,并不仅源于宋轶个人外形与演技的限制,也与编剧、导演对角色理解的浅薄有关。

真正的大女主叙事需依托于合理的行为逻辑、扎实的剧情支撑,而非一味依赖言情套路和外在光环。

与此同时,宋轶此次引发的争议也再次提醒业内:

演员选择与自身气质反差过大的角色极具风险,而保持面容的自然与灵动,恰恰是为表演留出空间的基础。

来源:鱼圈锦衣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