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可在《归队》里,肖铁林这模样,任谁看了都得骂句“汉奸”——在日本人跟前弓着腰,说话细声细气,连走路都透着股“软骨头”劲儿,老百姓背后戳他脊梁骨,抗联的人更是把他当成头号敌人。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遭人唾弃的伪军团长,袖口缝着抗联的暗号,
咱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可在《归队》里,肖铁林这模样,任谁看了都得骂句“汉奸”——在日本人跟前弓着腰,说话细声细气,连走路都透着股“软骨头”劲儿,老百姓背后戳他脊梁骨,抗联的人更是把他当成头号敌人。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遭人唾弃的伪军团长,袖口缝着抗联的暗号,最后用命炸了日军粮仓,连死后都没人知道他是真英雄。今天就给老伙计们唠唠肖铁林和汤德远的故事,保证你看完心里不是滋味。
汤德远原本是抗联里的硬汉子,跟鬼子拼过好几次命,可从劳工营被肖铁林救出来回家后,整个人都垮了。推开家门一看,老妈眼睛看不见了,老爹瘫在炕上动不了,锅里空空的,连口热粥都没有。老父亲拉着肖铁林的手,哭得直发抖,求着给儿子找个不用扛枪的活,说啥也不让他再上战场。汤德远打心底里恨肖铁林帮日本人做事,可看着爹妈这可怜样,只能咬着牙说“以后再也不碰枪杆子了”。
但当过兵的人,哪能说放下就放下?汤德远心里总惦记着抗联的战友,尤其是福庆——自打从劳工营出来,他几乎天天做梦,梦见福庆被鬼子抓了、被杀了,每次都吓出一身汗。有一回,他实在忍不住,偷偷跑到松林镇的八棵松,在最高那棵松树的树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就盼着战友路过能看见,知道他汤德远还活着,没当孬种。
可没等他从松树那儿走远,就听见身后有动静,转头一看,是个中枪的抗联同志,正捂着伤口躲在树后。这时候伪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汤德远没多想,故意朝着反方向跑,一边跑一边喊,把伪军的注意力全引到自己身上。结果可想而知,他又被伪军抓了,这一抓,可真是把罪受遍了。
伪军监狱里的那些人,比鬼子还狠。鞭子抽在身上,一道血印子就起来了;烙铁烧得通红,按在皮肤上“滋啦”响,疼得汤德远直打滚。他后来疼得实在受不了,想拿旁边的稻草盖盖身子,挡挡冷风,结果被伪军一脚把稻草踢飞,还骂他“装什么死,汉奸的狗腿子也配怕冷?”这些人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帮着鬼子折腾自己同胞,下手一点都不留情。
汤德远跟那些念过书、心里有大信念的同志不一样,他就是个普通汉子,想着保家卫国,也想着爹妈能好好过日子。连着几顿酷刑下来,他身上没一块好肉,心里那股劲也慢慢泄了。他躺在牢房里琢磨,自己这么硬扛着到底图啥?爹妈没人照顾,自己说不定哪天就死在这牢里,最后实在扛不住,就答应了加入肖铁林的搏虎团,想着先混口饭吃,至少能活着照顾爹妈。
可他不知道,肖铁林这个“伪军团长”,早就成了鬼子眼里的摆设。肖铁林天天给鬼子送钱、送东西,就想保住这个团长的位子,能安稳点过日子,可鬼子根本不把他当回事,连正眼都懒得看他。之前搏虎团完成第一期工事,鬼子二话不说,就把团里一半的人拉出去毙了,连跟了肖铁林三年的副团长也没放过——这明摆着是警告肖铁林,他已经没用了,早晚也是个死。
有个跟肖铁林认识多年的老朋友,看他这光景,就劝他:“这年头想找个知根知底、还能信得过的人太难了,你总不能一辈子就当这个光杆司令吧?真要是哪天鬼子翻脸,你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肖铁林一听,心里动了,想起了汤德远——这人身手好,当年在劳工营还跟自己有过命的交情,要是能把他救出来,说不定能重新把搏虎团撑起来,让鬼子再看重自己几分。就这么着,肖铁林托了关系、花了钱,把汤德远从监狱里捞了出来。
可鬼子哪会给中国人留活路?他们就是想利用中国人的贪心和懦弱,让中国人打中国人,对付抗联这些爱国的人。从他们随便就杀肖铁林手下的人就能看出来,肖铁林这个“汉奸”,在鬼子眼里就是个用完就扔的工具,早晚得死在鬼子手里。
汤德远在肖铁林手下做事,过的是两面日子。表面上跟着肖铁林,帮着“应付”鬼子,看着像个“二鬼子”;暗地里却偷偷给抗联传消息,碰到被俘的战友,也会找机会把人放走。有一回,他正把写着鬼子动向的情报塞到磨盘底下,冷不丁一转身,看见肖铁林站在身后,吓得他心都快跳出来了。汤德远当时就想,这下完了,自己这点事肯定被发现了,必死无疑。可没想到,肖铁林没骂他,也没抓他,就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说:“粮仓的钥匙,明晚子时,给我拿过来。”
直到这时候,汤德远才跟醒了似的,突然明白过来——肖铁林那些“汉奸事”,全是装的!之前肖铁林带着人去搜山,故意踢翻路边的石头,其实是给山里的抗联报信;后来指着山洞说要搜,其实早就偷偷把洞里的粮食转移走了;当初把自己从监狱里捞出来,也不是真要自己当“二鬼子”,是怕这条能传消息的线断了。还有好多之前没明白的事,现在一想全通了:肖铁林借着“试枪”的机会,用日语骂“废物”,其实是暗示自己再忍三秒,他就会点火引开鬼子;表面上拉着自己贩大烟,其实把赚来的钱全换成了盘尼西林,藏在棺材里偷偷运上山,给受伤的抗联同志用。
最解气的就是烧鬼子粮仓那回。肖铁林三天前就偷偷在粮仓周围埋了松油,还跟鬼子说“太君冬天怕冷,得多堆点柴火在粮仓边上,方便取暖”。鬼子没多想,真就堆了好多柴火。到了晚上,汤德远按照肖铁林说的,点着了柴火,火苗顺着松油“噌”地就起来了,直往粮仓里烧,连旁边的弹药库也被引着了,火光冲天,把鬼子的粮食烧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汤德远这“安稳”日子没过上多久,就被一个消息打破了——抗联的田小贵,为了不让鬼子把粮食运走,抱着鬼子的炸药包,同归于尽了。听说这事的时候,汤德远坐在屋里,一夜没合眼。他想起自己当初加入抗联,就是因为看见鬼子祸害老百姓,想让更多家庭不用像自己家这样,爹瘫娘瞎,没个安稳日子。现在他才明白,光护着自己的小家没用,不把鬼子彻底赶出去,全中国的老百姓,谁的家都不得安宁。
后来,汤德远借着自己“鬼子信任的商人”身份,天天去粮仓附近转,把粮仓的位置、守卫的换班时间,都摸得一清二楚。有天晚上,他抱着早就准备好的炸药包,趁着守卫换班的空隙,一头冲进了粮仓。一声巨响之后,鬼子的粮食全成了灰,汤德远也没打算活着出来——他用自己的命,给抗联争取了机会,也对得起自己当初加入抗联的初心。
可肖铁林的结局,比汤德远还让人揪心。他没死于鬼子的枪下,也没死于战场的炮火里,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怀疑里。抗战胜利后清算汉奸,没人知道肖铁林是抗联的人,没人知道他做了多少事,所有人都把他当成十恶不赦的汉奸。汤德远蹲在肖铁林的坟前烧纸,一边烧一边骂,骂得眼泪直流:“你倒是起来啊!你起来跟他们说清楚,你不是汉奸!你比谁都干净!”坟前的火星飘起来,慢悠悠地往上走,像极了当年烧鬼子粮仓时,天上飘着的烟。
直到电视剧最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肖铁林,中共党员,1938年开始潜伏。”这时候大伙才明白,那个走路扭扭捏捏、被鬼子嘲笑“像个娘们”的男人,那个被所有人骂“汉奸”的伪军团长,原来是藏得最深的英雄。
咱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可肖铁林这样的英雄,连“名声”都没来得及要。他忍了一辈子骂名,扛了一辈子风险,到最后连个清白都没来得及证明。可正是因为有太多像肖铁林、汤德远这样的人,在黑暗里咬牙坚持,在误解里默默付出,咱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这样的英雄,咱们不能忘,也不敢忘——他们的名字,该刻在咱们心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