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冷清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早逝,和母亲舅舅在一起,虽然家境贫寒,可依旧能雇的起下人,冷清秋是被下人侍奉的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
小怜和冷清秋都属于高嫁,出身相似的两人,命运却截然不同。
冷清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早逝,和母亲舅舅在一起,虽然家境贫寒,可依旧能雇的起下人,冷清秋是被下人侍奉的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
小怜自幼被人贩子拐卖,辗转被卖到吴家,成了吴佩芳的丫鬟,后来吴佩芳嫁到金家当了大少奶奶,小怜跟着陪嫁到了金家。
虽然都出身贫寒,可小怜身份比清秋更加卑微。
金燕西对冷清秋一见钟情,婚后两人的生活却是一地鸡毛,离婚后冷清秋独自抚养孩子,靠卖画为生。
小怜和柳春江也是自由恋爱,小怜和柳春江私奔到了日本,后来以柳家大少奶奶的身份回归,生活甜蜜顺遂。
电视剧对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情节做了很多改编。原著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手段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俗气。
金燕西知道冷清秋是才女,可金燕西胸无点墨,为了能接近清秋,他借钱租房开办诗社,可并没有真的作诗,而是让清秋的舅舅代笔写了几首诗。
原著中金燕西没有当清秋的老师,没有学校高调表白,没有向日葵花海浪漫,更没有整院的百合花。
他一直使用“钞能力”,给冷宅送一桌饭、买鞋子、做衣服的料子、送首饰等等。这些追冷清秋的手段,他也用在了其他女朋友身上。
与其说清秋爱上金燕西是因为浪漫,不如说爱上了金燕西花钱时的帅气。
冷清秋婚后和金燕西离心离德,终于承认自己是被金钱诱惑了。
去年这个时候,燕西图着接近自己,在落花胡同租下房子,那一番铺张扬厉,真个用钱如泥沙一般。那个日子便不觉得他太浪费,只觉得待人殷勤,终于是让他买了这颗心了。清秋由这里一想,自己是个文学有根底,常识又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与虚荣的引诱,就把持不定地嫁了燕西。
金、冷二人的感情中,爱情占了一部分,更多的参杂了太多的物质。
冷清秋既要金燕西的爱,也要金燕西的财。金总理死后金燕西的财路断了,两人矛盾不断,最终分道扬镳。
反观小怜虽然嫁给了柳春江,可她从始至终要的就是柳春江的一颗真心。
小怜要是贪图财富,当初就答应嫁给金家大少爷了。
大少爷喜欢小怜,想要纳她为妾。可小怜一直拒绝大少爷,没有想要攀附金家的心思。
她整天看着金家的少爷们流连于形形色色的女人中,她也明白少爷们口中的爱如草芥。
小怜得知柳春江喜欢自己后,虽然没有告诉柳春江自己下人的身份,可她知道两人身份相差悬殊,很明确的拒绝了柳春江。
后来柳春江知道小怜是金家的丫鬟,小怜看他一片赤诚,待自己比以前更好,小怜接受了柳春江。
为了摆脱大少爷的追求,更知道金府和柳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两人私奔去了日本。
小怜从一开始就是务实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没有依附豪门家族。
冷清秋性格孤傲,虽然嫁给金燕西,可她看不惯那些有钱人的做派。
婚前金燕西整天和她游山玩水,她觉得是浪漫;婚后觉得金燕西游手好闲。
金家夜夜笙歌,男男女女要闹到半夜一两点才睡觉,妯娌们拉她一起热闹,她总是推脱,慢慢人们也就不和她一起玩儿了。
嫁入金家那么久,她都以读书人自居,不屑融入豪门纸醉金迷的生活。
二嫂慧厂是新青年,不喜欢金家那些吃喝玩乐的事情,可还是和家里的女眷相处的很好。
三嫂玉芬因为金燕西没有娶她表妹白秀珠,处处针对冷清秋,更是背后和其他人说清秋的坏话。
大嫂最好相处,在金家不争不抢。可清秋还是得罪了大嫂,大嫂喜欢打牌,她就说打牌玩物丧志。
既然嫁到豪门就得融入豪门生活,或者干脆远离豪门。清秋属于看不惯、不改变,还享受豪门的高质量生活。
她自己拧巴,活的拧巴,再加上自恃清高,豪门婚姻不得圆满也在情理之中。
小怜虽然没念过什么书,可她情商高。
在金家当丫鬟的时候,不管主子还是下人都喜欢她。她坚持自己想法的同时懂得察言观色,也懂得左右逢源。
当初和柳春江私奔,她留了一封信说出了自己的不得已:已经被卖了一次,不想再卖给婚姻,想要争取自己的幸福。
从日本回来第一时间带着柳春江回了金家,说是为当初的不告而别赔罪,更是贴心的给每位少奶奶的孩子买了一个金锁,以前一起共事过的下人们也都有礼物。
小怜虽然没读过书,可在豪门那么多年早就成了人精,话说的滴水不漏,事做的面面俱到。
冷清秋虽然知书达礼,可性格太过高傲,不喜欢也不主动融入豪门生活,虽然处处低调不想得罪别人,可骨子里的高傲让她总是不经意说出贬低其他人的话。
来源:剪烛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