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向大西南》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当时,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但仍在西南负隅顽抗。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组成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肩负起解放、接管、改造和建设大西南的重任
《走向大西南》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当时,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但仍在西南负隅顽抗。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组成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肩负起解放、接管、改造和建设大西南的重任。
剧中,他们面临着诸多艰难险阻。比如在解放过程中,要克服大西南复杂的地理条件,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防线。在接管和建设阶段,又要应对经济破败、匪患猖獗、特务破坏等难题。像在剿匪除恶的情节中,解放军战士与土匪在深山老林中展开激烈战斗,场面惊险刺激。还有面对特务的暗杀阴谋和破坏活动,我方人员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故事情节紧张扣人心弦。
之所以要“走向大西南”,是因为大西南战略地位重要,国民党企图在此负隅顽抗,妄图卷土重来。解放大西南,对于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全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西南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建设好大西南,能够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故事中,邓小平对刘伯承说:“伯承啊,大西南的解放和建设任务艰巨,但我们肩负着党中央和人民的信任,再难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刘伯承坚定地回答:“是啊,小平,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让大西南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样的对话,体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使命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艰难险阻,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观众在观看该剧时,能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被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看到他们为了解放和建设大西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观众会油然而生对他们的敬意。同时,也能让观众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激励人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