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部《生万物》竟成为暑假电视剧黑马,让一家几代人守着电视熬夜追剧。
谁能想到,一部《生万物》竟成为暑假电视剧黑马,让一家几代人守着电视熬夜追剧。
这部剧写了土地上的人和事,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人物的喜怒哀乐。
同时,这部剧让我们看到老戏骨们和中青年演员的优秀表演。
1959年出生,今年66岁的迟蓬因为一部《生万物》,终于被所有人看见。
她扮演的大脚娘把一个生动形象,善良朴实的山东农村妇女诠释得栩栩如生。导致很多网友说好像看见自己姥姥了。
1982年,迟蓬参演首部电影《红线》
1983年,她在参演的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获飞天奖最佳女配角。
之后,她多次参演影视剧,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这一次,她因为大脚娘被全国观众看到,也接受了央视采访。
迟蓬在采访中谈到她扮演大角娘的心路历程,并说了她的未经心愿。
也让我们知道,女子多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大脚娘这个人物身上有爱,有宽容,有善良,像院子里一块石头一样,特别质朴的存在。
就像一缸水,一眼就看到底。是本性的那种善良,原生态的那种爱,在支撑着这个人物。
而不是她想好了结果去做,就是单纯为了这个家好,没什么形状,老伴儿子儿媳有什么形状,空的那块,她就变成另外一个形状去铺满,去弥补。
这是迟蓬对大脚母亲这个人物的理解。
因为编剧已经写好台词和人物的行为,所以对演员来说。最大的难度是如何理解人物,并演绎人物。
我看了原著,原著中对大脚母亲并没有过多描述。
所以,如何饰演好这个人物,就在乎演员如何用心揣摩。如何找到这个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并把自己代入人物,才可以最好地诠释这个角色。
迟蓬认为,大脚娘是那种原生态的,像一缸水,一眼就看到底的善良。
我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深不可测。迟蓬却说,大脚娘却像一缸水,让你一眼就看到底。
还说她像一块石头,质朴。她一生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所以,她身上自带那种原生态的爱。
她在家里没有存在感。但是每当家庭中有什么,她总会及时出现。
大脚和父亲争执,她一边数落大脚父亲,一边埋怨大脚,不该跟父亲置气。
秀秀因为挑水肩膀疼,她指责儿子没有眼力见,不知道心疼媳妇。
封二屡次为难绣绣,都是她在中间当和事佬。
明明家中没粮,一家都吃黑窝窝,喝菜粥,还要把仅有的煎饼给铁头娘。过年让绣绣给封二家送饺子和肉。
这都是大脚娘骨子里的善良。
当封二指出结婚时骗他大九岁时,她眼中的狡黠和脸上一闪而过的羞涩,都被迟蓬精准演绎到位。
正是因为迟蓬对人物这样的理解,才让她诠释了一个被观众称赞的善良母亲。
她能够对人物有这样的理解,跟她多读书是分不开的。
02
迟蓬和倪萍,曾经因为省钱买书,连着吃几个月的蔬菜
倪萍写了她眼中的迟蓬,回忆了她们年少时的情景。
当年,倪萍,迟蓬和徐永红,三人都在山东话剧院。住一个房间。
剧作家翟建平是院长。曾经在上课时跟她们说:
演员的表演,功夫在诗外。诗外就是要多读书。
学会表演,只是掌握了一门技术,一个演员只有内心丰盈,才能让角色与众不同。
等你们岁数大了就会知道,真正漂亮的那个人,一定是读书最多的那个人。
大家正是勤学上进的年龄,既然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都想多读书。
于是,全校从此刮起读书风。
迟蓬和倪萍她们很想买书,可她们每月只有26块钱工资。如果想买书,就只有从伙食费中节省。
为省钱买书。她们每天在菜市场快收摊时去买菠菜。
把绰好的菠菜拌上辣子和盐。再加上馒头,就是她们的伙食。
虽然吃得不好,但想到每月可以省下来一点钱买书看。看书可以让她们变得更好,三个年轻的女孩子就觉得,再苦的日子,也值得。
那一年的菠菜,她们从春天吃到夏天。把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买书。三个人轮流交换着看。
那些无数个润物细无声的读书的日子,不但丰盈了她们的灵魂,也让她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对于学表演的人来说,每看一本书,就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底色。对她们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一个人只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就会和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会成为每天的生存本能。
这几十年下来,迟蓬读了多少书,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她能够在采访中说出这样的话,她能够把大脚娘诠释得,让全国观众都喜欢。可见她对人物的理解。
而她能够对人物做出这样的理解,跟她多读书是分不开的。
所以,她的出名,虽迟尤到。
有迟蓬这样的用心和勤奋,即便没有《生万物》这部剧,迟蓬也早晚会被观众看到。
因为,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
一个人只要不放弃她前行的步伐,她年轻时吃过的苦,遭受的磨难,到老,都会化成连绵不断的福报,汇聚在她身上。
03
迟蓬说出她未完成的心愿,话语中藏着读书的重要性
迟鹏说,她在拍《生万物》时,有人把她当成农民,她特别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她演的像农民。
但她也想尝试其他角色,比如知识分子等和农民反差大的角色。
但遗憾的是,她现在也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但她会做好准备,随时创造新形象和新角色。
大脚娘被所有人看到,也会让导演和制片人看到她的潜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她源源不断的片约。
我想,总有一天,她会等她喜欢的角色的。
不知你发现了吗,迟蓬接受央视的采访中,不管是谈及对人物创造历程,还是说到她的未竟心愿,其实都藏着读书的重要性。
迟蓬这个年龄,已经是当奶奶的年纪,如果是正常家庭,她或许会甘于在家照顾孩子们。
或许,她早已忘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又或许,她还记得自己的梦想,但认为家务杂事太多,没有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从而早早放弃一切。
可迟蓬不但还在继续她喜欢的工作,还想继续圆梦,饰演反差大的角色。
只要她还在工作,就还有机会圆梦,她可以用挣到的钱请人照顾家里和孩子。照顾家里和打拼事业两不耽搁。
坚持多年,从不放弃心中梦想,66岁时,把一个山东老人饰演得深得人心。
迟蓬这份坚持和执着,跟她爱读书是分不开的。
都知道读书可以带给人很多好处,但我认为,读书最大的好处,不但可以让一个人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和新生。
还会让一个人拥有更多选择机会。
因为迟鹏爱读书,所以她心灵丰盈,可以诠释好她饰演的角色,因为她爱读书,知道不放弃就会有机会,所以会在66岁时,被全国观众熟知。
看了迟蓬的采访你会知道,多读书,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
每天看书半小时,坚持下去,一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跟之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份变化不是挣多少钱,不是拿到什么证书。而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被外界声音裹挟,坚持做自己。
她会保留年少时的梦想。并义无反顾地继续追梦。
亲爱的姐妹们,不要被年龄和学历限制了人生,只要你心中有梦想,按照自己的步伐坚持下去,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并和最好的自己相遇。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来源:凡姐情感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