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重机枪是睁眼射击还是闭眼射击?老照片告诉你,跟电视剧不一样

西瓜影视 日剧 2025-08-30 20:13 6

摘要:在众多反映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机枪手们双眼圆睁,神情专注地操控着重机枪,朝着敌人猛烈开火,那场面看起来既帅气又充满力量感。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记录真实战争的老照片时,却会发现一个和电视剧截然不同的细节 —— 红军机枪手们在操作重

在众多反映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机枪手们双眼圆睁,神情专注地操控着重机枪,朝着敌人猛烈开火,那场面看起来既帅气又充满力量感。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记录真实战争的老照片时,却会发现一个和电视剧截然不同的细节 —— 红军机枪手们在操作重机枪进行瞄准射击时,大多是闭着一只眼睛的。这一现实与影视作品呈现的差异,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探究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看电视剧里面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图1电视剧中的机枪手

我们看到电视剧中的八路军机枪手全都是睁着眼睛射击,很多重机枪一字排开,好不刺激热闹。然而真实的老照片却不是这样。有的照片里,机枪手正全神贯注地透过重机枪的瞄准装置观察,他微微侧头,一只眼睛紧紧贴合在瞄准部位,另一只眼睛则自然地闭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瞄准线与敌人的方向;还有的照片,展现出机枪手在战友的配合下操作重机枪,他同样是闭着一只眼睛,认真地进行瞄准,周围的环境或许是破旧的墙体,或许是布满伪装网的掩体,但那闭一只眼瞄准的姿态,却无比清晰地烙印在画面里。这些老照片,如同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当年红军机枪手们真实的作战状态。

为什么会是闭一只眼睛瞄准呢?这得从重机枪的瞄准原理和实际作战需求说起。重机枪的瞄准装置,无论是早期的机械瞄具,还是后来一些带有光学辅助的瞄具,其设计都是基于单眼瞄准的逻辑。机械瞄具通常由准星和照门组成,射手需要通过单眼将准星、照门和目标在一条直线上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射击的准确性。如果睁着两只眼睛,人的视觉会受到干扰,双眼看到的图像会产生重叠或偏差,很难精准地将瞄准线与目标重合。

图2真实的老八路机枪手全部都是闭眼射击

在实战中,重机枪承担着重要的火力压制和精准打击任务。尤其是在对付敌方的集群目标、火力点或者重要军事设施时,每一发子弹都需要尽可能地命中目标,以达到最佳的作战效果。闭一只眼睛瞄准,能够让机枪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排除另一只眼睛带来的视觉干扰,从而更精准地调整重机枪的方向和角度,确保射击的精度。

而且,长期的军事训练也让红军机枪手们形成了闭一只眼睛瞄准的习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红军的训练条件有限,但战士们对于射击技能的打磨却毫不含糊。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熟练掌握了闭一只眼睛瞄准这一技巧,让自己在实战中能够迅速、准确地操作重机枪,为战斗的胜利贡献火力支持。

图3这张老照片里的机枪手也是闭眼射击

再看电视剧里的场景,演员们大多是睁着两只眼睛射击。这其中有一定的原因。从影视创作的角度来说,睁着两只眼睛射击,演员的面部表情会更加丰富,更容易展现出机枪手的英勇、坚毅或者紧张等情绪,画面看起来也更具冲击力,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对于演员而言,睁着两只眼睛也更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表演起来相对更自然、更轻松,不需要刻意去练习单眼瞄准的技巧。

但这种影视化的呈现,与历史真实存在明显的偏差。老照片所记录的,是无数红军战士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积累下的实战经验和真实的作战方式。闭一只眼睛瞄准,是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总结出的最能保证射击精度的方法,每一个这样的细节,都承载着他们为了胜利、为了保家卫国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

图4真实的机枪手射击都是闭一只眼射击

这种现实与影视作品的差异,也让我们思考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肩负着传承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使命。虽然为了艺术效果,影视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加工和改编,但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细节,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史实。因为这些细节,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动作或者画面,它们更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先辈们战斗历程的真实反映。

当我们看到老照片里红军机枪手闭着一只眼睛专注瞄准的样子,再对比电视剧中睁着两只眼睛射击的场景,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那些老照片,就像无声的老师,告诉我们战争不是 “演” 出来的,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汗水真实经历的。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来源:奇扒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