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地主不假,但不能由此推断出好地主阶级,不要美化地主阶级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13:46 1

摘要:对此,创作方显然也注意到了,他们的解释是很多人对地主和穷人的形象存在固化的刻板印象,没有认识人性的丰富性,不能套用旧有的阶级分析框架来评判现代作品。也就是说,这样的剧情设计是故意为之,你认为美化地主阶级了,不怪别人,是你的思维固化了,跟不上形势了。

现在对《生万物》电视剧评论的不少,我因为在看《我们的河山》电视剧,就没有看《生万物》,但看了不少争论,不少人认为剧情存在美化地主阶级的嫌疑。

对此,创作方显然也注意到了,他们的解释是很多人对地主和穷人的形象存在固化的刻板印象,没有认识人性的丰富性,不能套用旧有的阶级分析框架来评判现代作品。也就是说,这样的剧情设计是故意为之,你认为美化地主阶级了,不怪别人,是你的思维固化了,跟不上形势了。

可是,历史的问题要历史的去看,那才能符合历史真实,如果用些人今天的逻辑去结构,地主一个个谦谦君子,勤劳致富,菩萨心肠,那历史就面目全非了,哪里可能发生推翻地主阶级的农民革命呢?那就成戏说历史了。

实际上,到了二十世纪,地主阶级已经成了最腐朽、最落后、最阻碍社会进步的阶级了,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比较弱小,无法感动地主阶级的地位,如果资产阶级足够强大,早就把地主阶级掀翻到一边去了。

地主阶级统治之下,中国农民五百年来生活的最苦,地租交的最多,社会地位最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千千万万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于是他们用最古老的正义,起了对地主阶级的革命。不就是这么一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嘛,难道谁还能写出另一部历史来?

有没有好的地主?当然有了,农民运动大王家里就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他把地分给了农民,但他是个体的背叛本阶级,不是地主阶级的集体背叛本阶级,农民大王是特殊性,而地主阶级是普遍性,不能用特殊性来替代普遍性。

用个体的好地主,即开明地主,来美化地主阶级,没有丝毫的进步意义,因为历史已经真实的发生了,地主阶级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被掀翻了,退出历史舞台了,再怎么洗也是个黑煤球,费那些劲有什么意思呢?

历史不能重写,强行写出来的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总做着美化历史旧物的梦,难道想复辟?别做梦了,也不看看这都哪个世纪了。

来源:耿来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