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被姑娘拐走后下嫁的绣绣,被迫代嫁的苏苏,从头到尾都没个名字的费左氏、宁郭氏、大脚娘这几个人,为了让家里人过得好,嫁给宁学祥拿银子,还有那被玷污怀孕后却找不到孩子的生父的傻挑。
《生万物》这部剧终于收官啦。
跟你讲啊,这剧情的发展我是真的完全没想到。
要我用两个字来总结这部剧,肯定是“悲剧”啦。
在过去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真是挺悲催的。
比如,被姑娘拐走后下嫁的绣绣,被迫代嫁的苏苏,从头到尾都没个名字的费左氏、宁郭氏、大脚娘这几个人,为了让家里人过得好,嫁给宁学祥拿银子,还有那被玷污怀孕后却找不到孩子的生父的傻挑。
老百姓辛苦熬日子,可日子还是过得特别苦,这才算是个悲剧。
比方说,费大肚子家里六口人吃饭,可就只有一个人有劳动力,只能靠挖野菜维生,甚至还得牺牲女儿才能换来一些粮食。
铁头家里有十三亩地,可这点田地也不足以让他用来娶银子,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嫁给别人。
就连绣绣,在这段看起来挺满足的婚事里,还是因为贫困而失去了孩子。
战乱不断、日子难过,这算是一种悲剧。
像费文典这样,书本都能读,家里也有钱,可在那样的大环境中,还是逃不了牺牲的结局。
就算是像宁学祥那样有七百多亩地的大地主,敌人一到,也只好让出六百亩地,靠着金洋洋的银元拉拢关系,才换来一家人能吃饱饭的日子。
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大结局的话,我也只能想到两个字:希望。
这场盼了很久的大结局,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一场复仇的故事。
经历了多年封印般的日子后回到家乡,心里始终挂念着他父亲封四那会儿被宁学祥灌醉后签下的地契,把家里那几亩地交出去的事。
还记得封四那年带着马子回村的事,可惜最终还是在村外出了意外,没能再见到他。
他回来,就是冲着复仇去的。
他要启动复仇的第一步,就是把那块原本属于自己家的土地拿回来。
房子一修好,他就赶紧跑去找宁学祥,想把自己那份土地的契据要回来。
可宁学祥和苏苏挡着呢,虽然说那次事情宁学祥是灌醉封四在先,但土地也不算白拿,确实是拿了真金白银的。
于是,他们把封腻味给支走了。
没想到,这反倒让封腻味越发记在心里。
他偷偷听到苏苏和绣绣讲话,知道宁可金受伤后跑了回来。于是他藏在暗处,等着苏苏出来就把她绑架了。
幸好郭贵耀把宁苏苏救了出来。
这一招不灵,他又在夜里偷偷溜进宁可金的房里,打算趁机杀了他去报仇,结果被绣绣和赶来的封没味给拦了下来。
面对这种局面,他只好仓皇跑掉了。
不过,这次的算账还没算完呢。
又是一年秋收,封大脚早就受不了家里种的粮食还要交给那帮小鬼子,绣绣想了个办法,在小鬼子来验收的前一天,就把麦子割了,然后点上一把火烧掉了,到时候他们问起来就说是天火烧的。
要干就干,他们找上村长,带领乡亲们一块演了一场哭麦的好戏。
原本已经觉得腻味了,可偏偏这个时候,竟然成了汉奸。
他立马应允小鬼子,把粮食装满车的请求,先把村长绑起来,捅了他两刀威胁大家说出粮食在哪儿,宁学祥实在受不了看到弟弟在自己面前死去,就主动站出来交出了自家的粮食。
可是村长还是死了,封腻味来到宁学祥家,把所有的粮食都搬走了,还把当年封四卖地的地契拿走了。
为了报复宁学祥,他拉着宁可玉准备把她推进火坑,这时候封大脚站了出来,假装要揭发放火的真凶,却一下子把封腻味按住了。
危急关头,铁头也加入了战斗行列,宁可金带着队伍赶来,终于把那帮小鬼子赶出了村子。
后来,封大脚、铁头等人跟着宁可金一块儿加入了对抗小鬼子的战斗,顺利地收复了天牛庙村的土地,住在那里的人们也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最后的镜头里,年迈的宁绣绣再次走进宁家祖屋,她站在窗边,望着门外的父母、公婆、苏苏和大脚,大家都笑着拉着她,要她一块儿回家。
大脚牵着苏苏走向他们那片土地,再次望了一眼那一辈子守着的庄稼,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就在结局,还有两大疑问:
原著里,费左氏最后用毒把郭龟腰和苏苏给害死了。
我当初还以为这剧情会改动一下,没想到费左氏还是用毒害了他们。
封腻味想要绑架苏苏,但被郭贵耀拦住了。后来,苏苏一直在照料受伤的郭龟腰,两人也因此渐渐生出了感情。
费文典的去世,给费左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村里的人都说她疯了,一见到谁就问:“文典回来了吗?”苏苏看着心里难过,便主动跑去费家陪陪费左氏,帮衬着她。
这一阵子,郭贵耀和苏苏只能偷偷摸摸地见面。
郭贵耀打算赶紧娶了苏苏,便又出去闯荡生意。苏苏虽然死不舍,但也清楚他的心意,只能陪着他放手让他去。
可转眼几个月过去,从两个月前郭贵耀带来信之后,就再也没得到他的任何音信了。
这会儿的苏苏,已经怀上了孩子,肚子鼓得明显,有点露馅的感觉。
一到晚上的时候,郭贵耀满身灰尘,面色也不太好看,回来了。外头打打杀杀的,虽然没能挣到啥钱,但至少还活着,算是捡回一条命。
看到苏苏已经怀了孩子,倒也不管能不能凑出钱,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直接跑到宁学祥家里提亲去了。
我以为,宁学祥大概会嘴巴上挑剔几句,提点难为人的条件,可没想到他竟然理所当然地答应了两人的婚事。
眼看日子快越过越顺,苏苏却觉察到费左氏最近精神状况变得越发不对头,想到这些她还有点心惊,决定赶紧和郭贵耀一起离开。
正打算收拾行李走人,费左氏早就在门口等了她一会儿了。
费左氏这一辈子为了费家也是费尽心思,费文典没了,她心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她只记得苏苏可是费家的媳妇,怎么能怀上郭贵耀的孩子,这事儿她真是难以接受。一边摇头一边拼命拦着苏苏,不让她走。
推来推去中,苏苏快要生了,费左氏一见情形也急了,她赶紧请了稳婆帮忙接生,还叫上绣绣和郭贵耀一起来了。
苏苏顺顺利利生了个小妞,原本想着孩子都生完了赶紧跟着郭贵耀走人,但费左氏硬是要他们留下来吃顿饭。
苏苏一看心软了,就答应了,让绣绣先带着孩子离开。
没想到,这顿她最爱吃的红枣粥,竟变成了她、郭贵耀还有费左氏的“催命符”。
绣绣一察觉到不对劲,赶紧快步来到费家,结果只看到费左氏坐在院子里,随意看了眼费家大门,然后喝下了那碗有毒的红枣粥。
其实看到这里,我也隐隐觉得,费左氏和苏苏的死,几乎是逃不过的命数。
编剧在改编原著的时候,除了费左氏和苏苏的结局没有动过,这其实是有道理的。这个结局是个闭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真实处境。正如我一开始说的,要用两个字来形容这部剧,挺贴切的,就是一场悲剧。
费左氏一辈子都在为费家操心,她自己一个人把费文典拉扯大,把整个家族撑起来。
为了费文典,费左氏不惜开仓放粮、减租减息,对她而言,费文典早已变成了心头的牵挂。
费文典一死消息传出,她的心也跟着凉了个透。
要是苏苏一直待在费家,像当年那样撑起一个大家庭,她也不会这么失控。
或许她内心也在为自己感到难过,看见苏苏能过上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时,她也会忍不住发出一声深深的悲叹。
对一个一辈子都遵循祖宗规矩生活的女人来说,苏苏的行为简直是逆天而行,她接受不了费家的没落,也难以接受苏苏的背叛,只有接受自己和苏苏各自的命运。
在我心里,给我带来最大惊喜、变化也最明显的,非宁学祥莫属。
以前我说过,宁学祥这个人挺冷淡、又挺自私,简直是一毛不拔的老抠门。
没想到吧,到了最后,他竟把自己一辈子的执念都扔了出去,让人始料未及。
一开始,故事就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不卖田地,竟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亲生女儿。
可没想到,结局居然是那个非常吝啬的地主,把除了留给女儿、儿子和老婆的东西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交了出去。
年迈的宁学祥坐在轮椅上,绣绣和大脚推着他在田里走着,宁可金跪在父亲面前,静静听着那最后的遗言。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头第一次觉得宁学祥这个人活灵活现起来,真的有了点儿血有了气。
这股气嘛,简而言之,就是那种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角色,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
宁学祥常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们好,家里人都想让大家吃饱饭。”可是,从头到尾,没人真的相信他的这番话。
即便是我们站在天上的角度来看,也都没有做到。
宁学祥在剧里真正的转变,起码是在苏苏准备嫁给郭贵耀的时候才开始的。
要是以前宁学祥那性子,郭贵耀要娶他女儿,怎么着也得开口要点啥,可他不光没这么做,就连对郭贵耀提的要求,也就那八个字,简单得很。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让他稳稳当当地把自家闺女照料好。
在准备烧麦子之前,绣绣已经跟宁学祥谈过了,只不过他当时不同意把宁家的麦子烧掉。
鬼子进了村子,看到自家麦子要achen到鬼子的车上,他和大家一起哭麦,但眼睛却偷偷看向绣绣。父女俩这一回的对望,算是默默地彼此认可了。
封腻味用村长的性命威胁,宁学祥可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人,他把自己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顶替村民们那份,交给了封腻味。
可以这么说,他用另一种方式帮了全村人一把。你得知道,在绣绣走进宁家商量烧麦那会儿,宁学祥正好带她看了看宁家的粮仓,确实是最后一点存粮了。
尘埃落定时,银子正陪在床前照料生病的宁学祥,他这会儿只轻声说了一句:“家里的粮食都用光了,这下你们可得挨饿了。”
这股气,正好在这会儿露出了原形。
宁学祥咱说他不算那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不过到了最后,他却干了一件最大的善事。
这股气,是气节。人嘛,能贪能抠,能一毛不拔,但绝不能忘了自己是谁,肩上扛着啥责任,还得有啥担当。
我也终于领会到,为啥绣绣、苏苏,还有宁可金这些人,面对像宁学祥这样“抠门”、冷漠的爹,依然能自在地长大。原来,宁学祥自己就是个有骨气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底气。
这部剧表面看像个悲剧,但结尾却带着一线希望。
傻挑这个人死得挺惨的,村长也没能挺过去,费左氏、苏苏、郭贵耀都丧了命,可土地依旧还在。
宁学祥一辈子走到尽头,银子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模样。不管以后会不会和铁头重新牵上关系,她都还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多年过去了,封大脚在一次洪灾中为了护庄稼,英勇献出了生命,可绣绣依然坚决地一步步向前走着。
到如今,宁家祖宅的人迹早已成了过去,但它依然作为景点被一代代保存下来。
来源:叶子电影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