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朝代的命运兴衰起伏,在其航行的波涛之中早已有了迹象。正如同毛阿敏演唱的《历史的天空》里唱的一样:“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作者:孔祥举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朝代的命运兴衰起伏,在其航行的波涛之中早已有了迹象。正如同毛阿敏演唱的《历史的天空》里唱的一样:“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最近根据著名作家马伯庸先生同名著作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播,再一次引发了观众朋友们对大唐故事的关注。
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故事在这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独宠在一身的贵妃娘娘,一日突然“想吃荔枝”中拉开了帷幕。
为皇家养花种草的李善德带着“荔枝使”的符牒踏遍岭南,一路艰辛,一路星夜兼程,在看尽底层百姓的民不聊生:果农为凑齐贡品荔枝毁弃良田,驿卒为赶行程累死道旁,驿站因频繁调度耗空粮草……
新鲜荔枝跨越五千里路抵达长安,裹着冰壳的荔枝,每一片果肉都浸着底层百姓的血汗,每一道运输环节都透着官僚体系的冷血与无情。
而长安城内,华清宫的霓裳羽衣还在歌舞升平,王公贵族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举杯相庆,全然不见驿道上的累累白骨。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在李善德出生入死的精神下得以迈入朝堂,他捧的不仅是贡品,是一路上兄弟们的鲜血与性命。
上层阶级不知满足的贪欲牵动整个大唐的神经,延伸到帝国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腐败的吏治动摇王朝的根基,底层的苦难,在上层达官显贵欣赏的曼妙歌舞声中隐入尘埃。
二、欺上瞒下,斗争激烈
带着血的荔枝抵达长安城门一刻,再次映射出盛唐日落。带血的荔枝用表面的光鲜亮丽,证明着帝国的“神通广大”的物流速度,也用高超的粉饰手段硬撑着“太平盛世”的表面。
但是,当这颗跨越千山万水的荔枝在贵妃手中褪去光泽,大唐的国运,也随时间的推移走向下坡。
宫廷盛宴之外是权臣杨国栋与宠臣鱼承恩之间的斗争,宫廷内外之间的撕扯,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已然让整个大唐王朝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
三、派系林立,埋藏祸端
《长安的荔枝》中运送荔枝的路线是一条贯穿大半个南北的地理交通枢纽,在这条线路上有无数的驿站,关隘。隐藏在这条线路上的地方势力,他们见证了长安为了维持奢侈生活,不惜草菅人命地横征暴敛,对帝国的高层早已是心存蔑视。
大唐暮年各地军阀林立。原来建朝之初的关陇集团(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门阀士族集团)。这个集团的诞生,见证了一个政权的奋斗与光辉。大唐之初,皇家仰仗关陇集团,控制周边政权,也使得大唐相对稳定地发展了几十年。
大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日益昌盛,各地区的军阀有节制权与财阀大权。皇帝距离他们遥不可及,在天高皇帝远的“法外之地”,他们处事嚣张无所畏惧。
在边缘的边疆地区,在与番外深度融合的交流之中,一些像安禄山、史思明之流承借历史的“时代红利”,钻了空子,不断地招揽兵马,割据一方。
安禄山一个精明的,善于溜须拍马,心狠手辣之徒在历史的幕后走了出来。他受皇帝重视,担任了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唐朝后期引发安史之乱的关键人物。
偌大个王朝,偌大个江山,锦绣河山的版图有安禄山的身影。从山西以东到辽西的广大地区都归安禄山掌控,他拥兵自重,对唐朝的统治构成威胁......
荔枝是秀美的,甘甜的。但是如果它不是百姓心甘情愿运送的,它迟早会成为终结王朝命运的毒药。
作者:孔祥举,笔名土生金,民间抗日故事讲述人,民间英雄故事创作人,毕业于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泰安市作协会员。
来源:作家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