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大结局在即,《生万物》改编自山东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看得出来,剧版局囿于集数限制,对原著做了较大改动。
《生万物》大结局在即,《生万物》改编自山东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看得出来,剧版局囿于集数限制,对原著做了较大改动。
原著展示的是天牛庙村宁、费、封三大姓氏四代人的命运浮沉,一直写到了九十年代,剧版解放后的剧情应该没拍,即使有也是从女主绣绣的口述回忆中一带而过。
相较于小说偏沉重、苦情的基调,剧版改编最大的亮点便是整体调亮了角色的命运底色,让人物呈现出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昂扬的精神。
比如银子不再是单纯的悲剧形象,她和宁老财的婚姻也一反被压迫被欺压的常态,带有了主动性和反抗性;
比如封四的老婆和小儿子没味也没一起服毒自尽,封四老婆虽然还是饿死在了大饥荒中,但也符合她在剧中好吃懒做、爱贪便宜的人设;
比如郭龟腰,不仅外表驼背形象大为改观,就连人品也改得可圈可点。
又增加了一些幽默的戏份,让观众的观剧体验感更轻松,更舒适。
比如宁老财和封二,两个老头只要在一起便是搞笑剧。
封二下线这集,也因为有了和宁老财的口水战做铺垫,让人的心情在沉重中能略微放松,进而更加惋惜封二的死。
还有几个人物的剧情改编也颇得人心:
宁可金是宁学祥的大儿子,是绣绣和苏苏的哥哥。
原著中的宁可金可不是个“妹控”,也不像剧中这么有人情味。
他在原著中确实领着一支团练队伍,但他的这支队伍主要是用来保护自家财产不受损失的。
他和老爹宁学祥沆瀣一气,欺压百姓,鱼肉村民,后来在战争袭来时更是第一时间就投靠了国民党。
直到在解放前夕,他为了给被打死的老爹宁学祥报仇,曾带着还乡团夜袭天牛庙村,在村里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临走还把十几二十个无辜村民给活埋,可以说是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然后便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再也没回来。
剧中的宁可金一改原著中冷酷无情冷血自私的反面形象,变得有了温度,有了人情味。
首先,他对两个妹妹都极好,特别是对绣绣,不仅真心心疼,还有点“怕”。
绣绣被土匪劫走,他急得到处找人想办法,还试图说服爹拿出五千大洋去赎妹妹。
绣绣嫁给了穷人封大脚,又是宁可金率先便认下这妹夫,不仅不嫌弃他穷,还对他格外重视和友好,特别是当他亲眼目睹妹夫给杜春林挡枪时,更是把大脚当英雄对待。
其次,他热心肠且仗义疏财
有军阀来天牛庙村抓壮丁,因宁可金带领的青旗团事先做了打点,所以不在被抓之列,铁头腻味等人于是跑到宁可金处想避祸。
绣绣跑来求哥哥保下这几人时,宁可金一来是看在妹妹的面上,二是本来他也心存仁慈,最后为救这三人他白白损失了五块大洋,且过后对这三个穷种地汉子一字也未提。
还有,他心存大义
杜春林曾来到天牛庙村拜访宁可金,劝宁可金带着队伍加入抗捐抗税,反对贪官的行动,宁可金便也真的加入了,且成了那次行动的主力。
当天牛庙村被土匪围攻时,作为村里唯一的武装力量,他当仁不让地率领他的队伍冲在百姓前头,保下了天牛庙村一村人的安危。
这次,宁可金狼狈逃回天牛庙村,也是因为打鬼子时负了伤才回来的。
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宁可金大概率没变坏,他亲眼目睹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不作为,又被费文典为了信仰而献身的行为所震撼。
未来,他会继续抗日,然后弃暗投明加入到共产党队伍中来,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原著中的苏苏和郭龟腰通奸是一桩受人指摘的丑闻。
费文典和苏苏离婚的事天牛庙村没几个人知道,加之离婚这个词对于天牛庙来说太新鲜也太遥远。
只要苏苏在费家呆一天,大家便都默认苏苏还是费家的媳妇,就应该为费文典守节。
而郭龟腰的媳妇也还在,再说郭龟腰作为重度驼背患者,那形象本就令人作呕,加之其内心龌龊,一肚子男盗女娼的。
不仅勾引了苏苏,还奸污了费左氏,所以苏苏和这样一个人通奸并生下孩子,被费左氏毒死那也是咎由自取。
剧版里的郭龟腰已经不是如此的“面目可憎”,相反除了油腔滑调点人品也算在线,他守着病妻多年洁身自好,直到病妻死后才开始追求苏苏。
苏苏的遭遇则更让人同情,先是代姐出嫁,后遭夫冷落多年,却肯守着费左氏冷清度日,不作妖且零绯闻。
费文典牺牲后,苏苏一个人照顾着精神错乱的费左氏,日子过得很是艰难,这时,郭龟腰肯对苏苏施以援手,两人之间生出感情便在所难免。
所以,她和郭龟腰在一起,分明是两个苦命人的抱团取暖,他们理应得到幸福。
原著中的封没味早在父亲封四当了土匪带马子来屠村时便注定了结局,封四死后仍被不解恨的村民把他给油烹了来祭奠枉死的村民。
封四老婆知道她们一家在村里算是待不下去了,于是让大儿腻味赶紧离开好寻个活路。
她则和小儿子没味死在了家中。
剧版里死的只是封四老婆,且还是在大饥荒中被饿死的。
封四老婆死后,留下了年纪尚小的没味,封二念在和封四兄弟一场的份上,愿意抚养没味长大成人,于是便将没味接到了家中。
谁知没味别看小小年纪,却语出雷人,他听到二伯封二叹气,直接来了一句:
“你叹啥气?这都是你欠俺们家的,就是你们家,害得俺爹俺娘都死了,俺哥也跑了,就得吃你们家,吃穷你们家……”
看来这封四在家中没少黑封二,还把自己光景过得不好全算到了封二头上。
当年封四两口子闹着要分家,哄着爹把好地都归到他名下,有了地却不好好种,整日在外东游西逛,游手好闲的,也不愿赡养老人,把爹直接扔给了封二让其抚养。
娶的老婆也没好到哪去,一样的好吃懒做,爱贪便宜没行止的,两口子很快就把父亲留给他们的田地都给变卖了,封四没活路了又去投靠了土匪,然后领着土匪来屠村。
而没味在家中分明被爹娘教歪了,爹娘告诫他:
种地是这世上最苦,最让人瞧不起的事,锄地户子是最让人瞧不起的人。别管用啥道道,能赚小钱的人才是真本事。一辈子钻到土里,注定受一辈子穷。
本以为没味长大会和腻味一样成为他爹封四那样的祸害,谁知在大脚和绣绣的调教下,没味彻底转变。
腻味在外面时投靠了日本鬼子,当了汉奸,领着日本鬼子来残害乡邻,没味坚定地站到了哥哥的对立面,向我方说出了他哥腻味的藏身之地,最终腻味被成功擒获。
来源:1975秋天的回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