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堂:我始终坚持“小人物、大历史”的创作原则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9 15:28 2

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开始,东北军民奋起反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归队》详尽地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一支东北抗联小队历经惨烈战役纷纷失散,并与大部队、党组织失联。在日军层层围追堵截下,抗联队员历经艰难险阻重新集结,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剧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项目电视剧《归队》于CCTV-8黄金强档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开始,东北军民奋起反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归队》详尽地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一支东北抗联小队历经惨烈战役纷纷失散,并与大部队、党组织失联。在日军层层围追堵截下,抗联队员历经艰难险阻重新集结,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滚烫热血和生命。

《归队》由擅长书写“平民史诗”的著名剧作家高满堂携李立、汝盛、李洲担任编剧,知名导演臧溪川、赵阳执导。

高满堂一直以来坚守现实主义阵地,擅长描写小人物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在其作品《闯关东》《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中,时代巨轮隆隆碾过,个体命运无法左右方向,但具体到每一个小人物都是自己的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唱响一曲曲时代洪流下的命运赞歌。

高满堂。剧方供图

高满堂在“创作阐述”中表示,《归队》的创作素材是他在2005年-2011年期间去黑龙江为写《闯关东》三部曲时积累的。

“当时采访了30多个抗联战士,现在均已故去。后来我又去黑龙江采访88国际旅的故事,写成了电视剧《我的娜塔莎》。去年,我和我的团队为写《归队》,又去黑龙江采访了88国际旅的后人,这些收获都表现在《归队》里了。”

高满堂提到,本剧的主题是“归队”。老山东在突围后,把高云虎、田小贵、花儿、福庆都寻找到归队了,三线归一,最后只剩下一个未归队者汤德远。后半部争取汤德远归队,活捉知情者肖铁林,破解大秃子岭工程的秘密,是本剧的核心。

《归队》剧照。剧方供图

《归队》将视角聚焦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在全民抗战的特殊时代里,被战火阴云笼罩的东北大地上,一群在生存线苦苦挣扎的普通抗联战士,历经艰难坎坷,却始终信念如一,奋起反抗坚持归队。这些手握钢枪的战士,同时也是父亲母亲或兄长姐妹,心中也有各自牵挂。

“我始终坚持的创作原则就是‘小人物、大历史’。”高满堂提到,《归队》故事中的几个人物中,老山东是闯关东过来的,是“寻找归队者、是魂”;福庆是坚定的追随者,一心要找老山东,再次举起抗日的大旗。

剧中,高云虎有过迷惘,在松林镇大阔枝的小酒馆里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不想再寻找老山东,和一心要归队的福庆产生矛盾。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告别温情的大阔枝,踏上了归队之路。

剧中,花儿虽然被小白马救到山上,但她归队的信念从未泯灭。花儿做小白马的工作,带领队伍下山抗日。最后,在雪白的冰排上,孩子穿着红棉袄,随着冰排漂远,花儿喊了声老天爷,让他活下去吧……花儿沉江,实现了“灵魂归队”。

而汤德远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原本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感到无望,左右摇摆,选择明哲保身,但后来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他最终毅然归队,为大秃子岭秘密工程破解作出贡献。

《归队》剧照。剧方供图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有老山东、福庆、高云虎、花儿这样的坚强战士,也有的人躲起来、左右摇摆、叛变投敌,这是真实的历史。”

高满堂认为,抗战剧角度要出新,结构也要出新。“这个剧本是一个群像戏,在群像里突出灵魂人物老山东。结构上《归队》剧本里是多线发展又相互交叉——突围、失散、寻找、重逢;当中四线归一之后——过江、受训、回归、破秘、变化、争取、归队。四条线阶段互切并进,各表单线,最后终极任务与归队的主题与动作内外相扣,一气呵成,推向戏剧事件与真实时事的合并高潮。”

来源:清大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