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命而生》中几个人物命运为何坎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9 08:37 2

摘要:刚看完《借命而生》,剧中人物的坎坷命运令人唏嘘,尤其是徐文国和姚彬彬。

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刚看完《借命而生》,剧中人物的坎坷命运令人唏嘘,尤其是徐文国和姚彬彬。

我想来分析分析这里面几个人物之所以命运坎坷的原因。

他们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局限,对我们普通人或许有借鉴意义。

纵观全剧,徐文国其实并无重罪。

他未曾开枪杀人,未亲手制作枪支,陈素娥之死也与他无关。

即便有牵连,其罪责也相对轻微。但是,押运途中出了车祸他的逃跑,却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也是他应该背负的最沉重的“罪”。

他能犯这条罪,最大的根源在于他对法律的严重无知。

他虽爱读书,志向大学,却偏偏在那个命运攸关的时刻,缺少了最关键的法律常识。

正是这一知识盲区,让他在恐慌中做出了最错误的选择——逃跑。

由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试想,如果徐文国当时知晓法律,明白不逃跑最多只是短期羁押,之后他仍有很大机会参加高考,前途未必不光明。

即使未能大富大贵,也绝不至于沦落到隐姓埋名、颠沛流离、永无宁日的悲惨境地。

他的坎坷命运警醒我们。

作为普通人,多读书、尤其是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是保护自己、避免人生脱轨的重要基石。

他修发动机、修收音机,几乎无所不能修,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动手能力和聪慧。

这本应是他改变命运的钥匙,可惜这把钥匙被他的性格缺陷——极度的冲动和情绪化,无情地折断了。

他命运的急转直下,直接源于致命的冲动行为。之所以冲动,与他心气浮躁、缺乏沉淀密不可分。

当然,这也与成长环境有关。

如果他的父母能及早发现并珍视他的技术天赋,加以正确引导,或为他提供系统学习技能的机会,让他在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他的命运轨迹极有可能会被改写。

最令人痛心的是,他最终被冤枉致死。

他能轻易落入保安科长精心设计的挑拨离间圈套,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他是个典型的“情绪先行”的男孩。

面对刺激,他无法冷静思考,任由情绪主导行为,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说实话,不仅杜警官为他惋惜心痛,作为观众,我同样为这个才华横溢却毁于冲动的年轻生命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心痛。

他的陨落,是天赋被情绪之火焚毁的悲歌。

情绪化,遇事情绪先行,真的会成为一个人悲催命运的钥匙。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要太多。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李超这个人特别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恶意来。

什么原因呢?

我发现他说话言语超级恶毒。他在公开场合对着姚彬彬和徐文国公然侮辱他母亲,可以毫无违和感的以出身羞辱刘广才。

而且,长期霸占姚彬彬的母亲,还多次不避讳姚彬彬。

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非常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恨意来的。

所以,不光姚彬彬,徐文国想杀了他,刘广才也想杀了他。

刘广才形容自己想杀了李超时说:每天一睁眼我就想搞死他,我就像中了邪一样。

姚彬彬想杀李超肯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都能去造枪,由此可见,他有多想杀了李超。

你说一个人得多招人恨,才能让几个人都想杀了他,而且还是中了邪一般?

李超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车间主任,但他却将职务上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不光工作用,

工作以外还异化为私人压迫工具,最终形成系统性羞辱。

他长期霸占姚斌彬母亲崔丽珍,甚至在公开场合称其为“破公交车”“最破的公共汽车”。

这种对一个孩子母亲象征的公开亵渎,直接践踏了姚斌彬作为儿子的人格底线,激发其“杀之再烹之”的极端恨意。

2016年于欢的那个案子,就是因为其母苏银霞因债务纠纷被11名催债人员限制人身自由,并遭受长达一小时的辱骂、侮辱(包括用鞋子捂嘴、暴露下体羞辱等)。

于欢在反抗中持刀刺伤4人,致杜志浩死亡、另3人受伤。

这种事情不要说一个男孩子,就是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血性的人,都会有杀了李超的那份心。

李超利用下岗名单操纵权,故意将崔丽珍和徐文国列入裁员名单,切断其生存基础。

用出身贬低保卫科长刘广才,暴露了李超利用权力网络建立“人上人”地位的野心。

李超的言语非普通辱骂,而是精心设计的摧毁性武器。

在工人聚集的车间场合侮辱崔丽珍,这种行为通过“围观效应”放大了伤害,使姚斌彬陷入到社会性死亡。

将崔丽珍污名为“公交车”,本质是将人物化为公共财产,剥夺其人性价值。这种标签具有传染性,间接否定了姚斌彬作为儿子的社会身份。

当姚斌彬警告“再找我妈就弄死你”时,李超却冷笑回应,那种轻蔑姿态非常容易激发对方无力感,迫使对方走向极端。

李超在车间侮辱姚彬彬母亲这段,我看了好几次,不要说姚彬彬了,就是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灭了他。

李超故意在姚斌彬面前性侵其母,享受对方痛苦却无力反抗的状态。这行为简直突破了人伦底线,是激发仇恨的最强催化剂。

他笃定底层工人无法反抗,但他忽视了长期压迫积累的毁灭性能量。

最终被刘广才利用其仇恨值,设计为“借刀杀人”的棋子。

权力是面照妖镜,李超照见的是人性最不堪的深渊;而深渊回望时,已为他备好了绞索。

剧中姚斌彬的复仇、刘广才的嫁祸、乃至唐厂长的灭口,都印证了“暴君终将被暴力反噬”的宿命。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来源:谢汶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