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我们没拍成的,被韩国人拍了

西瓜影视 韩剧 2024-11-28 15:36 6

摘要:韩国影视剧,乃至中国部分影视剧在这方面表现之所以令人赞赏,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寓教于乐”而不是“寓教于悲”,韩版“许三观”的偏喜剧风格中恰到好处地将催泪点融入人物关系中,让剧情推进不显得生硬,更不会强行升华,同样得益于河正宇对“许三观”这个人物的精髓提炼。

韩国影视剧,乃至中国部分影视剧在这方面表现之所以令人赞赏,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寓教于乐”而不是“寓教于悲”,韩版“许三观”的偏喜剧风格中恰到好处地将催泪点融入人物关系中,让剧情推进不显得生硬,更不会强行升华,同样得益于河正宇对“许三观”这个人物的精髓提炼。

作者 | 王重阳LP

编辑 | 小白

排版 | 板牙

河正宇主演的《黄海》是一部较为深刻展示朝鲜人于东亚国家格局中严酷命运的作品,无论韩国现在如何标榜自己较之北邻发达,它的首都始终处于炮火射程之中。

而严格意义上,它同样没有统一的可能性,这个原因全世界都心知肚明:

半岛统一不符合东西方的利益。

这就是世界近现代史承袭自中世纪以来的地缘斗争。

同样,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发源地,中国对于韩国的文化影响深远——至少在民国之前。随后因为历史原因,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者说文化承袭时有时无,但总体来说合作多过竞争,尤其在文化层面。

得益于上世纪1980年代后期开始的宽松环境,韩国影视剧大多主打一个题材繁多,话题大胆。尽管“韩流”进入中国的第一波有影响力的影视剧多以家庭婆媳关系及日常生活为主,但真正让中国人大感震撼的,依然是“敢拍”。

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会把中国人的作品拿来换个模样拍出来。

比如这部《许三观卖血记》。

我不知道关于“韩国人喜欢余华”的传闻真假,我只看过这部韩国人拍出来的电影,我保留对原著的理解意见,也知道最后呈现出来的必然不是原著的精髓。但这情有可原,因为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于韩国不成立,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整个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其主要核心从“民生”转为“家庭关系”。

此外……

作为余华广为认知的两部小说之一,《许三观卖血记》确实有着内地无法呈现的理由。而这部2015年上映的韩版“许三观”,自然因为上述原因抛弃了原著主人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助感,注入了韩国家庭伦理及温情催泪的核心,让“父慈子孝”成为电影的主题。

导演、编剧(之一,余华也参与其中)主演是河正宇,女主演河智苑,他们的组合很奇妙。

1

团圆

首先,要承认韩版《许三观卖血记》在抛弃沉重的包袱后,开始侧重讲述人性和家庭,当然在时间跨度上也进行了大幅删减(或理解为另一个平行世界)。

原著小说中许三观从二十来岁到六十来岁,卖出去的血从“新血”到“老血”,悲凉之气扑面而来。电影则将故事定格在许三观壮年之时,以合家欢作为最后的画面。

所以韩版“许三观”更适合现代人侧重对演员演技的欣赏,尽管缺少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独特注释,作为商业片它依然合格。

如“许三观”本人:

头脑简单,情感朴素。

他会做梦,但没有梦想。

从叔叔那里得知卖血可以赚钱后,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年轻)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获得了择偶优势——用卖血的钱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享受了底层平民的天伦之乐。然后,因为妻子婚前的无知,让自己一夜之间陷入人生噩梦:

大儿子不是自己的。

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情感付出,也让他在全村人面前丢尽了脸。

“脸面”是小人物固守的执念,许三观也不例外。

他以为的幸福坍塌了,他从此看到自己的糟糕面目,对他来说,养家糊口、卖血求生都不是问题,他的心结在于有朝一日“绿帽子”的羞耻感彻底击垮了自己假装的幸福,然后他开始摆烂,得过且过。

接下来,许三观对大儿子的态度变化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推进线,从态度冷酷到略有松动,再到幡然醒悟,重新接纳这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称呼:

“爸爸——叔叔——爸爸”。

许三观对儿子的态度让人对他多数时候表现出的刻薄既齿冷也理解。甚至有时会替他找补,毕竟在电影开场二十分钟左右,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贫穷又快乐,充满希望和干劲的大小伙子。他甚至敢跟村里的土豪抢女人,跑到人家家里和对方的父亲高谈阔论,表示自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我认为这不是“普却信”,而是一个男人(不分阶层)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和实践经验。

后来证明婚后的许三观确实很努力,他的家庭不算富裕,但至少没有让妻儿挨饿,他的生活和一般平民并没有区别。

直到“绿帽儿”压垮了他的精神。

同时,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许三观家庭的问题,大家也都知道妻子并非主要负罪者,她年少懵懂,被人玷污,迫于世情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可随着儿子逐渐长大,面目越来越像富豪,这让她的秘密在一个小村子里无所遁形。直接导致自己原本以为可以依赖的丈夫躺平,自己也要像个泼妇一样为了儿子的病去跟富豪老婆当众开撕。

这时许三观在干嘛呢?

他在纠结。

许三观是个善良的人,可以说他不似大男主那样无所不能,但不能说他没有责任心。

善良的人,才懂得牺牲自己。

这也是他为什么躲在豪富家窗台下忍受儿子被当成“喊魂”工具时的愤怒与悲伤,也是他为了儿子的病将自己的血几乎抽尽的原因——

父子之爱,岂能用简单的“血缘”来概括呢?

这也是韩版“许三观”试图告诉观众的道理,只不过借由一个小人物的挣扎和忏悔,赚足观众眼泪后表现出的大团圆。

2

对比

回到余华对“许三观”的人物评价,他说:

这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叫许三观,遗憾的是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所以他牢骚满腹地说:“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是比眉毛长”。

相较于原著,电影版与其的共同之处在于渺小众生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并不由他们自己掌握,如果许三观卖的不是血而是其他如苦力等方式,脱离了余华的小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同样很突出,河正宇还是领会余华文字里的“魔幻现实主义”。

原著中许三观最后哀叹不是他没钱吃不饱饭,生活好了他不需要卖血了。而是“血头”跟他说他老了,血不能再卖了。

这是人对自身价值丧失的沉重悲哀。

韩版电影回避了这个核心,转向大团圆——

一家人最后消弭了心理隔阂坐在一起吃包子。

所以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我在上文已经说过了:

你不能在一个缺乏特殊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土壤中,生编硬造一个不属于这个环境的故事。否则会显得很突兀。

不信的话大家回想一下这些年从日韩那边搬运过来的翻拍电影,无论中日韩三国有多么相似的文化基因,终归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大家还是各自开枝散叶。

当然,如果以先入为主的视角,一定要按照原著小说的核心思想去衡量韩版“许三观”,那么它必然不是合格的。甚至会有人指责这种偏喜剧风格的电影为什么只有乐观精神,缺少了余华小说中的残酷,以及最重要的——

这些勤劳的人,为什么会一直贫穷?

如果我说电影本质上就是在塑造成人童话,不知道有没有人反对?

就拿余华来说,他发表于1990年代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曾经被很多人当作中国当代史来品读。前者在1994年被张艺谋搬上银幕,这在当年看来已实属不易。后者给到韩国拍成电影,至少说明它用另一种形式焕发生机。

至于当下,我们实在不能苛责太多。

不妨尽情欣赏河正宇、河智苑在电影中的精湛演技。

而且韩版“许三观”卡司阵容很强大,韩影观众能看到不少熟脸。

3

沉重

我认为韩版最好的改编在于看后没有沉重感。

这就涉及到一个较为不易掰扯的问题:

假设真的按照原著完全拍出来,真的能保证观众去看吗?

尤其在泛娱乐化深入人心的当下,瓣友们真的会去贡献票房吗?

这不是尊不尊重艺术的问题,而是实打实的市场价值,或者说谁对投资负责的问题。

拍电影,从来不是一件只和“情怀”有关的事情。

事实上,在我看来河正宇塑造的“许三观”与余华的原著《许三观卖血记》,并不妄加评判谁比谁优秀。

比如余华在小说里讲了那么多内容,河正宇只讲了一件事:

绿帽子。

他们想表达的都不是一个东西。

那么普通观众,尤其是没有读过余华小说的观众,包括年轻观众,他们是否能被啧啧不已的文艺青年们蛊惑进电影院看一场贯穿几十年人生的苦情戏?

我觉得至少最近五年来的电影市场反馈已经给出了可信的票房结论。

韩国影视剧,乃至中国部分影视剧在这方面表现之所以令人赞赏,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寓教于乐”而不是“寓教于悲”,韩版“许三观”的偏喜剧风格中恰到好处地将催泪点融入人物关系中,让剧情推进不显得生硬,更不会强行升华,同样得益于河正宇对“许三观”这个人物的精髓提炼。

由此,再观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其商业属性表现出的市场价值更毋庸置疑。

我见过太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以各种横贯古今的姿态常年盘踞某瓣影评前列,但背后有多少人死于“情怀”?

目前已经近乎宣告占据主流消费市场的短剧,也以胜利之姿猛烈嘲笑所有既没学好,也没拍好的国产电影。

至于观众的喜好……

我只能说价值导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苛责、鞭挞、嘲讽都无济于事。

何况本身,我们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来源:四味毒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