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骨朵发起了「短剧风云榜」系列专题,与多位短剧平台负责人、短剧厂牌的掌舵者、资深创作者进行了对话,从他们近年来制作出品的精品短剧出发,聊一聊他们在短剧领域的战略布局、市场洞察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文|未盈
短剧市场的快速崛起,不仅使多个短剧平台应运而生,催生出了一批精品短剧厂牌,也让更多优秀的短剧创作者被观众看见。
近日,骨朵发起了「短剧风云榜」系列专题,与多位短剧平台负责人、短剧厂牌的掌舵者、资深创作者进行了对话,从他们近年来制作出品的精品短剧出发,聊一聊他们在短剧领域的战略布局、市场洞察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未来在快速迭代的短剧市场中,短剧还会演变出哪些新的可能性?爆款短剧的内容密码究竟是什么?各个互联网大厂的加码将会使短剧市场的格局产生哪些变化?
「短剧风云榜」第六期对话者是 百川中文创始人洛古特 。
8月,《云渺4:绝嗣佛子》上线红果,以9522万超高热度登顶榜首,延续了该系列每季必登顶的战绩。而《云渺》系列化短剧背后的出品方——百川中文,可谓是第一家吃螃蟹的短剧公司,开创了短剧系列化创作的先河。
百川中文是由原网易文学总编辑洛古特创立,百川中文在2022年下半年入局短剧,最开始是做男频短剧起家,2024年转向女频短剧,打造出了多部热力值6000w以上的爆款短剧《遥不可及的爱》《狂少归来》《死后才知,我竟是京圈太子白月光》,今年更是以《云渺》系列爆款短剧在业内打响了名号。
《云渺》系列上线不到一年,就连续推出了四部,以每季必爆的热度,迅速成长为一个现象级爆款IP,吸引超过200万观众持续追更,饰演云渺的王小亿也跃升成为短剧顶流。《云渺》的成绩,验证了系列化运营在短剧领域的可行性。而百川中文在系列化短剧的成功探索,为整个短剧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为此,骨朵对话了百川中文的创始人洛古特,共同探讨系列化短剧的创作模式和内容升级策略。
及时转型,走在市场前面
百川中文创始人洛古特,在进入短剧领域之前,是网文平台的总编辑,在网文行业工作了十年以上。而洛古特之所以会带领团队向短剧转型,是因为:“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网文平台的格局逐渐稳固,头部平台番茄、阅文、七猫等吸引了大量读者和作者,恰好这时候短剧兴起,我们的合作伙伴推荐我们做短剧,所以我们就开始转型短剧赛道。”洛古特表示。
百川中文的创始团队都是资深的网文编辑,有着强大的网文基因,转型到短剧赛道更有优势。因为网文编辑天然拥有对好IP的敏锐度和市场的洞察力。以《云渺》为例,洛古特看到《我,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的小说开头,就眼前一亮,立马产生了改编为短剧的念头。所以百川中文制作的《云渺》成为了这个IP最早的短剧版本,也是最火的版本。
在短剧市场蓬勃发展的这三年,百川中文共经历了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第一是2022年下半年我们刚开始打造剧本的时候,就开始参投所有的项目,与平台方共同出资来拍摄。因为有成本的压力,所以我们对剧本的要求会更高。第二是2023年年底左右,我们开始做自己的自制剧,2024年我们做出了很多付费短剧的头部爆款。第三是在2024年的第三季度,我们开始向免费女频短剧转型,当时市场已经呈现出免费市场崛起,并有超越付费市场的趋势。所以我们转型得很及时,结果也比较成功。”
目前百川中文的短剧项目在发行时,免费、付费两端渠道都会上线,营收主要是以免费市场为主,付费市场比例较小。“但我们不想做纯免费市场的短剧,因为我们想触达更多的市场,所以在打造剧本时也会兼顾付费市场的需求,而且付费短剧更依赖剧本,与公司培养编剧的初衷更为契合。”
百川中文公司架构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剧本团队,制作团队,运营团队,还有刚刚组建的艺人经纪团队,目前已签约三名艺人。
作为一个以剧本为中心的短剧公司,百川中文的核心资源是编剧团队。洛古特表示,“我们稳定合作的编剧有40多个,全职编剧有15个,每月剧本产量在20到30个之间,每月短剧的产量也在20部以上,爆款率70%以上。我们现阶段主要是追求短剧的质量,之后再考虑拉产能。”
很多爆款短剧都是脱胎于大热的网文IP,所以选择一个好IP是打造爆款短剧的开始。洛古特认为选IP最重要的是看数据,“再优秀的人的主观判断,也不如市场判断的更准确。而且番茄小说和红果平台的用户重合度很高,番茄小说上经过验证的内容,改编成短剧更容易爆,也会吸引大批原著粉丝。”
但现在很多头部IP已经被拍成了短剧,剩余的头部IP更是被多家制作方抢拍,形成了一本多拍的局面,反而导致短剧市场同质化严重。而红果平台上在读人数多的高分IP太过于抢手,导致编剧必须比稿、比手速才能抢到好IP。因此部分编剧认为短剧市场已经出现了IP荒的现象。
对于这种说法,洛古特并不认同,“番茄IP远远没到枯竭的程度,因为小说的存量是特别大的,而且上新的速度肯定超过短剧。大家之所以会有枯竭的感觉,是因为大家都盯着头部IP。但不是只有最头部的书才能改编成短剧,榜单几十名的书,也有很大的改编价值。”
今年年初,百川中文团队创作的剧本改编和原创的比例在6:4,现在改编和原创的比例已经提高到了5:5。之所以会不断提高原创的比例,是因为“ IP 改编存在着充分的竞争,原创剧本具有独占性,这个内容只有我有,别人没有。所以在剧本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原创剧本。”洛古特表示。
系列化短剧的升级策略
今年,百川中文最具影响力的短剧无疑是《云渺》系列,《云渺》不仅以“大女主修仙”的定位走出了差异化的路线,更以每季必爆的热度点燃了市场对于系列化短剧的热情。
《云渺》的原著小说《我,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作为番茄小说的头部IP,被改编成了四个版本的短剧,其中百川中文出品的《云渺1:我修仙多年强亿点怎么了》是最火的一部。洛古特认为《云渺》之所以能爆火出圈,一是因为占据了时间上的先发优势,二是因为在选角上选到了符合原著神女气质的演员王小亿,三是在改编上善于提炼,让故事更加老少皆宜。
今年2月,“云渺1”《我,修仙多年强亿点怎么了》开播,红果热度值超过7000万,充值额超5000万;4月《云渺2》总播放量破10亿,成为红果五一档的现象级爆款剧;6月,《云渺3:镇魔世家》上线首日播放量破8000万;8月《云渺4:绝嗣佛子》更是以超9000万热度,拿下周榜冠军。
《云渺》系列短剧采用“单元破案剧+串联主线”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修仙界传奇人物云渺在失去记忆后,为追寻真相踏入人间,替逝者化解执念、摆渡往生的故事。女主角云渺冷傲如仙、气场强大,展现出了“女尊”风格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爽感。
《云渺4》则以双单元并行的方式展开剧情:“绝嗣佛子的老婆怀孕”与“神女村夺命古井”两大悬案交织,谜团层层递进,使观众难以轻易窥破幕后真相。同时,剧中融入了中式志怪美学元素,更添诡谲玄幻的视觉效果。这一季也凭借出色的剧情设计,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口碑甚至超越了第三季。
观众的热烈反响,也证明了《云渺》系列化运营上的成功。洛古特表示,“我刚开始看到这个IP时,就认定它有系列化潜力,因为它的单元探案属性,可以降低新观众观看的门槛。但那时市场上没有成功的系列化短剧。所以我们在第一季留了很强的钩子,去为第二季的剧情铺垫,但到底能不能创作系列剧,还是取决于第一部的成绩。”
《云渺》第一部的成绩爆火之后,再去创作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势必要在原有的剧情上进行升级,而这也给团队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洛古特表示:“我们希望每一季,都能同时满足新观众和老观众的观剧需求。比如第三季,对于观众来说太玄幻,太硬核推理,有些不接地气,云渺全知全能的人设也不太利于故事的推进,所以我们在第四季时,就会将剧情设计的更简单、直接、都市化。云渺的人设也不再是全知全能,而是根据故事进展来逐步推理真相,而且随着记忆的找回,云渺也变得更有人情味。”
在打造《云渺》系列剧时,洛古特有个很深的体悟,那就是“系列剧越往后发展,就越受前面剧情的约束,所以剧本创作的难度是越来越大的。《云渺4》的剧本成稿是5万多字,但实际上写了15万字,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改,因为这个剧本还涉及到悬疑推理的内容,就不能有逻辑上的bug。而且在人物的设计上,《云渺4》也不是传统短剧里的非黑即白,真正的反派最开始看上去是个好人,逐渐才露出了马脚,这种细节上的设计要比普通爽剧的写作累很多。”
虽然创作难度提高了,但《云渺》系列化短剧的上线速度依然保持在两个月一部。洛古特表示:“剧本创作大概在20天到30天左右,拍摄周期是15天左右,后期剪辑的周期是15到30天左右。所以一个项目从立项到上线,是需要两个月左右的。尤其是系列化短剧,我们不希望让观众等太久。”
目前《云渺5》还在筹备中,而红果平台已经有221.5万观众预约观看,可见观众对于下一季的观剧热情。还有观众评论道:“从1追到 4,我才是云渺小姐最忠实的奴仆”。
洛古特表示:“我们可能会将第五季作为《云渺》系列的收官之作,一来因为剧本的创作存在难度,二来演员的档期需要等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三来我们也担心IP的价值会被过分消耗。既然有这么多观众支持《云渺》系列,我还是希望给大家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而百川中文接下来还会继续尝试系列化短剧的开发,并进一步提高男频短剧的生产数量。
洛古特认为,“接下来短剧市场在题材类型上会更加多元化,大家都可以尝试更新颖的题材,观众的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另外头部演员和头部 CP的爆款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虽然现在短剧制作难度在增加,成本在上升,但只要短剧市场繁荣就是利好的,最不利的就是市场开始横盘不动。但我觉得短剧市场会越来越好,因为观众规模在扩大,从业者也在翻倍增长,有些人掉队了,但更新鲜的血液补充了进来,所以市场还是很有活力的。”
未来一年,洛古特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是,“把短剧月产能的数量稳定在30到50部,将爆款率稳定在70%以上,同时做好艺人经纪板块,我希望三个月之内签约10个左右的艺人,一年之内用我们的内容优势孵化出3到5个头部艺人,如果效果好,我们会再增加签约艺人的数量。之后我们重点剧,也会优先考虑公司的签约艺人。”
来源:春季高考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