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呆萌小剧迷,平时就爱蹲在屏幕前扒各种好剧,不管是甜宠还是正剧,只要够真够戳心,我就忍不住追到底。这不前几天熬夜追《归队》,直接被里面的细节狠狠戳中,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部让30万观众边哭边追的剧。
大家好,我是呆萌小剧迷,平时就爱蹲在屏幕前扒各种好剧,不管是甜宠还是正剧,只要够真够戳心,我就忍不住追到底。这不前几天熬夜追《归队》,直接被里面的细节狠狠戳中,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部让30万观众边哭边追的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凌晨1点我盯着屏幕没挪眼,不是困得慌,是胡军蹲在雪地里的镜头太扎心——他手里攥着团马粪,我放大一看,里面混的居然是真谷粒,哪是什么塑料道具!后来刷弹幕,有条留言让我鼻子一酸:“我爷爷是抗联战士,当年真从马粪里捡过粮,看胡军这戏,像看见爷爷年轻时的样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剧开播3天收视就冲2.8,攥着央视收视冠军不放,不是没原因的。就说胡军,为演好“老山东”,每天只吃煮青菜和一小碗杂粮,37斤体重掉得太快,戏服改了3次还嫌大,最后只能塞棉花撑版型。最拼的是马粪捡粮那场戏,道具组准备了假马粪,他偏摇头:“当年战士哪有这条件?”硬是用了真马粪,还提前3天没吃饱,拍摄时真把谷粒往嘴里塞,特写里他手指冻得发紫,喉结滚动都带着颤,那虚弱劲儿根本不是演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倪大红这次也让人眼前一亮,没了以往的“反派脸”,演个怕事的猎户“老驴子”,三个儿子全上了抗联。收到儿子牺牲消息那场山坡戏,我看一次酸一次——他攥着儿子的小木枪,眼泪没掉一滴,嘴角却抖得像筛糠。后来才知道,他为找这种“哭不出来的疼”,特意把儿子照片藏口袋里,拍摄前摸一摸,情绪立马就上来了,像极了我爹当年送我哥参军时,攥着东西不说话的模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蒋欣演的客栈老板娘,一口东北大碴子味特地道,“女人敢跟鬼子拼命,就算死也落个堂堂正正”这话一出口,比原台词还提气。听说她为练东北话,天天跟剧组本地场务唠嗑,连“唠嗑”“嘎哈”的语气都学得一模一样,难怪观众说“华妃娘娘这次彻底接地气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剧组对细节也较真得很,化妆师给演员画冻疮要花2小时,手背涂红药膏叠紫药水,再撒细盐模拟结痂,指甲缝塞真泥土,连牙齿都刷“黑黄渍”——毕竟当年战士缺盐少菜,牙齿哪能白?为拍雪地转移戏,剧组跑到黑龙江海林原始森林,零下30℃相机都能冻关机,工作人员扛着设备、推着道具车在没到大腿根的雪里走,一步一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剧没喊口号,却把“家国”刻进心里。失联小队约定回八棵松下刻编号,老山东遇危险就摸小木牌:“我叫老山东,编号01,死了也得归队”;卫生员宁死不透露消息,投奔队伍第一件事就是去刻编号;“老驴子”最后也拿起猎枪,刻下三个儿子的编号:“你们没完成的,爹替你们归队”。这些细节都藏着抗联的真历史,当年无数失联小队在零下40℃里坚持,牵制了约42万日伪军,却少有人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每天追更,都能在弹幕看到“打卡归队”的留言:“今天简历有回信了,像老山东找到队伍”“给爸妈做饭,算‘归队’成合格孩子了”。这剧哪里是抗战剧,分明是帮我们记着该记的人,还给我们的生活加劲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这种真实又戳心的好剧,就赶紧关注我吧,后续我还会扒更多剧中细节,别忘了点赞收藏,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呆萌小剧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