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具体的背景:应勤和他的未婚妻一家发生矛盾,被对方软禁甚至殴打。应勤的母亲来到上海后,非但没有对前来帮助的邱莹莹表示感激,反而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侮辱。
在电视剧《欢乐颂2》第42集中,应勤妈妈与邱莹莹之间的冲突场景,是剧中一个引人关注的情节。
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具体的背景:应勤和他的未婚妻一家发生矛盾,被对方软禁甚至殴打。应勤的母亲来到上海后,非但没有对前来帮助的邱莹莹表示感激,反而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侮辱。
应勤妈妈作为一位小学老师,却说出了一些颇为刻薄的话语。她认为邱莹莹"没有道德、不知羞耻",甚至表示"我们应家不要你"。她指责邱莹莹明知道应勤已有未婚妻还与之交往,是"不知检点"的行为。
这种态度激怒了在场的曲筱绡,她站出来为邱莹莹打抱不平,直言应太太"敢张口就大骂邱莹莹不要脸,却不敢对自己那个泼辣准儿媳说一点不是,这就是仗势欺人、欺软怕硬"。
应勤妈妈对邱莹莹的反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她认为邱莹莹的"前科"——即邱莹莹不是处女,且有过前男友。在应母的传统观念里,有过前男友的女孩会"失身",有两个前男友的女孩会"插足"。
她甚至对樊胜美说过:"邱莹莹如果再身不由己,不仅会失身,还会插足,自己决不允许儿子再交任何一個不般配的朋友"。
这种观念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也反映出应勤妈妈对邱莹莹的偏见。尽管她不了解邱莹莹的为人,就轻易地给她贴上了"不要脸"的标签。应勤妈妈的行为也彰显了一种矛盾:她一方面写下纸条向邱莹莹求救,另一方面又对赶来帮助的邱莹莹极尽侮辱之能事。曲筱绡当场就抓住了这个逻辑漏洞,质问道:"既然看不上她(邱莹莹),为什么写纸条向她求救?"
这次冲突并没有让邱莹莹放弃对应勤的感情。在后续剧情中,邱莹莹逐渐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和有主见。当应勤与未婚妻分手后,重新追求邱莹莹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投入,而是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和尊严。
甚至在面对应勤的妈妈时,邱莹莹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她对应勤妈妈直言:"阿姨,我来找应勤,是因为我真的喜欢他。我不想放弃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我不想像以前那样,为了爱一个人,可以连自尊都没有......我不是你想象中人品差的女孩,我希望你可以公平地对待我"。
她还强调:"爱情是平等的,也许在你心里应勤比我优秀,但是在我心里,我们之间就是平等的。我没有做错任何的事情,所以不需要阿姨的原谅"。
应勤妈妈与邱莹莹的冲突,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某种程度上,应勤妈妈代表了那些坚守传统贞操观念的人群,而邱莹莹则代表了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寻求爱情与尊严的年轻一代。
这场冲突也引发观众对于"婆媳关系"、"代际沟通"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节并不少见——长辈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年轻一代的选择,而年轻人则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次冲突,不仅邱莹莹得到了成长,应勤妈妈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后续剧情中,应勤的父亲出面调解,他感谢邱莹莹通風報信,替妻子道歉,并愿意承担邱莹莹的医药费,最终接受了邱莹莹作为未来的儿媳妇。应父的开明态度与应母的固执形成鲜明对比,也为这场冲突提供了解决的契机。
《欢乐颂》通过应勤妈妈骂邱莹莹这一情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代际冲突和价值观碰撞。同时,它也通过角色的成长和转变,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理解和沟通,不同观念的人是可以找到共同语言的。这一场景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在于它的戏剧张力,更在于它触及了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和思考。
来源:眯眼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