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把这一切的罪责都推给了宁学祥,不惜自辱名节说自己被马匪轮流糟蹋了,她就是要狠狠报复宁学祥这个视钱如命的亲爹。
绣绣从马匪窝逃出来后,看到苏苏已经替嫁进了费家。
她痛恨亲爹宁学祥,嫁于费大脚前立下三个毒誓:
俺宁绣绣迈出宁家这一刻起,再不会踏入宁家一步;
俺宁绣绣不吃宁家一粒米,再不要宁家任何东西;
俺宁绣绣没有爹!
一夜之间,宁绣绣从嫁入高门的千金大小姐,变成了人人耻笑的“脏女人”。
她把这一切的罪责都推给了宁学祥,不惜自辱名节说自己被马匪轮流糟蹋了,她就是要狠狠报复宁学祥这个视钱如命的亲爹。
宁绣绣发下的三个毒誓越狠,越能证明宁学祥曾经对宁绣绣有多宠溺。
人只有被爱,才会在失望后爆发愤恨与报复,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宁绣绣和宁学祥断亲,接受了封大脚的求娶,她宁愿和封大脚吃苦挨饿,也不肯要宁家的一口东西,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再也没有往日的风采。
而银子却在嫁给宁学祥后,珠圆玉润,怀了孩子后更是被宁学祥当祖宗一样供着。
绣绣这赌气的活法,遭到了反噬,她和大脚的第一个孩子因营养不良加劳累过度落了胎,苏苏得知后抱怨宁学祥,宁学祥老泪纵横。
绣绣报复宁学祥的目的达到了,可她真得幸福吗?
绣绣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可人家银子却拿着宁家的钱疯狂补贴娘家,不仅让娘家人过上了体面日子,还让弟弟妹妹都读上了书。
谁清醒、谁糊涂,一目了然。
到了这时才发现,原来宁可金骂绣绣的那几句话一点都没说错。
5000块大洋的赎金要了宁学祥的老命
绣绣出嫁当天,被马匪绑票,要宁学祥午夜前拿出5000大洋赎金,不然把绣绣祸害了。
宁学祥手中是有700亩田地,但要让他一下拿这么一笔巨款,也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绣绣娘让他卖地,可地是宁学祥的命根子,这是深深扎在他骨子里的东西,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不是说改变就改变得了的。
再说,即便是交出5000块大洋,马匪就真能放人?看马匪后来屠村时的穷凶极恶,就知道他们不讲规矩和道义,宁学祥不敢冒这个风险。
说宁学祥不爱绣绣是假的,但让他放弃祖宗上百年积累下的财富去救一个女儿,他也真做不到。
宁家曾因种药材破产过,宁学祥害怕那样的场景重现,加上绣绣并非是他唯一的女儿,他还有儿子宁可金和女儿宁苏苏,并不会老无可依。
我们不能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宁学祥,说到底宁学祥就是一个精于算计、锱铢必较的守财奴,做出不救绣绣、让苏苏替嫁的举措,才符合那个年代土财主的人设。
即便放到当下的多子女家庭,又有几个父母能做到为救一个孩子而去倾家荡产呢?这就是人性,人性一定是利己的、是趋利避害的。
但作为宁家大小姐、被宠着长大的宁绣绣接受不了。
她一直活在父母哥嫂的羽翼下,活得不谙世事、活得为所欲为,她不能接受宁学祥的冷酷无情,也不能接受青梅竹马的恋人被妹妹抢走。
虽然后来绣绣知道了苏苏也被蒙在鼓里,是受害者,但她始终不肯原谅宁学祥。
要我说,这就是一起天降横祸,也是绣绣的劫难,宁学祥难道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场祸事的罪魁祸首是马匪,而并非宁学祥。
当然这场祸事也暴露了宁学祥舍命不舍钱的本性,就像网友说的,即便是马匪绑了宁学祥,他也不会拿五千大洋救自己。
拿自己幸福去和亲爹赌气的绣绣,不过是看不透人心和不肯低头罢了。
绣绣落胎,宁学祥大哭
绣绣嫁给费大脚后,真把自己当成了掘地汉子的婆娘,穿着破衣烂衫,一起去地里和大脚干农活。
家庭收入不丰,公公封二又抠门,吃个鸡蛋都觉得是浪费,生活在这样的家里,绣绣被饿得面黄肌瘦、一脸菜色。
但她为了和宁学祥赌气,不仅不要宁家一亩地、一粒粮食,还为了证明自己离开宁学祥能活得很好,又和大脚开荒种了丹参。
宁绣绣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她的体质怎能和大脚娘这样打小就过苦日子的人比,可绣绣却逞强,怀了身孕还不肯休息,硬撑着在地里浇水,还想把稠饭留给大脚,自己喝稀的。
宁绣绣在婆家活得太卑微,她感念大脚从马匪手中救下自己,知道公公封二因为没要成宁学祥给的十五亩地而耿耿于怀,所以她一直委曲求全,尽力按照封二的标准做个好儿媳。
可绣绣忘了,她肚里的孩子也是封家的后代,她这样不顾及自己身体,只知道一味逞强,实际上就是任性愚蠢、主次不分。
果然,孩子落了胎,绣绣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这时候的绣绣,应该知道反省了。
苏苏亲眼看着姐姐因劳累和贫穷倒在血泊中,她跑回娘家,冲着一边吃饭一边和银子调情的宁学祥哭道:
爹,俺姐的孩子没了,你说咱们一天天吃好的喝好的,让俺姐一个人在封家遭罪!
得知这个消息的宁学祥也是一脸痛苦,眼泪花花地说道:
俺就说这老封家,把你姐娶回家,把她当大牲口使唤!
你让俺咋办?
你来告诉俺,就是让俺糟心,俺给她啥她都不要,不吃俺一粒米,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吃啥长大的。
俺不管,俺上赶子都贴不上!
苏苏和银子带着粮食和肉蛋去看望绣绣,封大脚却说绣绣不同意他不敢收,还是银子有办法,和绣绣说,现在收下,等回头身体补好了再还上,绣绣这才没有拒绝。
封大脚和绣绣也真是绝配,孩子都没了,还在顾及面子和维护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逼宁学祥放粮,被宁可金臭骂
几年后,绣绣和大脚有了儿子,种的丹参也能补贴家用,日子有了改善,但遇上灾年,依旧是捉襟见肘。
费文典有了革命信仰,再也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了。
为了解救灾民,费文典瞒着嫂子费左氏开仓放粮,费左氏被气得骂他是个败家子,读了这么多年书就读了个这。
在地主眼中,土地和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让他们把手中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就好像割他们的肉一样。
宁学祥想得更深一层,他知道受灾的百姓有几十万,要是一哄而上,别说他的粮仓保不住,就是他和儿女们恐怕也会因为失去粮食而饿死。
宁学祥仿佛又回到马匪绑架绣绣将他架在火上烤的境地,他宁愿买武器保护粮食,也不肯将粮食交出来救济灾民。
绣绣一直活得很理想主义,她曾因可怜灾民,打开家门,结果却遭到一群灾民的哄抢,要不是封二及时出现,拿着棍子将他们赶走,后果不堪设想。
但绣绣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同情心泛滥,从不求人的她,找到大哥宁可金,让他说服宁学祥放粮。
宁可金作为保安队队长,有保家护村的职责,他也知道费文典是上了白名单的人,他不愿绣绣涉险,也不愿自家遭殃,绣绣却说他被宁学祥牵着瞎走、瞎撞,迟早会害死宁学祥。
绣绣提到宁学祥,宁可金急了,把憋了多年的话喊了出来:
害爹的人是你,宁绣绣!
你一直恨爹,你恨爹被马子绑了后没拿钱去赎你。
俺也恨过爹,为这事俺和爹吵了多少次!
为这事过年的时候俺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丈母娘家,把爹一个人扔在家里不搭理他。
绣绣,多少年都过去了,这事你也该放下了,你也该原谅咱爹了。
你知道爹日后为你这事哭了多少次!
放粮的事俺也问过爹,爹说家里是有很多粮,可远远不够灾民吃的,咱们赔不起,救不起啊!
别到时候灾民饿死了,你,我,爹,也都饿死了!
写在最后
宁可金话说得难听,却句句都说在点子上。
他对放粮的风险分析也不是毫无道理,开仓放粮是要讲求方式方法,绣绣逼着宁可金说服宁学祥放粮,却没有搞清楚里面的利弊,也没有搞明白其中的深浅。
宁可金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反而是有一腔热血的正义之辈,绣绣应该多听哥哥的话,而不是一味做烂好人,做与宁学祥赌气的幼稚之举。
说到底,绣绣还是幼年时被家人保护得太好了,才会不切实际的满脑子理想主义。
来源:游客21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