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曾经风靡亚洲的日剧,近些年在中国逐渐消失了?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8-25 07:59 3

摘要:毫不夸张的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日本大河剧为首的日剧可谓是火遍了亚洲,其与同期的香港动作片一起成为亚洲影视黄金时代的两驾马车!当年的日剧,以其扎实的剧本,主题深刻的还有就是先进的影视工业,成为了我们以及韩国等影视从业者都竞相追逐的目标。

毫不夸张的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日本大河剧为首的日剧可谓是火遍了亚洲,其与同期的香港动作片一起成为亚洲影视黄金时代的两驾马车!当年的日剧,以其扎实的剧本,主题深刻的还有就是先进的影视工业,成为了我们以及韩国等影视从业者都竞相追逐的目标。

那么为何曾经代表亚洲影视巅峰的日剧,到了如今却日落西山,辉煌不再了呢?

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日剧在亚洲的影响力可是不输行业前沿的好莱坞。

以咱们中国为例。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商品也开始在我们这边流通,比如松下和日立牌彩电、索尼摄影机,夏普的电冰箱、东芝的洗衣机,在那个年代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高端硬通货”。

跟随商品引进的日剧在我们在娱乐上的硬通货,多次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也就我们同期的《渴望》等少数电视剧能与之匹敌。像《姿三四郎》,作为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日剧,在1980年代初期掀起了一阵狂热。随后以《血疑》和《阿信》等以女性为主体的经典日剧,让中国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血疑》里当时广大男性的的梦中情人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柔弱又坚强,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阿信》中阿信的励志人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影视明星方面,以高仓健等为首的昭和硬派男儿形象,也成为了广大中老年妇女和男生的偶像,他在《追捕》中穿的风衣以及其仿制品更是一度在我们这边商场卖断货,大街小巷上更是很多穿着黑色皮夹克和风衣,梳着精致背头或者板寸的硬派男性。

哪怕是进入90年代之后,日军在我们这边依然还有很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东京爱情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爱情剧代表,特别是赤名莉香大胆追求爱情的形象深入人心,她那灿烂的笑容和勇敢的内心,成为了新时代主动追求爱情女性的白月光。电视剧中男女主的穿搭也都成为了当时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当时最火的日剧明星无疑就是亚洲天王木村拓哉,他与松隆子所主演的《悠长假期》《恋爱世纪》等剧,不仅在日本本土收视率爆表,在整个亚洲都引发了轰动。

毫不夸张的说,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有人模仿日剧里的穿着打扮,哼着日剧的主题曲。

可为什么现在,曾经风靡亚洲的日剧,在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却渐渐没了声响,逐渐趋于平淡呢?

这背后的原因笔者将其分为两部分。

第一,就是日本国内环境的冲击

在经历1989年昭和最后的辉煌之后,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就陷入了长期的不景气。

日本经济下行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电视剧制作的资金自然也就减少了。就拿日本的国民剧大河剧为例。

以前我们看的大河剧,那可是日本经济硬实力的展现,制作精良,场面宏大以及大量燃烧经费让其成为日本文化自信的展现。像 1988-89 年播出的《毛利元就》和《伊达政宗》,以及1996年的《秀吉》平均收视率高达 30.2% 。但近年来的大河剧,质量却每况愈下。《麒麟来了》的平均收视率仅为 14.4% ,而《怎么办家康》更是低至 12.1% 。收视率的大幅下滑,也从侧面反映出大河剧质量的下降,由其是前年的松本润的《怎么办家康》更是因为塑料铠甲,中二和无脑的台词让观众将其评为最差的大河剧。

除了资金之外,在演员方面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在昭和时代,可以说是日本最为自信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日本演员都各具特色,男女演员都很有辨识度。像高仓健和姿三四郎等人,塑造的昭和硬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但如今呢,日本演艺圈中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演员缺乏独特的魅力和扎实的演技。再加上现在日本社会都以中性以及二次元为美的审美标准,让演员们很少能担得起大梁。

同时,在过去电视占据主流娱乐地位的时候,可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的兴起,人们的选择有了更多,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每周守在电视机前等一集电视剧,而是更倾向于在网络上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而日剧传统冗长的模式,自然和快节奏的娱乐消费方式显得格格不入,被年轻群体逐步抛弃。

当然,此消彼长,日剧因为经济环境的没落,我们和韩国则是因为经济高度发展,而带来的的影视复兴上。

在1990年以后,韩国开始取消部分电影审查制度,这一制度让韩剧在题材创新和内容表达上更加大胆。比如,这几年韩国电影近年来佳作频出,《首尔之春》、《寄生虫》等更是代表亚洲走向好莱坞,后者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电视剧领域,以浪漫和少女感著称的韩剧也凭借着浪漫的剧情和帅气美丽的演员席卷亚洲,比如《蓝色生死恋》等。此外,因为韩流综艺也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也在另一程度上压缩了日本影视的生存空间进。

韩国如此,我们这边同样如此,在经历了80、90年代的引进,以及00年的模仿之后,我们在影视领域逐渐发展到自主创新。如今我们的电视剧和电影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比如今年我们的《哪吒2》就成功闯入全球影视票房榜前五的位置。在国产剧的题材上更加丰富多样,比如迷雾剧场等制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国内观众在有了更多优质国产剧选择的情况下,自然对日剧的关注度就降低了。

概言之,曾经风靡亚洲的日剧,如今却在中国逐渐消失,其实还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影视作为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延续,自然也是要受制于国力下行的影响……

来源:剧集探秘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