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没有流量明星,全靠真功夫,这才是抗战剧应有的样子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5 22:23 2

摘要:央视这几年大剧不少,可真能让人一口气看下去的,不多,刚开播的《归队》,一下就把大家拉回到白山黑水,东北抗联的故事,谁看了不说一句,这才是该有的抗战剧呢。

央视这几年大剧不少,可真能让人一口气看下去的,不多,刚开播的《归队》,一下就把大家拉回到白山黑水,东北抗联的故事,谁看了不说一句,这才是该有的抗战剧呢。

开头一场硬仗,枪炮声一响,胡军演的老山东一嗓子喊完交代,队伍就散了,只剩六个人,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归队,没人知道,可他们说了,自己名字要刻在八棵松上,这种狠劲,光看这段就知道啥叫信念。

有观众说,这剧情跟以前那些“打怪升级”抗战剧不一样,没谁在这装英雄,反而是一个个普通人,苦着呢,饿着呢,往死里拼,活下来的六个人,都不是传奇,全是血肉。

现在拍电视剧,动不动就找小鲜肉,演个战士,脸上还擦粉,这次央视干脆不要流量,胡军、李乃文、蒋欣、刘佩琦、倪大红、林永健,一个个都是戏疯子,谁不认识?

胡军那瘦了三十多斤的老山东,出来就是饿着的样,眼神里头那股子狠,全是硬骨头味,李乃文的汤德远,平时冷着一张脸,真到拼命的时候,抡刀杀狼,谁敢说他不行?

蒋欣呢,酒馆老板娘大阔枝一出来,眉眼里带着机灵劲儿,遇上抗联战士,眼珠一转,就明白咋帮人脱身,这种角色,一般人真演不来。宋家腾演的福庆,咋看咋倒霉,偏偏就有那种小人物的倔,观众全记住了。

不是靠颜值,不靠话题炒作,全是靠真本事。

《归队》不光打仗,采参、挖金、逃亡,三条线绞在一起,东北老林子里头事儿多得很,头一拨人被困,命悬一线,老山东和田小贵钻进参队,刚分到干粮,转眼就出事儿,吃了中毒,差点全军覆没,这种设计,真是没见过。

另一路福庆和云虎,给人下套,饼还没咽下去,人就被拐去挖金,逃又逃不掉,折腾半天,最后还是日军进场,剧情一直在变,观众也跟着提心吊胆。

还有汤德远跟卫生员兰花儿,刚跑出包围圈,遇到狼,真刀真枪地拼,连这个都能拍出电影感,实打实的特效,场面全是实景,不拿假货糊弄人。

大家说,以前的抗战剧,场景虚,人虚,哪里像抗战?这次一看,全是泥,全是雪,演员脸上冻疮、手上裂口,细节全都拍出来,真的有那种“饿到前胸贴后背”的感觉。

这部剧里,没有谁是传奇,老山东、汤德远、福庆、兰花儿,每个人都怕死,都饿,都疼,真出了事儿,也会有情绪,有想家的时候。

胡军那场认出白袜子的戏,眼神崩了,观众都跟着心里一紧,这种细腻,不是故意煽情,是实打实的演技。有观众说,看完才明白啥叫“平凡人也能撑起大旗”,东北抗联就是这样,一步步拼出来的。

编剧高满堂,走访了几十个抗联后人,剧本打磨三年,写的全是真事,连采参的流程、挖金的套路都查了史料,没糊弄观众。

有人问,为什么《归队》一开播就收视爆了?真不是因为明星,是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下了功夫。

剧组在零下三十度拍戏,演员在冰河里泡,雪地里爬,全剧的场景、服装、化妆,连头发丝都不放过,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玩票,是拿命拼的。

剧情也不灌水,三集一个高潮,采参、挖金、斗日军、逃亡,谍战、智斗、悬疑,啥都有,观众根本停不下来。

有的人说,现在的抗战剧,就是凑热闹,这部剧完全不是。主创真的信这些故事,真的信东北抗联的精神,信那些“勇赴国难、自觉担当”的普通人。

主角不是神,不是救世主,就是一个战士,信念撑着,一步步归队。观众跟着他们从林子里冒出来,走到八棵松,才明白,啥叫“白山黑水铸忠魂”。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坚持,不管多难,活下来,归队,不抛弃,不放弃。演员信,导演信,观众也信。

现在的观众,早就不吃那一套虚头巴脑了,剧好不好,看细节,看演员,看真功夫。《归队》没有流量明星,全靠一身本事,真情实感拍出来,这才是抗战剧应有的样子。

谁说一部剧非得靠流量?好剧自有观众撑着,归队这部剧,打了个样,啥叫真功夫,啥叫信念,啥叫抗战精神。

来源:影探阿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