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原著人物大结局,宁学祥幼子命运凄惨,封大脚长孙成了村里首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3 00:24 2

摘要:首先从时间跨度上来说,由赵德发创造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从1927年写到了90年代,涵盖民国时期、抗战、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特殊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变化,完整展现了至少四代人的命运变迁。

与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相比,改编后的电视剧《生万物》,的确变得“温情”了许多。

剧中人物的命运,也有了诸多变化。

首先从时间跨度上来说,由赵德发创造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从1927年写到了90年代,涵盖民国时期、抗战、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特殊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变化,完整展现了至少四代人的命运变迁。

而电视剧《生万物》则因为篇幅的原因(仅36集),仅主要聚焦了从民国时期到抗战结束天牛庙村两代人的悲欢离合,集中表现了抗战前后的关键转折。

小说通过天牛庙村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变革。

电视剧则将重点放在了呈现上个世纪30年农村生活和女性觉醒方面,以及抗日战争背景下的民族大义与个人抉择。制作团队表示:为了集中表现“土地”的故事,所以删减了原著中后续历史时期的内容。

其次,在部分情节的处理上,电视剧《生万物》也对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进行了大幅度改编。

主要是想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包括年轻观众。因此在“真实还原”和“艺术化处理”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比如原著中,宁绣绣在大婚之日被土匪掳走三天三夜,其父宁学祥为了保住地契,而不愿拿5000大洋赎回闺女,致使绣绣在土匪窝惨遭强暴,其场面惨不忍睹。

但在电视剧里,男主角封大脚一听到消息,马上只身赶往了土匪窝,并机智地救下绣绣,保持了绣绣的清白之身。这一改编,既弱化了原著中对封建伦理的尖锐批判,又使得情节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接受度。同时还维护了绣绣饰演者杨幂的明星正面形象(据说12个品牌赞助中有5个来自杨幂代言)。

再比如对封大脚这个人物的塑造。原著中他并不爱宁绣绣。娶宁绣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因他天生残疾,一只脚大得像只小猪仔,所以走路不平稳,明显瘸腿。

但到了剧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欧豪所扮演的封大脚,显然成了一名“纯爱战士”,是朴实憨厚的庄稼人,也是宁绣绣最深情的守护者。他用行动默默守护家人、乡亲和土地,是非常理想化的一个角色。

另外,在原著中出现的大量暗黑内容,也确实不太适合搬到荧幕之上。如封二曾婚内出轨费大肚子的妻子、宁可金占有宁家小丫环并导致其怀孕、封铁头在背傻挑回村的路上强行与傻挑发生关系等情节,都会影响到剧中人物的塑造,所以全都被删除掉了。

如此一来,各个角色便都有了更为积极正面的形象,也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这样改编之后,有部分原著读者认为,电视剧《生万物》,是被“阉割”后的作品,失去原著的狠劲与批判力度。

但创作者却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必须改,不然根本过不了审查”。

而改编之后,也获得了众多剧迷和网友的肯定。有的表示,《生万物》既保留文学作品的厚重感,又赋予了现代温情。有的则说,《生万物》尽管思想深度有所削弱,但无疑还是一部“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视听盛宴”。

目前《生万物》已接近尾声,大结局已在眼前。

但剧中许多人物的命运,并未结束,仍在继续。

那么在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中,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个角色,他们的最终命运,究竟如何呢?

今天,就让雅清来给大家揭秘一下吧。

咱们就从宁家开始说起。

一、宁家:宁学祥被杖毙,宁可金逃亡台湾,宁可玉命运凄惨

宁学祥是天牛庙村头号大地主,拥有700多亩土地。如果按1927年鲁南地区的土地价格,一亩好地约值20块大洋,宁学祥的700亩地总价值约为12600到13000大洋之间。

但他贪婪、自私、吝啬,将土地视为命根子,连落入虎口的亲生女儿都不救,更不顾贫苦佃农的死活,还放高利贷逼封四用土地抵债,导致封四带土匪回村寻仇,俨然另一个版本的“黄世仁”。

此外,他还逼迫自己的二女儿宁苏苏替姐宁绣绣代嫁,改写了两个女儿的命运。还强娶佃户费大肚子的女儿银子作为填房,是天牛庙村村民恨之入骨的存在。

但与原著所不同的是,电视剧《生万物》中为配合女主角宁绣绣成长线,所以弱化了渣爹宁学祥的绝对负面性,而强化了个人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命运。

而宁学祥强娶银子的情节,也改为了银子为了让家人吃饱饭,而主动嫁入宁家。

但宁学祥的最终命运,在小说和剧版中却大差不差,都是在1946年土改批斗会上,被以腻味为带头人的村民杖毙。

宁学祥和第一任老婆生下三个儿女,分别是大儿子宁可金、大女儿宁绣绣和二女儿宁苏苏。后与银子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宁可玉。

在原著和电视剧中,失势的宁可金都败逃去了台湾,但仍想夺回土地。

不过原著中还写了宁可金的两个儿子——宁迢和宁遥。一个做生意,一个成了学者。90年代宁可金在台湾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还被天牛庙村以招商引资的名义请了回来。宁迢还花钱30元一平米的价格,买下了天牛庙村一片地,用来投资建厂。

相比宁可金,宁学祥的小儿子宁可玉的命运就更为凄惨。

电视剧《生万物》中因为篇幅的关系,结尾时宁可玉还非常年幼,爹娘相继离世后,他被姐姐宁绣绣所收养,成为新时代的象征。

小演员邵昊林饰演幼年宁可玉

但在原著中,宁可玉作为地主家的儿子,日子非常不好过。尽管他自幼就很聪明,但却始终被腻味视为眼中钉。导致他正值壮年,连老婆也娶不到,于是他激愤之间,挥刀自宫。

后来改革开放,日子好了,他取出了父亲宁学祥偷留给他的巨款,不仅置办了房子,而且还“报复性”地娶了腻味的女儿封小米,但婚姻很不幸福。因为宁可玉只有半截命根子。所以小米经常与他人私会。宁可玉还被腻味这个“老丈人”不断嘲弄,最终他抱着腻味,一起滚到了井底同归于尽了。

咱们再说费家一家人的命运,与宁家人相比,也没好到哪儿去。

二、费家:宁苏苏被毒死,费文典一生未育,费左氏自尽

在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中,宁苏苏替姐姐嫁入费家后,沦为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初期遭遇费文典的粗暴对待,后来又长期遭受费文典的冷暴力。

在内心情感找不到宣泄的出口之时,她与村里的货郎郭龟腰发生了关系,并生下女儿羊丫。

而费左氏发现了这一情况之后,岂能允许?所以她买了毒药,诱骗苏苏和郭龟腰喝下,双双身亡,然后她也自尽了。苏苏和郭龟腰的女儿羊丫,被宁绣绣收养。

但在剧版中,剧情有了些许调整。

首先对费文典这个角色,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将其塑造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保留了他对苏苏既愧疚又无奈的复杂感情。

其次对于苏苏的结局,也进行了逃离费家和觉醒新生的暗示,而并非像原著中所写被费左氏下毒集体身亡。

费左氏的命运与原著的描写相差不大。作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她在《生万物》中呈现了复杂的人性。既保留了封建家长般的特质,又增添了许多温情细节,比如对苏苏的态度,我们就能感受到她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关怀。

原著中费左氏还遭遇了郭龟腰的强暴,这是将苏苏和郭龟腰用红矾毒死的主因。但在剧版中,改为了她很早之前就被郭龟腰骚扰过。这就更强化了这个角色的悲剧性。因此她发现郭龟腰欺负苏苏后,选择毒杀郭龟腰,然后自尽,就显得更为合理了。

至于费文典的命运,在原著中,他在解放后,以“婚姻自由”为由向宁苏苏提出了离婚,并迅速与女会计时学娴再婚。这个时学娴的名字,在电视剧第30集中,还出现在了反动派抓捕革命者的名单中,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她的名字和费文典排在了一起。由此可以看出,打那时起,两人已是战友,并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但费文典的两次婚姻都未能生育子女,最终他和时学娴收养了一个孩子,取名费小栓。

然而费文典去世后,还是与原配宁苏苏进行了合葬。

而在《生万物》中,因为篇幅所限,所以仅展示到1946年便戛然而止,但费文典仍以不育而收场,不过增添了他心理上的挣扎和对宁苏苏的愧疚。

三、封家:宁绣绣与封大脚相守终老,他们的长孙成了村里的首富

在天牛庙村,宁、费、封这三大姓中,封家可能算是人丁最为兴旺的一家了。

在电视剧《生万物》中,林永健扮演的封二,和迟篷扮演的大脚娘演技精湛,将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但在原著小说中,封二的形象,远不像电视剧中这么淳朴。他和宁学祥一样贪婪而吝啬,连儿媳想吃碗面都斤斤计较。他还趁费大肚子外出逃荒之机,强暴了银子娘,所以形象并不讨喜。

封二在小说中,最终因家中的耕牛的死亡而郁结于心,不久后毙命。

而在电视剧中,既保留了原著的设定,又增加了时代背景的渲染,适当弱化了对这一角色的批判力度,更侧重于对其人性化的一面,进行刻画。

而大脚娘的塑造,则和原著中相差不大。这个一生善良心好的妇人,最终死于日寇的轰炸,令人泪目。

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收看《生万物》的过程中,都有被宁绣绣和封大脚的相濡以沫,所深深感动吧?剧中封大脚原本就喜欢绣绣,能娶她过门,也是自己埋藏已久的心愿。

但在原著中,封大脚和宁绣绣原本并没有感情基础。不过后来两人结婚后,还是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相依为命的依赖感。

宁绣绣到了晚年七八十岁的时候,变得有些痴呆,却并无病痛。她在有一天,突然回到了自己在宁家的老宅(已被腻味等人所占有),哭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苏苏。回家后便不爱说话了。直到有一天,她悄然离世,无疾而终。

这大概是一个一生向善的女子,最好的归宿了。

而封大脚比绣绣活得更久。他一生跟他的父亲封二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并将村头的那座“铁牛”视为不可亵渎的神物(在原著中,有专家经过认真仔细的考察,断定那神物是天外飞来的陨石,并因此给天牛庙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是当“铁牛”被子孙后代所利用的时候,封大脚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寿终正寝,享年85岁。

话说封大脚和宁绣绣一共生下过四个孩子,但最后剩下的只有儿子封家明,和女儿封枝子。

在电视剧中,因为篇幅有限,所以缩减了封家明和封枝子成年后的戏份。

杨景天出演少年封家明

但在原著小说中却有大量描写。

封家明受父亲封大脚的影响很深,热爱土地但性格怯懦。他长大后娶了一个强势的女子细粉为妻,在家中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他虽然很勤劳,但却没有太多主见。他曾在封铁头的儿子封合作的安排下,担任过生产队小队长,但表现平庸,毫无号召力。

他死得很惨也很无辜。

在搞小包干期间,封家明将自家的黑犍牛贡献出来,与另外的几家人共同使用。但另外的那些人对黑犍牛并不爱惜,日夜驱使还不喂草,以至于轮到封家明的时候,那牛早已精疲力尽。但封家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对牛加以鞭策,结果那牛瞬间就发怒了,转过身就用牛角对家明刺了过来。

封家明就这么死了,按年龄计算,他当时才人到中年。可怜已经步入晚年的宁绣绣和封大脚,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过好在封家明也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封运品,小儿子叫封运垒。

但封运品从小就不安分,一心想从土地中走出去。后来因为父亲对他的不理解,所以他选择离家出走,到东北去独自闯荡。待惊闻父亲的噩耗,才终于回村。

不过这时的他已经积攒了一些家底,再加上他胆子大,脑子活泛,所以率先在村里做起了生意,并且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了天牛庙村的首富。后来天牛庙村招商引资,封运品同样一甩手就是一大笔钱,然后买下了一大片地。

相比“走出去”的哥哥封运品的“不务正业”,“留下来”的封运垒则更为踏实。他一直是爷爷最疼爱的小孙儿,也和爷爷封大脚和父亲封家明一样,固守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但他发现,随着时代变迁,他必须面对“土地解放”的历史进程,这多少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宁绣绣和封大脚的女儿封枝子,长大后嫁到了邻村,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大国、二国和三国,过着平淡的日子。

倒是被宁绣绣从小收养的宁苏苏和郭龟腰所生的女儿羊丫,长大后也在天牛庙村开起了大饭店,干出了一番事业。

其他的人物,最值得一提的,是封铁头这一家。

在电视剧《生万物》中,封铁头被塑造成了一个敢于与地主阶级做斗争的形象。

剧中他与银子两小无猜的爱情,也被很多剧迷所深深“共情”。

他始终爱着银子,并在宁学祥被清算后,他仍向银子进行表白。但银子这个女子很要强,说“一个女人,不能嫁两个男人”,所以她拒绝了他的请求。最终,铁头放弃了银子,使得银子死在了地窖里。

电视剧中明显弱化了封铁头的性格缺陷,并增加了人性化的描写,更加侧重对他个人成长和转变的展示。

但在小说中,铁头的形象更为真实而丰满。

他的负面性格和局限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保持了现实主义悲剧色彩。

封铁头自己家没有地,一直租种费家的十三亩好地,并对费左氏感恩戴德。

但当费左氏将那地收回来,准备转租给封二时,他却马上翻脸不认人,不仅把斗争的矛头对准费左氏,而且还与对他们家有恩的封二家断绝关系。

后来铁头在费文典等人的带领下,干起了革命,并取得了成绩。因此他成为了解放后天牛庙村的第一任村领导,并且一干就是几十年,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第一任老婆傻挑被宁可金枪杀后,他与战友费百岁的遗孀陈桂花重组了家庭,并生下儿子封合作。

他用了24年时间将封合作培养成材,并略施小计,便让封合作成了天牛庙村的村支书。

在老朋友费文典死后,封铁头为他举办了葬礼,随后不久,他也随老友去了,安详离世。

而他的儿子封合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成为了天牛庙村的风云人物。他经历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不仅紧跟潮流,带领村民适应新的形势,完成了从传统农耕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而且还顺带将自己的“种子”,播撒在了好几个外出打工村民老婆的肚子里,还美其名曰“雨露均沾”。

封合作无疑是小说《缱绻与决绝》中,又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他没有出现在电视剧《生万物》中,但作为"农三代",他却体现了传统农民后代在新时代的多元可能性。

与电视剧《生万物》相比,小说《缱绻与决绝》显然更为完整地呈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复杂关系,也深入探讨了土地伦理和生存哲学,并保留了丰富的民间记忆和文化细节,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和思考空间。

而小说中人物群像的塑造,也更为真实、鲜活、立体,从宁学祥到宁绣绣,从封大脚到封合作,这些角色都呈现了人性的多面性,避免了简单化和套路化。

而电视剧《生万物》,则更为注重视听效果和现代审美,强化了情感线以增强观众共鸣,紧凑的叙事节奏,也提升了观赏性。演员们的表演,更赋予了角色鲜活生命力。

所以小说和电视剧,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那么,对于大家而言,在电视剧《生万物》和小说《缱绻与决绝》之间,更喜欢哪一部作品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发表高见吧。

来源:DJ雅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