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骆玉珠的救命恩人,在她落难的时候收留了她,之后他又成了骆玉珠的丈夫,成了她肚子里孩子的亲爹,但他却从来没有得到过骆玉珠的心。
王大山究竟差在哪里了?
他是骆玉珠的救命恩人,在她落难的时候收留了她,之后他又成了骆玉珠的丈夫,成了她肚子里孩子的亲爹,但他却从来没有得到过骆玉珠的心。
这是为什么呢?
罗曼罗兰曾言:“爱情是两个独立灵魂的共鸣,但婚姻却逼迫它们共用同一种频率生活。”
他们的情感连接始于骆玉珠最狼狈的时候,失去陈江河的压抑让她精疲力尽的倒在王大山跟前,他把昏迷的骆玉珠救起,给了她一个“安稳的落脚点”,之后骆玉珠误以为陈江河已经结婚,彻底死心的她为了报答王大山,做了他的妻子。
所以这段婚姻一开始就是“恩情”多于“爱情”。骆玉珠不爱王大山,但是会和他好好过日子,王大山的无私付出让她感动,但却填满不了她内心“缺一个懂自己的人”的空。
《庄子齐物论》里说:“毛嫱丽姬,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强调了认知鸿沟会带来巨大的差异。但这种鸿沟没有任何对错,只是情感需求错位了,就像是给“怕冷的人递了一把伞”,不懂对方真正的情感需求。
王大山和骆玉珠的婚姻也是这样,两个本来就理念不合、三观不合的人因为结婚配对在一起,如果还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必然是有一方在委曲求全。
而骆玉珠就是委曲求全的那一方。这种委屈不是衣食住行方面,而是精神世界无法共鸣、志向和野心得不到施展。
王大山只是一个老实本分的铁道工,他对外面的世界既陌生也没有任何渴望。
而骆玉珠骨子里从来没有断过“闯荡”的火苗。她小的时候就自己在外面闯荡,四处做点小生意,跟着他爹鸡毛换糖,就算被陈江河所伤心灰意冷,也没有断过这份做生意的心气。
王大山用细致和妥协给了骆玉珠最朴素的安定,但他不知道骆玉珠只是暂时想找一个地方疗伤,而非甘心一辈子困在铁路旁边。
骆玉珠聪明坚韧有经商头脑,而王大山则家庭观念比较重,信奉的是男主内女主外。他和骆玉珠结婚以后,一直不希望骆玉珠去外面赚钱。
一是觉得赚钱太辛苦,不希望骆玉珠这么劳累
二是怕骆玉珠跑了。因为他以前结过婚,第一任妻子嫌日子苦跑了,他也知道自己没本事挽留,就这样认命了,骆玉珠相当于他白捡的媳妇。他在骆玉珠面前他其实是有些自卑的,很担心骆玉珠在外面见识得越多,也会离开他。
他能看出骆玉珠确实和其他女人不一样,在其他女人对生活苦难无计可施的时候,骆玉珠已经给家里置办了一台电视机。就连王大山都忍不住感叹:我发现你确实跟别人不一样,脑子里还挺有想法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咱们不都商量好了吗,我来赚钱,你在家带孩子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成天外面跑、风吹日晒的不好。
这番话再次强调了王大山骨子里的传统观念,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王大山在一起的日子里,日子过的清贫安稳,但骆玉珠总想着自己做点小生意、赚点钱,这种为了赚钱四处奔波的充实王大山不理解,他也不懂骆玉珠骨子里的心气和坚韧,她的“关心”和“守护”虽然给予了骆玉珠温暖,但却束缚了骆玉珠的野心和才华。
这就是王大山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骆玉珠“心”的缘故,他不懂骆玉珠的精神需求和赚钱野心,只想让她在家相夫教子,就像被折断双翼的小鸟,只能困在一隅之地。
骆玉珠一直都是一个有傲气和烟火气的人,她能沉下心和王大山好好过日子,接受生活的一地鸡毛,也有勇气走南闯北,闯出自己的天地,王大山在世的时候,骆玉珠为了安稳一直压着这份本能,但她的人生价值从来不是做了谁的妻子,她是天生的生意人,注定在商海打拼,这番广阔天地,王大山给不了她。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对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相遇;错的人,晃晃悠悠还是会走散”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存在过,别人再好也入不了眼,骆玉珠说:自己这辈子只活陈江河。道出了她和陈江河割舍不掉的情缘,所以王大山注定得不到骆玉珠的心。
人这辈子想要找到一个意气相投、灵魂相吸的爱人很难。
陈江河和骆玉珠意气相投、灵魂相吸。火车站为一块窝窝头大打出手的经历让他们结下了一辈子难解的情缘,他们在苦日子中相互依偎,然后一起吆喝卖糖、一起租房、一起赚钱、一起躲避民兵追赶,陈江河在骆玉珠最失意的时候给了她可遇不可求的安心,他们吃过很多苦,但是日子再苦也能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为了陈江河,骆玉珠兑换粮票被生父欺骗,背负上了“诈骗”的罪名,又目睹了陈江河和巧姑拥抱,误以为陈江河已经变心,内心敏感卑怯的她就这样带着误会远走他乡。
而陈江河为了骆玉珠也一直未娶,甚至拒绝了杨氏集团千金杨雪的爱恋和攀高枝的机会,只是一心一意等着骆玉珠回头。
直到王大山死后,陈江河才和骆玉珠再次在火车站重逢。
之后两人结为夫妻。再度携手打拼,从小商品批发到创立品牌,接着建立五金,百货解锁,将传统零售业做到极致,又跟着互联网潮流,电商转型,一步步将生意铺向全球,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廖一梅在《柔软》中说道:“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解”
骆玉珠想要的“家”是既有烟火气,还能让她带着本事飞的起来的地方。想要的丈夫也是能够一起并肩去远方的人。
王大山的眼界和格局早就被固定在铁道旁边,日子平稳却少了奔头,和陈江河打拼辛苦但是心里充实。骆玉珠是从小摸爬滚打一路苦过来的,她比任何人都懂日子不是靠别人养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
王大山看不见骆玉珠眼里的“光”,但是陈江河看见了,他的经商天赋和远见给了骆玉珠向前跑的方向和底气,让她收获了爱情、人生价值和被认可的尊严。
好的感情在于能够接住对方的“真正需求”。
王大山和陈江河之间的对比告诉我们,感情的核心是“匹配”:你要是想安稳就不要找一心想闯荡的人,你要是想追求人生无限,就不要选择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人。
感情没有标准答案,能同频的人就是最合适的人。
感情最好的模样不是要求对方改变或者妥协,而是我们就算选择了不同方向,还是可以殊途同归,走向共同的目标!
来源:人间一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