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和绣绣和解,一辈子把土地看得比自己命还要重要的土地全都捐出去了,只给每个孩子留了15亩地。
宁学祥死了。
宁学祥被封腻味打了一顿之后,身体就落下了残疾。
在宁学祥临终之前,终于和绣绣和解了,宁学祥也主动跟绣绣道歉了。
除了和绣绣和解,一辈子把土地看得比自己命还要重要的土地全都捐出去了,只给每个孩子留了15亩地。
看到宁学祥大方捐出自己一辈子都舍不得拿出来土地的真相,才更加为被费左氏所害的苏苏不值得。
01 宁学祥主动捐地宁学祥一直都把土地看得比命都还要重要,却突然答应一下子捐出几百亩土地,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没有人愿意接他的班。
宁学祥祖上都是种地的,经过祖上一代代的积累,到了宁学祥这一代,宁家成了有700亩土地的大财主。
宁学祥知道这些土地的得来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他很珍惜这些土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可能舍弃这些土地。
但到了宁学祥儿子这一代,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宁学祥的几个孩子对土地都没有特别深的感情。
宁可金参加了革命,而且已经当上了小领导,以后肯定是不可能回来种地的。
小儿子宁可玉呢,一点都不喜欢种地,一心想要去读书,哪怕是被绣绣和大脚逼着学种地,他也坚持说自己要读书,以后不种地。
而且银子其实也是更希望让儿子可玉出去读书,不希望可玉回来种地的。
细节就是,银子当初嫁给宁学祥的时候,就跟宁学祥提了一个要求,说要送自己弟弟妹妹们去读书。
银子对自己弟弟妹妹们都尚且如此,宁愿牺牲自己都要让他们读书。更何况可玉还是她亲儿子呢,银子是一定会要把可玉送出去读书的。
虽然大女儿绣绣确实是嫁给了一个很会种地的人,但在宁学祥的刻板认知里,嫁出去的女儿就不算宁家人了,他是不可能把宁家祖宗传下来的土地留给一个外人的。
小女儿苏苏就不用说了,她嫁的郭龟腰压根就不会种地,苏苏更是从小养的娇生惯养,压根就不会种地。
这其实就意味着,宁学祥已经没有了接班人,没有人愿意接手宁家祖宗传下来的这700亩土地了。
对于宁学祥来说,既然没有孩子愿意接手自己的土地,那倒不如把多余的土地直接给捐出去,反正那些土地也都是分给天牛庙村的人。
至少这样,宁学祥在天牛庙村还可以落一个好名声。
第二个原因,知道了苏苏的死因。
当年因为宁学祥不愿意卖地救被马子掳走的绣绣,绣绣和宁学祥别扭了一辈子。
宁学祥几次想要示好绣绣,想要把陪嫁的那15亩地给绣绣,绣绣都坚持不肯要。
但绣绣虽然心里怨恨宁学祥,遇到关键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宁学祥,反而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宁学祥。
绣绣在决定设天火局烧麦子之前,专门去了一趟宁家找宁学祥,劝说宁学祥一起烧麦子。
宁学祥一开始不愿意听绣绣的,觉得绣绣这么做不对,但当封腻味带着日本人来了之后,宁学祥才明白绣绣来劝他是真的为了他好。
绣绣的所作所为,宁学祥都是看在眼里的,正是因为宁学祥知道绣绣这么多年的不容易,所以他才会更加心疼绣绣。
而心疼绣绣之外,苏苏的死也是宁学祥心里过不去的坎儿。
说白了,苏苏虽然是被费左氏毒死的,但要追根溯源,罪魁祸首还是宁学祥。
如果不是当初宁学祥舍不得费左氏给的聘礼,执意让苏苏代替绣绣嫁过去,苏苏也不会落得如今这个结局。
但苏苏死后,绣绣并没有埋怨宁学祥,反而为了安慰宁学祥,一直骗宁学祥说绣绣和郭龟腰出去走脚赚钱去了。
宁学祥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猜不到苏苏出事了呢。
就是因为宁学祥已经猜到苏苏出事了,而且应该是被费左氏给害死了,所以他才对一直瞒着自己的绣绣更加内疚。
在宁学祥看来,他的两个女儿如今一个死了,一个一辈子都过得很拮据,根源都是因为土地。
女儿们的悲剧都已经造成了,挽回已经是不可能了,宁学祥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害惨了”两个女儿的土地捐出去。
第三个原因,为宁可金铺路。
宁可金是宁学祥的大儿子,宁学祥一直很自豪有宁可金这个大儿子。
而且宁学祥一直都很支持宁可金的事业,之前宁可金想要去当团练局局长,宁学祥就立马写信给自己朋友求助。
现在摆在宁学祥面前的现实情况是,宁可金加入了游击队,又带着援兵来赶走了抢麦子的日本人,后面还带着游击队把附近日本人的据点都给端掉了。
经过这几次行动之后,宁可金的前途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如果这个时候,宁学祥还攥着自己家的土地不放手,继续在村子里面做一个土财主,对宁可金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毕竟,宁学祥骨子里就是会算计又抠门,对自己家的佃户们也实在不算好,这么多年他在天牛庙村的口碑实在太差了。
宁学祥肯定是不希望因为自己和这些土地,而影响儿子宁可金前途的,让大家觉得宁学祥是仗着宁可金才这么嚣张的。
与其这样,倒不如每个孩子们留一点足够养活他们的土地,剩下的都一把捐出去。
这样一来,儿子宁可金在领导面前也会很有面子。
这三个才是宁学祥突然那么大方,在死之前大大方方把自己一辈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土地捐出去的原因。
宁学祥一辈子都把土地看得那么重要,思想观念一时半会儿是没有那么容易转变的,费左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所以,宁学祥临死前决定捐地,根本不是因为突然想通了,而是根据自己当时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
苏苏怀孕被发现了。
苏苏因为害怕会刺激到费左氏,在费家照顾费左氏的时候,一直都是穿着长褂子遮着肚子在。
结果苏苏一个人在房间里照镜子的时候,被刚好在门口的嫂子费左氏给看到了。
费左氏当时就骂了苏苏:
“你怎么能怀别人的野种啊?进了费家的门,一辈子都是费家的媳妇!这是个孽种啊,不能留啊!”
苏苏安抚了费左氏之后,就收拾了东西准备离开费家,结果在院子里和费左氏发生了拉扯,导致羊水破了。
苏苏羊水破了的时候,只有苏苏和费左氏两个人在宅子里,费左氏完全可以不帮苏苏找接生婆。
没有了接生婆和费左氏帮忙,苏苏别说生孩子了,很有可能会一尸两命。
但费左氏并没有这么做,她不仅去帮苏苏找了接生婆,还按照苏苏说的,去找了绣绣和接生婆。
本来以为费左氏去帮苏苏找接生婆,是没有打算害苏苏了,但直到看到苏苏和郭龟腰双双被下毒害死了,才懂费左氏的算计有多狠毒。
费左氏的第一重算计,是除掉苏苏的孩子。
费左氏看到苏苏怀孕后,整个人都很震惊,一直追问苏苏孩子是谁的。
苏苏见瞒不住了,就主动承认了说怀的是郭龟腰的孩子,马上要跟郭龟腰成亲了。
结果费左氏完全听不进去,直接就骂了苏苏:
“你是文典的媳妇儿,你怎么能怀别人家的野种啊?你进了费家的门,一辈子都是费家的媳妇儿,你怎么能干这么辱没门楣的事啊。俺费家的门楣啊,俺守了一辈子的好门楣就这么没了,这是个孽种啊,不能留啊。”
从费左氏骂苏苏的这些话可以看出来,她虽然怪苏苏,但觉得苏苏只要诚心诚意在费家祖宗面前下跪磕头认错,祖宗们肯定也是会原谅苏苏的。
而比起苏苏还能磕头认错,费左氏一直坚持的是,苏苏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不能留。
费左氏虽然看起来糊涂了,但她还是记得苏苏的好的,否则的话,她就不会帮苏苏叫接生婆了。
正是因为费左氏还记得苏苏的好,所以她一开始的想法,是除掉苏苏的孩子,留下苏苏。
有一个细节。
费左氏在祠堂砸东西,苏苏和郭龟腰去看费左氏,费左氏见到他们没有抱孩子,就问了一句“孩子呢?”
听到郭龟腰说孩子已经被绣绣给抱走了,他们也马上走了之后,费左氏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然后就说了一个“好”字。
费左氏的这一笑,其实就暗示着她改变了主意。因为孩子已经被抱走了,没有机会除掉了,就只能对苏苏和郭龟腰下手了。
所以才有了后面费左氏编造借口,利用苏苏的心软,把苏苏和郭龟腰留下来吃饭,在饭里面下毒。
费左氏的第二重算计,是让苏苏彻底都留在费家。
前面说了,费左氏一直都没有说要赶苏苏走,而且她不仅没有要赶走苏,还一直说苏苏一辈子都是费家的媳妇儿,哪儿都不能去。
但苏苏刚生完孩子,就和郭龟腰跑过来给费左氏说,他们马上就走了。
郭龟腰这么一说,彻底激怒了费左氏。
但费左氏心里很清楚,苏苏和郭龟腰有两个人,如果自己强要留下苏苏的话,肯定是没有胜算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想办法把苏苏和郭龟腰一起留在费家了。
所以,费左氏为了让苏苏和郭龟腰放下戒心,还主动说祝福他们两个以后日子越过越好。
甚至,在毒死了绣绣和郭龟腰之后,费左氏还不放心,还害怕苏苏会离开,把苏苏的腿给打断了。
细节就是,绣绣赶来看到的场景,是郭龟腰直直地躺在地上,苏苏整个人都是扭曲在地上的。
按道理来说,药是下在小米粥里面的,苏苏和郭龟腰吃的都是一样的,两个人的状态应该是差不多的,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而且,苏苏刚生完孩子,身体更虚弱一点才对。
但从绣绣的视角来看,明显不是这样的,苏苏没有很好地躺在地上,整个人都是十分扭曲的状态。
尤其是两条腿,更是直接扭的都快要变形了。如果不是苏苏自己挣扎的,那就是有人刻意为之的。
而这个弄苏苏腿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在现场看着苏苏和郭龟腰喝下小米粥的费左氏。
因为苏苏和郭龟腰一直在跟费左氏强调她们要走,要离开费家,所以费左氏虽然给苏苏和郭龟腰下了药,但她还是不放心。
因此,费左氏一直在现场看着苏苏和郭龟腰倒下,然后对苏苏的腿动了手脚。
在费左氏的视角里,苏苏既然嫁给了费文典,那就一辈子不能离开费家,哪怕是死后也不行。
03 结语说实话,看到宁学祥临死前捐出土地的算计有多狠,就有多为苏苏不值得。
宁学祥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之后,他可以通过捐土地来换取绣绣的原谅,让自己能够安心离开,为自己死后换一个好名声。
但苏苏呢,却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给搭进去了,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
本来宁学祥生前是有两次可以救下苏苏的机会的,但他都选择了土地,舍弃了苏苏。
第一次,宁学祥舍不得退费左氏的聘礼,逼着苏苏替姐姐出嫁,苏苏被逼着嫁给了一个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人;
第二次,苏苏因为没怀孕被费左氏赶走,宁学祥完全可以把苏苏养在家里,但他一点都没有考虑苏苏的处境,带着苏苏去跟费左氏要5亩地做赔偿。
苏苏虽然被绣绣接走了,但看到姐姐也生活的很难,害怕姐姐为难就跟费左氏回去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苏苏人生的苦难,都跟宁学祥这个爹脱不开关系,但凡宁学祥能够早点醒悟,苏苏的结局也许就不会那么惨了。
来源:犀利姐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