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牛庙村最惨的女人,不是替姐姐出嫁的苏苏、也不是下嫁的绣绣和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嫁给宁学祥的银子,而是智力不全的傻挑。
天牛庙村最惨的女人,不是替姐姐出嫁的苏苏、也不是下嫁的绣绣和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嫁给宁学祥的银子,而是智力不全的傻挑。
傻挑是被爹娘硬塞到铁头家的,因为铁头帮傻挑梳小辫,傻挑觉得铁头对他好,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没想到铁头的善意,反而被傻挑的父母钻了空子,不仅要娶傻挑,还要替她养一个亲生父亲不知道是谁的野孩子。
傻挑是被鬼子刺死的,鬼子霸占了村里的庄稼,不许任何人偷偷收割。傻挑不懂其中厉害,在麦地里跑了一圈,鬼子不知道傻挑傻,只觉得傻挑在挑衅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刺死了傻挑。
看着傻挑倒在血泊里,铁头娘愣住了,随后崩溃大哭。铁头赶来后,要和鬼子拼命。原来,铁头娘俩早就把傻挑当成一家人了。
遇见铁头,是傻挑这辈子唯一幸运的事。
傻挑怀孕后,爹娘就迫不及待地把她塞给铁头,还说铁头要是敢把傻挑送回去,他就让傻挑一尸两命。铁头于心不忍,才认下这桩糟心事。
其实从这一件事,就能看出傻挑怀孕前过得有多惨了。
铁头家里很穷,脾气又直,与银子起了冲突都会忍不住抬手打人,难免让人猜想,要是傻挑嫁过去被嫌弃,不仅吃不饱肚子,还不知道会被打成什么样呢。
即便这样,她父母都不肯让她回家,傻挑回去,还被他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可见傻挑的父母比铁头狠多了。
铁头是脾气暴躁,但傻挑进门后,他没舍得打过她。也许他心里也清楚,傻挑吃了很多苦吧。被亲生父母嫌疑,每天像个野孩子一样在村里转悠,头发乱糟糟的像鸡窝也没人管。
但凡她父母上点心,傻挑也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搞大肚子。
傻挑去世时,铁头说“她对俺有情有义,俺不能让她白白牺牲”,让我想起了银子嫁人后,铁头在家埋怨自己没用,还扇自己耳光。
傻挑看到他打自己,立马上前护住他。傻挑对很多事都不懂,但她知道谁对她好,她应该护着谁。
村民种自己的地,鬼子却把粮食收走了,大家想要些吃的,只能拿东西和他们换,换下来的食物连家养的家禽都嫌。
傻挑也许想让铁头家吃饱饭,才会跑到地里抱回一抱麦子。她只是想要对心疼她的人好而已,谁能想到这点麦子竟然要了她的命。
傻挑直到去世,也没能说出坷拉的亲生父亲是谁,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贴补不嫌弃傻挑,把坷拉当成亲儿子养,让坷拉跟着绣绣念书识字。
在铁头和绣绣的影响下,坷拉善良仁义,三观正。傻挑死后,坷拉和铁头一心要为他报仇,铁头和大脚加入了八路军,坷拉就是铁头坚强的后盾。
能善待傻挑、对坷拉视如己出,把他教养地那么好,也是银子在宁学祥去世后,愿意嫁给铁头的原因。
以前铁头总说要赚钱娶她,她等了一年又一年,铁头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话。如今经历了傻挑的事,银子才发现,铁头虽能力有限,但人品靠得住,嫁给这样的人,即便过不上富裕日子,也不会受气。
银子同意改嫁,是绣绣撺掇的。绣绣和费文典一样,都识文断字,明白人的命运要靠自己争取。
费文典希望苏苏活出自我,绣绣也支持苏苏和郭龟腰恋爱,可惜费左氏受费家遗训荼毒太久,认为女子嫁人就要一生为夫家而活,不能二嫁,否则就是不忠,是背叛。
所以她撞见苏苏和郭龟腰的事,才会受刺激,与他们同归于尽。
苏苏没能得到的幸福,绣绣不希望在银子身上延续,同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银子改嫁后,我才发现宁学祥虽然是个抠门的老财主,但儿女都是良善之辈。绣绣知书达理,婚后和大脚把日子过得和和睦睦。
苏苏心地善良,与费左氏相互陪伴十几年,临终之前明明察觉到费左氏有点奇怪,却没有以恶意揣度她,所以苏苏的死,才会让人意难平。
宁可玉是银子和宁学祥的孩子,宁学祥老来得子,对宁可玉娇生惯养,但他花钱供他念学堂,宁可玉的三观才没有出现偏颇。
而宁学祥引以为傲的孩子,当属宁可金。
在宁学祥没娶银子之前,宁可金作为宁家唯一的儿子,身上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习气。绣绣被马子掳走,宁学祥不肯出钱赎人,是宁可金担心绣绣的安危,带人到山上救人。
要不是杜大鼻子手里有枪,宁可金寡不敌众,他不会撤退。
也是宁可金为人仗义,在封四投靠马子,带着胡三屠村的时候,宁可金率人在最前面与他们对峙。要不是宁可金手下有团练人员,手里又有枪,天牛庙村早已被踏平了。
虽然宁可金也走过弯路,闹灾荒的时候,想把粮食转移,他还花钱收买县里的人,想当团练局的局长,但他这条弯路不算白走。
是费文典和绣绣带人拦车,对他晓之以理,他才知道做人不能这么自私。越是乱世,越应该心怀天下。也是他收买上司,才能在费文典和大脚被关进大牢里,想办法把他们捞了出来。
宁可金被鬼子抓后,八路军救了他,还给他钱,他才能活着回来。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他应该投奔谁。
宁可金伤好后,就当了八路军,跟大儿子一起打鬼子去了,之后大脚、铁头也都加入,因为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大义,才有了后来的太平日子。
鬼子被赶走后,宁可金搬离了宁家大院,在绣绣年迈的时候,宁家大院已经成了观光的景点。
在绣绣的回忆里,封二老两口、苏苏、大脚都来了,唯独没有宁可金出现,说明宁可金比绣绣长寿。
宁可金和他儿子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离开了宁家大院,他们会有更广阔的前程。宁可金没有辜负宁学祥的期待,他撑起了整个宁家的门楣,光宗耀祖了。
能在乱世中心怀大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无畏生死,宁可金担得起英雄二字。
来源:眼眸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