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学转化成果+1!《与晋长安》作者九鹭非香:重庆是网文IP富矿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4 14:34 1

摘要:无论是《繁花》《人世间》,还是《我的阿勒泰》《城中之城》,这些年,一众大火的影视剧均由文学IP影视化改编而来。在文学影视化转化方面,重庆文学界近年来成绩亮眼。8月24日,记者从市作协获悉,作为重庆文学影视化最新成果,由市网络作协副主席九鹭非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古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实习生 刘名扬

无论是《繁花》《人世间》,还是《我的阿勒泰》《城中之城》,这些年,一众大火的影视剧均由文学IP影视化改编而来。在文学影视化转化方面,重庆文学界近年来成绩亮眼。8月24日,记者从市作协获悉,作为重庆文学影视化最新成果,由市网络作协副主席九鹭非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剧《与晋长安》在爱奇艺正式上线。该剧在平台上的预约观看人数居期待榜第一名,被视为2025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古装大剧之一。

《与晋长安》剧版海报

九鹭非香本名洪婉玲,是一位地道的90后重庆姑娘。她从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完结约20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包括《苍兰诀》《与凤行》《护心》《招摇》《司命》等。其中,《苍兰诀》《与凤行》《七时吉祥》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热门影视剧,她也因此被视为仙侠题材网文领域影视化转化的头部作家。

立足原作改编凸显“事业线”

《与晋长安》是九鹭非香的经典古风武侠力作,描写了一段长风卷旗征战霜雪塞外的爱恨挣扎。书中,大将军之养女黎霜镇守大晋边疆,机缘巧合捡到中蛊变成小孩子的西戎世子——傲登,为之取名为晋安。晋安白天是小孩,夜晚化身黑面甲人,屡次帮助黎霜,逼退西戎大军。一番曲折,两人历尽艰难,携手同归,隐居山林。

《与晋长安》原著

剧版《与晋长安》聚焦于黎霜与晋安等主要人物角色,以二人从朝夕相处揪出奸细、暗生情愫,到晋安恢复敌国王爷身份后兵戎相见,最终携手化解家国危机的情感脉络,编织奇幻爱恋与权谋博弈交织的故事。该剧共38集,巧妙融合失忆、多重身份、情感纠葛、战争等元素,剧情丰富,跌宕起伏,充满看点。

剧中,演员宋轶饰演太晋朝战无不胜的女将军黎霜,她百步穿杨,能在沙场上运筹帷幄;丞磊饰演的晋安,表面是敌国王爷,失忆后却成了女主身边单纯依赖的“小跟班”,两种身份的巨大反差,让角色充满魅力。

“每一次有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我都跟书迷一样,非常期待。”九鹭非香告诉记者,该剧立足于原作故事,并未将视角局限于谈情说爱,剧中的战争场面尤其震撼,千军万马厮杀、城楼攻防的紧张感扑面而来,凸显了黎霜作为战场上纵横捭阖的强者形象,这种重视“事业线”的设定,或许能更好地戳中当下观众喜好。

重庆地域文化是网文IP富矿

《与晋长安》之前,九鹭非香已有多部作品在影视化后大受好评。成功之道何在?“我认为文学IP要被成功地影视化离不开两点关键:一是有令人共情的人物,二是有紧张刺激的情节。”她直言,对于网络文学创作来说,家乡重庆的地域文化无疑是一座富矿,值得深入挖掘,去探索更多创新的表达。“我们重庆有长江三峡的险峻、巴渝神鸟的图腾,如果可以将它们融入现代叙事,一定会更具生命力。事实上,网文界的很多仙侠小说的灵感,就来自重庆丰都的幽冥传说。未来我也想更深入挖掘这类‘在地性神话’,让传说照见现实。”

说到自己擅长的仙侠题材,九鹭非香表示,仙侠小说本就脱胎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这类作品常常讨论的主题,比如命运与抗争,生存与死亡,善与恶等等,都在神话中由来已久。“在我看来,这个题材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既来自过去,也贯穿未来。所有神话传说中,都埋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创作基因,重庆拥有神奇瑰丽的巴渝文化,就像丰都神话用十八层地狱警示世人,看似恐怖的传说,其实是老祖宗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完成的最朴素的普法教育。让这些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我们的网络文学就能实现创新性发展。”

高质量转化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以九鹭非香为代表的一批重庆网文作家在全国崭露头角,让我们看到重庆文学转化的丰富可能。”市作协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市网络作家在全国获得各种奖项20余项,九鹭非香的《与凤行》成功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十大IP”,同名网剧被翻译成至少16个语种,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此外,2024年我市网络作家有30余部作品实现版权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文学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转化。这件事当然很难,但我们一直在推动。”该负责人表示,我市近年来文学转化传播工作有声有色,200余部本土作品转化成影视剧、舞台剧、网络视听节目、动漫、剧本杀等多种文艺形态,在现代化新重庆文化强市建设中,重庆文学的IP价值愈发凸显。进一步推动文学作品转化,离不开更开放的心态。文学作品转化不仅仅是影视化,舞台剧、网络剧、广播剧甚至网络游戏等等,都可以探索尝试。

目前,市作协已成立重庆文学有声馆,在推动本土文学作品有声转化方面积极作为,让一系列重庆文学作品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线,得到更广传播。市作协还在不定期收集本土作家作品,向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版权推荐。接下来,还会向一些民营文化企业、影视公司更大范围推荐,以高质量的转化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