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总有问过,大人为什么要等那么多年才结婚?说是为了爱情,等一个人——可到底怎么个等法,没谁教得明白。京城里的孟静娴,就是这样一个等到差点让人忘了她的人。她不是没心眼,只是太固执,偏要把青春全耗在果郡王身边。听说,一见钟情,然后熬成“老姑娘”,就是她命里头写下
孟静娴:那个最沉默的京城女子
孩子总有问过,大人为什么要等那么多年才结婚?说是为了爱情,等一个人——可到底怎么个等法,没谁教得明白。京城里的孟静娴,就是这样一个等到差点让人忘了她的人。她不是没心眼,只是太固执,偏要把青春全耗在果郡王身边。听说,一见钟情,然后熬成“老姑娘”,就是她命里头写下的结。
有时候命运的转折来得太突然,好像是一场鞋带突然松开的意外。果郡王不小心把甄嬛的小像掉了出来,事情竟然就有了转机。孟静娴等了半辈子,终于能够嫁进王府。那天,京城的风格外柔软,但她的心情谁知道是喜是忧?
说起来,她进了王府那会儿,人人都道她该知足,可知足之后呢?等来的不是被捧在掌心,而是一阵冷淡。果郡王的心,早就被甄嬛占了一半有余。孟静娴能做什么?她低头做了贤妻,日日规矩,却还是换不来任何回头的温柔。那些市井里嚼舌的,说她命苦可怜,她自己偶尔夜深时可能也忍不住问:如果没见过果郡王,是不是会幸运些?
又说到那个孩子。世道就是这么怪,她想抓住点幸福,竟是在一晚醉酒里,借着果郡王的迷糊,才做了母亲。人嘴上不说,心里却翻江倒海。也许那一刻,她真心觉得,有了孩子就能将王爷的心系牢了——左不过添个新身份,以后日子也许会好。他对她冷淡,她却瞒着所有人傻傻希望。
谁知这丁点温暖,不过是短暂烟火。那场宫宴,所有人都盛装而来,心事却各自打结。甄嬛要给六阿哥喂羹,可弘曕偏要孟静娴帮忙。怕汤羹太烫,她细心地先试了下,眉头一皱,却没人注意这一幕里藏着的危机。汤羹的毒,悄悄混在命运里,谁都没防着。她停了一下,或许那时没想太多,或许只是习惯了替别人试温。可这一试,换来的是命如秋水,最后一刻她只来得及问了果郡王一句:“是谁害了我?”
这一句话,像顶针落地,点破了所有人的沉默。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替死鬼”?世上的风评太杂,有人说孟静娴替甄嬛挡了毒,有人说她只是被卷进了一场宫里的膳食游戏。甄嬛那时刚刚经历了孩子夭折的苦楚,身怀新孕,却又查出胎儿有疾——宫里谣言四起,人人自危。宫廷的局,很少有人能看得真正明白。
宫人剪秋的身影,在这一段里忽明忽暗。她对皇后是死心塌地的忠仆,看不得自己的主子受苦,便起了杀心,偷偷把毒放进了羹汤里。可谁知,这一碗汤,最后偏偏进了孟静娴的嘴里。仔细想来,养在宫里的孩子都是乳母喂养,哪轮得母妃亲自试温?灵犀要喝时乳母给拦了,甄嬛甚至没试羹温就递给弘曕。偏偏孟静娴一片好心,却一脚踏入深渊。
有时,命运就像棋局。每个人以为自己是局外人,其实早就是别人手里的棋子。剪秋这一步,原以为能为皇后争个局面,却不知自己的行动早被人盯上。皇帝冷眼旁观——他早就对皇后忌惮三分,不想让乌拉那拉氏一家独大。果郡王追和亲的事,皇帝更是心里不踏实。孟静娴的死,恰好成了最巧妙的借口。
于是,皇帝“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借机清洗皇后身边的亲信和联盟。沛国公与果郡王本来的计划,霎时成了一场空。说是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汹涌。皇帝也没想过一切会那么快收紧,不料江福海一慌张,把纯元皇后的往事全招了出来。这里面有多少隐痛,谁又说得清?
纯元皇后的死,从头到尾都是谜。皇帝其实心里明白,只是不愿意捅破。早年娶了宜修做继后,图的是兑现对纯元的承诺,却没想到到最后,一切都是空。等尘埃落定,孟静娴的死终于成了压垮皇后的那根稻草。皇帝不再留情,一纸处分断了与宜修的缘分。
孟静娴的故事,说不上什么轰轰烈烈。她既不是宫里最大的赢家,也不是最狠的失败者。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在命运尽头露了短暂锋芒。可细想起来,谁又能彻底活得通透?她那个问果郡王“是谁要害我”的瞬间,大多数人其实更想问——那宫里的温柔,到底是谁配拥有?
日子过去,宫墙依旧寂静。孟静娴的名字最后也被众人慢慢忘了。偶尔我想,要是她没遇到果郡王,是不是走出的路能不那么疼?可谁又得了答案呢。人生碰见,无非一场不经意的羹汤,有人喝下去,便此生无悔,有人尝不到温度,就连死也不知是替谁挡了劫。
来源:夜幕中细数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