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们!求求你们学学《生万物》导演是怎么拍“穷人”的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16 21:04 1

摘要:最近央视播了个剧叫《生万物》,讲的是1926年到1946年山东农村的事儿。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太信,现在拍年代剧的导演大多没吃过苦,总觉得他们拍的穷人都是装模作样。但这部剧一开播我就愣住了,演员演得太真实了,特别是那些穷人过日子的细节,看得人直想掉眼泪。

最近央视播了个剧叫《生万物》,讲的是1926年到1946年山东农村的事儿。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太信,现在拍年代剧的导演大多没吃过苦,总觉得他们拍的穷人都是装模作样。但这部剧一开播我就愣住了,演员演得太真实了,特别是那些穷人过日子的细节,看得人直想掉眼泪。

以前看的年代剧里,穷人要么是傻白甜主角,要么就是为富不仁的反派工具人。像《小巷人家》这种还行,但总感觉隔着层塑料膜。这次《生万物》不一样,直接把不同家庭的日子掰开了让人看。比如铁头家过年得躲债主,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封大脚家虽然能吃上饺子,但平时来客人还得去借鱼招待;地主费家那边,年夜饭摆满大鱼大肉,院子里还能放烟花。这差距看得人直吸凉气,这才是真实的阶级差距啊。

最让我意外的是剧组怎么把细节做这么到位。比如农民借鱼待客这事儿,我爷爷以前说过,但真没想到能拍得这么活灵活现。封大脚他妈编蓑衣挣钱,铁头他妈生病没钱治,这些小事儿堆在一起,活生生把那个年代的苦日子给拼出来了。现在好多导演从小到大没下过地,拍的穷人要么穿破衣服装可怜,要么就是突然中彩票似的逆袭,完全没生活气息。

这部剧里连演员都让人服气。林永健和倪大红一飙戏,那感觉就跟村里吵架似的,全是生活味儿。杨幂演的绣绣一开始我还担心,结果她愣是把农村姑娘的倔强和小心思都演出来了。反观现在那些流量明星,整天穿着破衣服在片场喊苦,实际连锄头都没摸过,演出来全是塑料感。

我看弹幕里有人说地主演得脸谱化,但我觉得正常。费家那顿年夜饭摆的菜,搁现在农村也是普通家庭不敢想的。导演肯定去农村蹲过点,不然怎么知道农民借鱼待客这种细节?我去年回老家,还看见有老人用蓑衣遮雨,跟剧里一模一样。现在好多剧组为了赶工,道具随便买点破烂往那儿一摆,根本没人去农村实地考察。

这部剧最厉害的是把阶级矛盾拍得不带说教味儿。封大脚家虽然比铁头家强点,但平时来客人还得借鱼,这就是那个年代农民的真实处境。地主家的阔气和农民的窘迫放在一起,不用编剧喊口号,观众自己就能看明白。现在网上好多年轻人说“没见过的苦”,但这部剧就是让你隔着屏幕闻到那个年代的土腥味儿。

听说剧组为了拍借鱼那场戏,专门找到会这手艺的老人当顾问。这种较真劲儿现在太少了。以前拍《父辈的荣耀》里,贫农家里居然摆着冰箱,被观众骂惨了。《生万物》不一样,连灶台上的柴火怎么码放都讲究,这才是拍年代剧该有的态度。

我看弹幕里好多人都说“求导演教教其他剧组”,确实该学学。现在太多年代剧悬浮,要么是主角开挂打土豪,要么是穷人突然中奖暴富,完全不符合实际。《生万物》里封大脚家靠种地和编蓑衣过日子,这才是那个年代农民的真实出路。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看看那时候的人怎么活着,可能就明白什么叫真正的不容易了。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不是大场面,而是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比如铁头他妈吃野菜窝头,封大脚媳妇借鱼时手抖得厉害,费家孩子玩烟花时的笑声。这些细节能拍出来,说明导演真懂生活。现在好多剧为了流量加狗血剧情,结果观众越看越烦。《生万物》就是踏踏实实讲故事,反而成了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听说后面剧情会涉及抗日和土地改革,光是想想就觉得期待。这种真实接地气的剧,现在太少了。希望以后拍年代剧的导演都能去农村住段时间,别整天在棚里拍个破房子就敢号称“真实”。《生万物》证明了,只要用心,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来源:李悦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