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可以,老丁也不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但命运从不给人选择的机会,它只会冷笑着推着你往前走——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坦途。
文/阳光不锈
如果可以,老丁也不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但命运从不给人选择的机会,它只会冷笑着推着你往前走——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坦途。
十年后再看《父母爱情》,才读懂王秀娥难产而死、老丁被发配上岛的背后,藏着全剧最深的隐痛。命运的无常,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早已在生活的褶皱里埋下伏笔。
老丁这辈子,最大的错觉就是——他总以为自己在“捡便宜”,可实际上,他一直在“栽跟头”。
当初江德福离开炮校,主动申请去海岛,老丁接替了他的位置,留校任教。那时的他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他就从“留校精英”变成了“被批斗对象”,最终被发配到海岛,成了一个边缘化的参谋长。
命运的讽刺在于,你以为的“便宜”,往往是最大的陷阱。
江德福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他娶了安杰,升迁速度比同期的人慢了许多,但他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人生不能既要、又要、还要。他选择了家庭,就注定要在事业上做出牺牲。而老丁呢?他既想要事业上的风光,又想要婚姻里的体面,最终两头落空。
安杰后来对江德福说:“当年老丁欢天喜地顶替你留校,还以为捡个大便宜呢,没想到栽个大跟头。”
是啊,如果当年留校的是江德福,或许他早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哪还有后来的江司令?而老丁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了江德福的手下,靠他的庇护才少受了许多罪。
命运就是这样,你以为的“幸运”,往往是别人替你挡下的灾难。
老丁的悲剧,不仅仅在于他自己的人生起伏,更在于——他的选择,最终连累了最亲近的人。
王秀娥,一个没文化但实心实意过日子的女人,最终死在了难产上。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意外,可深究起来,这场悲剧的背后,是老丁的“祸及家人”。
在那个年代,老丁被批斗、被边缘化,王秀娥作为他的妻子,自然也被牵连。医院里的人对她避之不及,接生时敷衍了事,最终酿成了悲剧。
老丁总觉得自己是“文化人”,可他的精明,从来没用对地方。
他既羡慕江德福娶了安杰这样的“资产阶级小姐”,又离不开王秀娥这样任劳任怨的“糟糠之妻”。他既想要体面,又放不下实惠,最终两头不讨好。
而王秀娥呢?她到死都没能等到老丁的一句真心话。
老丁上岛时,安杰问:“秀娥嫂子呢?”
他沉默了一会儿,只回了两个字:“没了。”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一生。
老丁上岛时,身边跟着一群退役的警犬。
江卫民在饭桌上随口说了一句:“老丁是条狗,一条狗的名字叫老丁。”
这句话看似童言无忌,却道破了老丁当时的处境——他就像那些被淘汰的警犬一样,失去了价值,只能被发配到边缘地带。
老丁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
他曾经是炮校的精英,可最终成了时代的牺牲品;他曾经以为自己能掌控命运,可到头来,连妻子的命都保不住。
他活得像条狗,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命运从未给过他选择的机会。
老丁最后死在了马桶上。
这个结局荒诞又真实——哪有人是准备好再走的?生活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
导演孔笙被问:“为什么老丁突然走了?”
他回答:“哪有人是准备好了再走的?”
是啊,老丁这一生,何曾真正准备好过?
他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可最终,他连自己的死都无法选择。
直到他去世,观众才第一次看清他墓碑上的名字——丁济群。
原来,他叫丁济群。
原来,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他没有江德福的幸运,没有安杰的清醒,甚至没有王秀娥的纯粹。
他只是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普通人,在时代的浪潮里,努力挣扎,却终究没能上岸。
老丁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唏嘘,是因为它太真实。
我们多少人,活得像老丁?
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可最终发现,能做的只是随波逐流;
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可到头来才发现,那不过是命运设下的陷阱。
《父母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幸运,只有相对的妥协。
江德福的“幸运”,是因为他知足;
老丁的“悲剧”,是因为他贪心。
而命运,从不会偏爱任何人。
来源:阳光不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