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人对《亮剑》里面,李云龙和老旅长(原型是陈赓大将)的关系印象深刻:李云龙经常战场抗命,但是抗命的同时又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李云龙的上司:包括彭老总、刘帅(师长原型)、陈赓大将等人,都会处理李云龙感到纠结:因为李云龙抗命怎么说都是犯错。但是客观上又
相信很多人对《亮剑》里面,李云龙和老旅长(原型是陈赓大将)的关系印象深刻:李云龙经常战场抗命,但是抗命的同时又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李云龙的上司:包括彭老总、刘帅(师长原型)、陈赓大将等人,都会处理李云龙感到纠结:因为李云龙抗命怎么说都是犯错。但是客观上又立功了。所以老旅长每次都会对李云龙进行保护性处理——也就是将其降级处分,但目的是避免李云龙膨胀。
当然李云龙面对老旅长下达的处理,是敢于和老旅长讨价还价的。但如果李云龙遇到老旅长的当时的搭档,只怕李云龙还真得默不作声——因为陈赓在担任八路军旅长期间,他的搭档——旅政委是王新亭。
王新亭是一个很严肃的政工干部。
当然,王新亭在《亮剑》里面并没有出场。但是考虑到剧情的背景,可以把王新亭理解成李云龙的隐形上司。
王新亭是开国上将,堪称文武全才。
王新亭生于1908年的湖北。王新亭的父母是佃农。
现在青年对于旧中国的农民没啥太仔细的概念。农民包括富农、中农、贫农以及佃农这四个等级。其中中农包括上下中农。而这层级是根据生产资料掌握以及收入结构来划分的。佃农,指的是完全靠租人家的土地或者给地主家打工来谋生,属于最贫穷的。
很多人看过去的书上描述,XXX家里务农,然后考了状元。其实这个情况,最差也得是上中农的家庭。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上学的成本是很贵的。尤其是科举的时候,出门在外,这一路的路费和旅费就是极大开销。
佃农也是农村被压迫最彻底的群体。所以,1930年,当王新亭的家乡来了红军以后,王新亭果断参加了红军。到了1931年,王新亭参加红军也就一年多时间,就被提拔做了干部——从这不难看出王新亭的学习能力和办事能力。到了1933年的时候,王新亭已经被提拔做了红四方面军建制下,红九军的政治部主任。这已经算是红军的高级干部了——从战士到政治部主任,前后不到四年时间。
所以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发展自己并不是依靠时长,而是依靠能力以及运营机遇的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王新亭担任八路军386旅的政委,和陈赓大将搭档。这期间虽然王新亭是政委,但也参与一些军事斗争工作:比如在1938年年初,王新亭就带领部分八路军战士伏击日本军队,消灭日伪军一千多人。
要知道,1938年算是中国人抗战最迷茫的一个年月:因为这期间,中国的首都南京被日本人占领,同时华北华东大量土地被日本人占领。本来很多人幻想美国和英国会出面干涉日本。但是英美始终观望。甚至美国人还和日本人做起了战争生意。所以一时间,亡国论的说法占了上风。而王新亭在1938年年初,先后三次伏击日本日本军队,并且击毙大量日军,这一事迹对华北地区的抗战产生了很大的鼓舞。所以那时候很多青年积极参加八路军,并且相信八路军会不断消耗日本人的实力。
当然这样的例子在王新亭身上有很多。所以很多军事史爱好者认为,王新亭虽然是386旅的政委,但其实也兼职一些军事主官的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王新亭在山西境内和阎锡山的部队周旋。
在民国,山西一直是阎锡山的地盘,所以阎锡山把山西视为自己的基本盘。面对解放军在山西活动,阎锡山出十二分力进攻。所以王新亭作为在山西的解放军将领之一压力很大。当时阎锡山派了不少精锐准备在平遥一带集结。王新亭为了粉碎阎锡山的图谋,派兵拦截阎锡山的精锐。很大程度上为其他兄弟部队解放晋中等地减轻了压力。
随着1949年,山西全境解放。王新亭奉命率领部队进军大西南,并在西南军区做领导。1955年,王新亭被授予上将军衔。
之后很多年时间里,王新亭主要从事过很多岗位:包括军事科研院所的管理,也包括在总参做领导。1984年,王新亭去世。
4、结语王新亭算是我军军事历史上的一位奇才:佃农出身的王新亭能够在参加红军几年光景,就做了干部。这完全是办事和领导能力超强的体现。在我军军事斗争的任何一个时期,王新亭都和很多强势对手打过硬碰硬的战斗——要知道,王新亭最初是做政工干部的。后来发展成为了既能做军事干部、又能做政工干部的奇才。
来源:人文之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