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为何《唐朝诡事录》《莲花楼》难以被超越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14 11:28 2

摘要:2025 年暑期档,爱奇艺接连推出《朝雪录》《定风波》两部古装探案剧,试图复制《唐朝诡事录》(以下简称《唐诡》)和《莲花楼》的成功,却遭遇口碑滑铁卢。

2025 年暑期档,爱奇艺接连推出《朝雪录》《定风波》两部古装探案剧,试图复制《唐朝诡事录》(以下简称《唐诡》)和《莲花楼》的成功,却遭遇口碑滑铁卢。

前者豆瓣开分6.2,弹幕满屏的吐槽声中,暴露出内娱复刻爆款的致命误区 ——当制作方把爆款公式简化为‘古装 + 探案 + CP’的机械组合,却忽略了真正让观众买单的,是流淌在故事血脉里的人文温度

反观前两年年横空出世的《唐诡》和《莲花楼》,前者以 8.0 的豆瓣评分成为年度黑马,后者更以 8.5 的高分刷新古装悬疑剧天花板。

这两部剧的成功密码,藏在制片人郭靖宇 “用拍电影的态度做剧” 的执念里,刻在编剧魏风华翻阅 200 余部唐代典籍的考据中,更融在导演柏杉要求演员 “每个动作都要有历史依据” 的严苛里。

《唐诡》:在历史褶皱里打捞人性微光

1. 考据与虚构的精妙平衡

不同于多数探案剧的架空设定,《唐诡》将故事锚定在大唐延和年间(公元 712 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权力博弈、韦后之乱的余波,构成了案件发生的真实历史背景。

编剧魏风华从《酉阳杂俎》中提取 “人面花”“长安红茶” 等志怪元素,却巧妙融入 “均田制崩溃导致流民暴动”“科举舞弊引发阶层矛盾” 等社会现实。

例如《黄梅杀》单元,表面是书生弑妻的惊悚故事,实则折射出唐代寒门士子 “十年寒窗无人问” 的生存困境。

2. 群像戏的破局之道

在《唐诡》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主角。卢凌风的傲慢、苏无名的世故、费鸡师的玩世不恭,构成了 “长安三人组” 的立体画像;

而每个单元的配角更是熠熠生辉:《石桥图》中为守护真相甘愿赴死的钟伯期,《鼍神》里被权力异化的县令曾三揖,

甚至《人面花》中沦为政治工具的舞姬轻红,都在编剧笔下成为 “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可怜人”。

这种 “去英雄化” 的叙事,让观众在案件之外,看到了唐代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百态。

3. 反套路的情感叙事

当同期剧集沉迷于 “工业糖精” 时,《唐诡》将 90% 的篇幅留给案件推理,仅用 10% 的笔墨勾勒情感线。

卢凌风与裴喜君的感情,始于 “救命之恩”,终于 “并肩作战”,没有天雷地火的告白,只有 “你破案我验尸” 的默契。

这种 “留白式” 的情感处理,反而让观众在 “长安红茶案” 中卢凌风为保护裴喜君身受重伤的情节里,感受到了超越爱情的战友情谊。

《莲花楼》:武侠式微时代的精神突围

1. 武侠美学的当代解构

在仙侠剧用特效堆砌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的虚幻世界时,《莲花楼》回归武侠本质 ——侠者,以武犯禁,以血荐轩辕

李莲花(李相夷)的佩剑 “吻颈” 断成两截,象征着他从 “天下第一” 到 “江湖游医” 的身份蜕变;而 “一品坟” 案中,他为救中毒孩童甘愿以命换命,用 “飞蛾扑火” 的姿态诠释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真谛。

这种对武侠精神的重新诠释,让观众在李莲花 “种地买菜讨价还价” 的烟火气中,看到了侠客褪去光环后的真实底色。

2. 悬疑叙事的创新突围

《莲花楼》的案件设计堪称 “螺蛳壳里做道场”:灵山识珠案中,看似普通的佛珠暗藏南胤复国的惊天阴谋;碧窗有鬼杀人案里,凶手利用 “镜面反射” 制造的视觉诡计,让人拍案叫绝。

更精妙的是,所有案件都指向十年前东海之战的真相,形成 “案中有案,局中有局” 的叙事迷宫。这种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的结构,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体验到 “拼图式” 的推理乐趣。

3. 人物弧光的深度挖掘

李莲花的人物塑造堪称近年国产剧巅峰:他既是被碧茶之毒折磨的病人,也是为师兄复仇的复仇者;既是方多病口中 “抠门的李莲花”,也是江湖人心中 “永远的李相夷”。

这种复杂性在 “云彼丘背叛” 的情节中达到高潮 —— 当所有人认定云彼丘是叛徒时,李莲花却发现他是 “以身为饵” 的孤勇者。

这种对人性多面性的刻画,让《莲花楼》超越了普通探案剧的范畴,成为一部关于 “救赎与成长” 的生命寓言。

《唐诡》和《莲花楼》的成功证明,观众永远会为好故事买单。在《定风波》用 “神探三天破案” 的浮夸设定侮辱智商时,《莲花楼》用 “李莲花为查案在案发现场趴了三天” 的细节打动人心;

当《朝雪录》沉迷于 “男女主搂抱亲吻” 的流量密码时,《唐诡》用 “每个案件背后都有历史原型” 的诚意赢得口碑。这种 “匠人精神”,才是破局流量至上怪圈的关键。

从《唐诡》对唐代志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到《莲花楼》对武侠精神的现代诠释,两部剧都在尝试构建 “中式悬疑” 的美学体系。

《唐诡》中 “鬼市” 的灯光设计参考了唐代壁画《韩熙载夜宴图》,《莲花楼》的武打动作融合了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这种 “守正创新” 的创作思路,为国产剧的文化输出提供了范本。

当行业抱怨 “观众只爱看甜宠剧” 时,《唐诡》和《莲花楼》用数据打脸 ——《唐诡》收官时播放量破 50 亿,《莲花楼》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 200 亿。

这说明,观众不是不喜欢有深度的内容,而是被太多粗制滥造的作品驯化了审美。只要制作方愿意沉下心来打磨剧本,观众自然会用点击量投票。

《唐诡》和《莲花楼》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对 “内容为王” 铁律的再次验证。

当《朝雪录》和《定风波》在流量漩涡中迷失方向时,这两部剧用 “不赶进度、不炒 CP、不蹭热度” 的坚守,为内娱照亮了一条 “慢即是快” 的突围之路。

或许正如《莲花楼》中李莲花所说:“真正的江湖,不在刀光剑影里,而在人心善恶间。” 愿更多创作者能守住这份初心,让国产剧的江湖,永远有侠气回荡,有匠心闪耀。

来源:沐娱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