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剑玫瑰》大结局后,或许大家看到邓研找到林然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惑,那就是林然明明是自由的,而且离家时也已经十岁了,完全有能力自己找到回家的路,那她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都没有想到自己找回家去呢?而是安心地一直呆在了乡下做农活?
《利剑玫瑰》大结局后,或许大家看到邓研找到林然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惑,那就是林然明明是自由的,而且离家时也已经十岁了,完全有能力自己找到回家的路,那她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都没有想到自己找回家去呢?而是安心地一直呆在了乡下做农活?
能够想象到的原因无非两个:
一是林然除了做农活的时间后,她的生活已经被控制得死死的,根本无法走出村里;
二是林然经过十多二十年的生活习惯的同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未来的展望,放弃了挣扎,前半生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后半生的宿命了,即便回去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无法适应与力不从心,让林然甘心就这么顺应自己的命运活下去了。
当邓研看到林然的背影,大声地呼唤林然时,林然转过头来,看到二十多年没见过的邓研,会心地一笑。
林然出现的镜头就只有这么一笑,找到林然,邓研完成了她的使命,也给了自己坚持二十多年来愧疚的心理安慰。
虽说故事以林然的找到终结,但林然找到后,在现实生活里,才是真正对于邓研和她新生活的重新启动。
林然找到了,然后呢?
章阿姨卖了房,除去交了疗养院的钱以后,剩下的用来维持团圆小馆,那么,章阿姨给疗养院交了多少年的费用呢?寿命是不可能预估的,交的钱用完了,章阿姨又拿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林然找到了,她是否愿意回来?亲妈已经不认得她了,她自己本身也没有在城里立足的本事,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在城里生活过,没有了亲人,那她回来的意义,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了。
再说邓研和林然之间的关系,她俩的友谊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的差距,不只是各自发展的路径的天差地别,更是生活习惯、认知格局、思维方式的巨大区别。
她俩刚开始相认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亲密关系,那是对过往的执念,是邓研对林然的愧疚,会照顾她,会聊聊往事,然后呢?
当这一段短暂的亲密过去之后,各自的生活回到了正轨,她们的生活根本无法同步,林然理解不了邓研现在的生活,而是也是她望尘莫及的,一个是在体制部门步步高升,一个是什么都没有的农妇,这样的悬殊,只能让她俩依旧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里去,不会有共同语言和生活的交集。
后续的发展,林然也可能会有两条路:
一是继续维持自己当下的生活,对于一无所有的人,她不再愿意尝试新的改变,这二十多年,足以造就出另一个林然,也就是对生活麻木,没有技能,只能适应农妇生活的林然;
二是她可以选择跟邓研回家,把章阿姨接回来照顾,可面对已经全然不记得她,又经常疯颠的她来说,照顾亲妈,或许比她干农活更累,更力不从心。林然回来后,可以继续经营团圆小馆,把章阿姨的使命接过来,帮助其他家庭找到失踪的孩子,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但林然是否具备经营的能力,以及小馆的运营是否能继续维持她跟章阿姨的开销,如果不能,那么林然又怎么办?或许只剩下一身疲惫与力不从心。
所以,林然找到后的发展,才是故事的现实的开始,可惜电视里是不可能继续演出来了,这会破坏美好的渲染,因为生活只有一地鸡毛。
邓研继续升职,继续在她的工作上打拼,跟林然的话题会越来越远,两人一定会有沟通障碍与价值观的矛盾,然后,邓研和林然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慢慢地不再来往了,因为邓研的心病已经去除了,林然的不幸还在继续,而且只能自己去面对命运对自己的摧残,一个人抗下去。
抱怨无用,奋斗无力,最终只能认命,顺其自然。
这才是生活给一个不幸的人的打击最残酷的地方,所以古话早就总结出了命运的真谛: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来源:六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