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西安,这里现在是短剧圈的大哥,全国100部短剧里有60部都是西安产的。为啥?因为西安有好几个短剧基地,比如十里沣河基地,每天都能接待十多个剧组,一年拍了六百多部短剧。西安人拍短剧特别快,剧组扎堆发展,成本还低,所以成了“短剧之都”。
最近网上总有人说“短剧才是新风口”,各地政府和公司都开始建短剧基地,但实际咋样呢?我来给你说说。
先说西安,这里现在是短剧圈的大哥,全国100部短剧里有60部都是西安产的。为啥?因为西安有好几个短剧基地,比如十里沣河基地,每天都能接待十多个剧组,一年拍了六百多部短剧。西安人拍短剧特别快,剧组扎堆发展,成本还低,所以成了“短剧之都”。
但西安不是最猛的,郑州更夸张。听说郑州现在每天开机的短剧能到一百多部,占全国产量的四成到六成!他们靠啥?烂尾楼!很多剧组直接借售楼部当拍摄地,这种豪华场景特别适合拍“霸道总裁”住在豪宅里的戏。有个叫孟韬的人,直接把一个废弃的城堡式售楼部改成短剧基地,租给剧组用,现在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叫战旗影视基地,专门出租场景、器材,还帮忙联系演员和后勤。
横店以前是长剧的天下,现在也被短剧抢了生意。横店现在每天只能拍六部微短剧,明显不如西安郑州热闹。不过他们也在转型,想从“横店”变成“竖店”——“竖”就是竖屏短剧的意思。
说到底,短剧基地赚钱不?有人说90%的基地不挣钱,为啥?因为现在太多人跟风建基地了。比如西安、郑州、东北、常州到处都是,竞争太激烈。以前租个场景一天五千六千,现在价格直接腰斩,有的基地一天才收三千。不过也有狠人,像西安十里沣河基地,好场景一天要收上万,比郑州还贵。
为啥大家还这么拼?因为短剧市场太大了。有人预测到2025年能到600多亿,抖音电商光今年的GMV就有3.5万亿,很多商家都靠短剧带货。所以基地老板徐友惟说,他们基地现在先收场景费,以后还要自己投短剧,赚版权钱。
不过有的地方真缺钱。比如沈阳,东北的云创基地才两万平方米,还得靠“以戏养景”——让剧组免费搭场景,换他们拍完后留下布景。他们还拍了正能量题材的短剧,比如东北年代剧,想和西安郑州的霸总戏区分开。
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多基地,谁能活到最后?郑州靠烂尾楼和政府支持,西安靠先发优势,东北靠差异化内容,但沈阳政策还没出来,钱也不多。常州的基地刚开张两个月,老板说要投一两千万继续扩建。
最惨的是那些小基地,有的给自己定了一年“生死线”。要是今年没赚到钱,可能就关门了。
听说短剧公司聚美空港在郑州投了三千多万建基地,但短剧更新太快,观众容易腻。万一哪天观众不看了,这些基地不就成第二个直播基地,从遍地开花变成一地鸡毛?
现在东北的张非凡说他们想拍文旅剧、乡村剧,但沈阳的短剧公司太少了,还得靠政府帮忙牵线搭桥。
总之,短剧基地现在就像挤泡沫的气球,看起来热闹,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郑州用烂尾楼翻身,西安靠扎堆发展,横店想转型,东北在试水新题材。最后谁能当上“短剧之都”?可能要看谁能熬过这一波洗牌,做出观众真的爱看的戏。
来源:时髦海风xYn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