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暗潮缉凶》这部剧大结局的真相,可以说完美将这两句台词的深意给演绎了出来,让人心潮暗涌。
请允许我以《尘封十三载沙》中的两句台词,作为开头。
“本性是个顽固的东西,但决定不了人生。”
“基因装上子弹, 性格瞄准目标, 环境扣动扳机。”
《暗潮缉凶》这部剧大结局的真相,可以说完美将这两句台词的深意给演绎了出来,让人心潮暗涌。
看完19集大结局真凶落网,我也是忍不住一阵唏嘘。
不吹不黑,这部迷雾剧场新剧在我心中带起的波澜,可能比许多热门大剧还多。
虽然这部拥有陈建斌、成泰燊、梅婷、史可等实力派强阵容的悬疑剧,热度还够不上爆款。但剧集用现实主义悬疑这把刀,剖入岁月的暗潮,还是很带出了几分涟漪。
在我看来,《暗潮缉凶》跟编剧的前作《尘封十三载》一样,都是被低估的悬疑佳作。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更是别有一番水落石出的感觉。
1:关于大结局《暗潮缉凶》最后一集,一切真相都已大白,连海平和石强锋来到海边,连海平望着平静的海水,若有所思。
这时候,石强锋走了过来,两人感叹沈小舟的悲剧命运,是因为她太善良,但连海平最后说了一句:不能让善良的人,放弃善良。
从断脚案到现在,案情暗潮涌动,真相曲折婉转。
如此一切真相揭晓,两个人的关系也已经不止当初的师徒了。
一部悬疑剧好不好看,收官至关重要。
《暗潮缉凶》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干脆利落,一上来就切入主题。
两个案件,令真相水落石出。
第一个:女警卧底案。
为断足案破局的,正是隋晓的假扮女主播引蛇出洞。
之前被害的3个女孩,除了沈小舟,全在同一家机构借过整容贷。结合敖小杰的交代,警方已基本锁定李达达,但缺直接证据,于是连海平决定给他来个引蛇出洞。
通过“制造”社交网络内容,拥有一双过人美腿的女警隋晓被警方突击“打造”成符合李达达标准的猎物,
这场引蛇出洞的目的,就是要引出李达达出来“捕猎”。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李达达直接迷晕隋晓把她带到了自己杀害另两个女孩的秘密基地。
好在石强锋等人及时赶到,给他抓了个现行。
面对挟持人质的李达达,刑警们被迫放下枪。
但眼看李达达想带着昏迷的女警走,石强锋一枪打中他的手指,救下女警。
断足真相就在眼前了。
第二个:整容贷断足案。
随着李达达落网,首先清晰的,是王一珊贾贝贝案的真相。
凶手就是李达达。
其实直播公司老板敖小杰险些被灭口又被捕后,真相已经昭然若揭。
王一珊案,和后来发生的贾贝贝案,两案的作案手法和女死者沾染的化学成分几乎一模一样,两人也都是被整容贷逼得被迫当女主播的漂亮女孩。
这些女孩在敖小杰那里过一遍,又在李达达那过一遍,很自然成为这位富二代的猎物。
但就在李达达认下所有三起杀人罪之后,
连海平却发现,不对。
李达达是杀害了王一珊贾贝贝,可沈小舟案是模仿案,凶手不是李达达,是另有其人。
而随着李达达落网,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疑点也全部到了揭秘时刻。
悬疑一:谁杀害了沈小舟?
沈小舟案从头到尾,都是一桩模仿案。
虽然有类似位置的断足,但左脚右脚等细节区别却显示,凶手并非同一人。
这就是为什么连海平坚持认为,李达达不是凶手。他向局长申请继续调查,限期破案。
最终还是让他找到突破口的,是沈小舟死前似乎没有抵抗,也就是——熟人作案。
至于真相,其实全剧开场已埋下伏笔。
就是岳厂长的女儿岳春夏在开始面对警察询问时的反应有问题。
作为沈小舟的同学兼好友,春夏在被连海平询问时带着莫名的愧疚感,而且一开始她还故意没说沈小舟遇害那天下午给她打过电话的事。
她并非主谋,但显然知道些什么。观众一开始都以为,她要掩饰的,是她的父亲旭日厂岳厂长。
但其实她真正要掩饰的,是沈小舟所在的环评团队的男友——扈向泽。
令他对沈小舟下手的关键,则是沈小舟发现了他伪造的旭日厂环评报告有问题,
自己明明检测到了致癌物质。
加上李达达的爹李龙和也发现她在调查旭日厂,暗示扈向泽杀人灭口。
而沈小舟没有马上揭发他的原因,则是给他一个自首的机会。
但正是沈小舟的善良,给了他杀人灭口的机会。
在那个沈小舟被害的夜晚,他带着想劝他自首的沈小舟来到海边,给她喝下早已准备好的带着迷药的水,在迷晕沈小舟后,拼命勒住她的脖子,勒死了她。
然后烧掉了沈小舟的电脑和手机。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不是故意把沈小舟的尸体做成了王一珊案的状态,而仅仅是为了分尸,
却在用李达达的电锯锯掉女孩一只脚之后,发现工作量实在太大,改为直接抛入污水池。
他明白旭日厂污水处理池的功能,所以将沈小舟遗体放入污水池,然后打开了冲水阀门。
但天网恢恢,正是这个举动,令他最终留下指纹证据,
而因为年久失修,最终污水处理池没有正常工作,沈小舟的遗体被留在了污水处理池,最终东窗事发。
而观众一直怀疑的岳厂长,确实想要保住旭日厂地价,解决自己被诈骗引发的财务危机,但并非真凶。
至此,沈小舟案的真相全都清楚了。
最终李龙和在准备杀人掩埋现场被警方抓捕,在防空洞中反抗中引发山洪被淹死。
失去靠山的扈向泽则最终坦白交代。
案情错综复杂,但负责案件的连海平最终没有被案件表象所误导,最终在众多似有似无的线头里抽丝剥茧,找出了他这个真凶。
悬疑二:沈小舟一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除了案件真相本身,故事埋下的另一个关键悬念是:沈小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因沈小舟之死引发的杨涛一家大闹婚礼风波中,杨父公开嘲讽沈华章,也引出了杨涛身份的悬疑:他到底是不是沈华章的儿子?
杨涛妈说和沈华章没在一起过,但沈华章听说杨涛是他儿子却又问杨涛妈是不是,这又引出了部分观众对沈小舟母亲孙秋红的猜疑。
甚至有人猜杨涛是沈小舟同父异母的哥哥。
但全剧最大的谜题其实是:沈小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从故事开场,该剧就在这个被害女孩身上叠加悬念:被暗恋她的同事举报,被质疑作风问题。警方调查,也疑窦重重。
但结果事实证明,所有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真正令她被害的唯一原因,就是太善良,所以坚持公开环评真相,却又给了扈向泽自首的机会,最后被害。
但就像连海平说的,不能让善良的人放弃善良。
最后连海平石强锋找到了在摊子上忙活的沈华章一家,告诉他们,案子破了。
悬疑三:连海平和石强锋是不是父子,95年的石强锋之母的旧案真相如何?
全剧一直埋着一条隐线,就是石强锋对连海平是不是自己生父的调查,而这又牵出了其母遇害的旧案。
通过偷测连海杯子上的DNA,和自己的做亲子鉴定比对,石强锋确认连海平不是自己父亲,
也终于鼓起勇气,当面问起连海平他遇到的第一案,也就是母亲遇害案。
连海平的回答,也终于揭开了95案的真相,他的确不是石强锋的父亲。
当年案件真相是:石强锋母亲是被一个一直纠缠她的无赖害死,因为被一直追,她跳进河里被溺死。
石强锋被害后,因为和她的关系,连海平不能参加侦破,但最终没忍住,跑去暴揍真凶一顿。也因此没能去省队,职场坎坷。
而石强锋真正的生父,是一名监狱囚犯。
来到监狱看到这个身为自己父亲的人,石强锋留下一句话:我要感谢我遇到的人,没有让我,变成像你一样的人。
至此,全剧悬念全部揭开。
于是乎,《暗潮缉凶》最为点题的一段戏,呈现在大家面前。
潮水涌动的海边,一对经历曲折的师徒望着潮水,内心都暗潮涌动。
旧案新案,谎言真相,最终都在这潮水涌动间,水落石出。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自己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暗潮缉凶》,以及岁月更迭中的真相与迷雾,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初看《暗潮缉凶》,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两年看过同类题材的悬疑剧不少,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再复制不了《漫长的季节》的成功了。
没想到,这部《暗潮缉凶》拍出了自己的分量。
故事开始于充满时代印记的老国营厂旭日厂污水处理池惊现的断足女尸案,在连海平与热血新人石强锋抽丝剥茧的明暗交织中推进剧情。
明线聚焦警方与高智商凶手的博弈,暗线则是连海平与石强锋母亲95年旧案产生的命运羁绊。
在多方势力精心编织的迷局中,故事渐渐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悬疑"迷宫",每段人物关系都成为通往真相的关键钥匙。
沈小舟身份背后,牵扯出地下直播、违规排污等多重旧账,一场跨越时空的罪恶拼图逐渐完整。
整部剧看似节奏娓娓道来,但每集结尾都留下钩子,每一次波澜都是点睛之笔。尤其是看完几集之后,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不着急叙事,而是将你扔进一个充满电影感的空间里。
国营厂的旧厂房与家属区,偏暗的色调,冷峻的光影,都让你感觉到,导演卯足了劲与平铺直叙的电视剧拉开差距,用镜头语言将时代氛围感拉满,又利用光影营造出了悬疑紧张的氛围。
一个镜头拉远,连海平立于潮流涌动的海边,迷雾重重的氛围立刻就出来了。
而观众随着主角一路探寻真相,最终透过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涌动,展穿越了挣扎众生相的人性迷宫,到结局真相曝光,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也有些无语凝噎,为人物命运感叹唏嘘。
一时间,剧中各种悬疑画面,在脑海中翻涌。好的悬疑剧,绝不是只以猎奇唬人而是能让观众达到共情,《暗潮缉凶》最后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除了剧情,《暗潮缉凶》中演员的表现也充满不张扬的暗涌。
最值得一说的,绝对是男主陈建斌。
陈建斌再度挑战警察角色,这次饰演的连海平却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老警察。
有观众对他的表演提出质疑,我却觉得他演的很好。
连海平本就是内心有创伤的老警察,日常交流存在“社交障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社恐,和人交流时他总是低着头说话,分连领导也说“让你多说一个字都难”,哪怕分析案情时症状减轻,也还是低着头的。
有观众说角色蔫不拉几的,这不是很正常吗?
但在社交障碍中,他那平静但又锐利的眼神,又仿佛能把所有人都看穿,屡屡找出其他人忽略的案件细节,令人折服。
最让人拍手称赞的,是陈建斌对角色情绪的精准把控。
对持久冷战的儿子道歉那场戏,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从尴尬无措到真情流露,陈建斌的情绪层层递进,精彩。
而除了陈建斌,剧中还有两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成泰燊
从《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到《完美的救赎》再到这部,成泰燊已成为迷雾剧场的常客。
而看了本剧中他饰演的失去孩子的父亲沈华章,就能知道为什么悬疑剧都爱找他演。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从表情、眼神到肢体动作,成泰燊把失去孩子的绝望苦楚融入每个表演细节中,没有一滴泪,却让人喉咙发紧,情感爆发力直击人心。
第二位:史可
史可饰演的沈一舟母亲,同样精彩。
这个角色是典型的谜语人。
一方面观众能看出角色自带的一个失去女儿母亲的隐忍和痛苦。
但又总觉得角色藏着什么秘密,没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尤其是史可的眼神中,总带着审视,也让人毛骨悚然。
提到国产悬疑剧,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
迷雾剧场。
不过从《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口碑爆炸之后,迷雾剧场就陷入了某种质量迷雾。
鹅厂x剧场和优酷白夜剧场的崛起,更令迷雾剧场感到压力。
而对于当下的困境,透过《暗潮缉凶》,也能看到迷雾剧场的“思变”。
不只将叙述重心放在案件猎奇性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人物命运变化,让剧集讲案件更讲命运。
比如延续的社会派悬疑。
故事的悬疑魅力,不仅在于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更在于将罪案谜团与时代的深度缠绕,将刑侦故事照进现实褶皱。
剧中涵盖了90年代国企改制,有人暗自牟利,有人揭露真相,暗潮之下,人心涌动。
而连海平与石强锋最终查清水面下盘根错节的欲望暗涌,结局更发人深思。
又比如社会议题的融入。
案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议题被巧妙融入悬疑剧情:从违规排污折射的环保困局,到断足案背后的富二代人性之恶,更有整容贷酿成的重重悲剧,都引发观众对法治与人性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整容贷引出的整容贷黑产链中,还不上整容带的女生们被逼做主播,女主播们在镜头前笑靥如花,镜头后身不由己,背后是整容医院、放贷公司、直播公司一条龙,让女孩们根本填不上这窟窿。
这些剧情都令屏幕后面的女观众倒吸一口凉气。
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这种包裹在案件背后对现实细节的挖掘反而更让人触动。
到最后,剧集向观众展示平静生活表面下汹涌的“暗潮”,故事虽然发生在过去,但人性欲望的潮涌却从未停息。
《暗潮缉凶》虽远非完美,但剧集努力在拍出那些时代下真实的人心,努力不该被忽略。
虽然剧集不足以令迷雾剧场彻底脱困,但暗潮已经涌动,迷雾总会见光明。
来源:剧集追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