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后再破纪录,这部热播剧的8个细节你发现了吗?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06 12:28 1

摘要:提到《凡人修仙传》,这绝对是不少人的青春记忆。这部小说堪称当下网络文学“凡人流”的“鼻祖”,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

短视频|77、青果

文 |青果

《凡人修仙传》的真人影视作品终于来了!

提到《凡人修仙传》,这绝对是不少人的青春记忆。这部小说堪称当下网络文学“凡人流”的“鼻祖”,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

小说于2008年开始连载,前期并未受到过多关注,但在连载至30万字后,获得了超高人气。作者忘语甚至仅凭半部作品就打破了网文平台“旗下作者必须有一本完本书籍才能签约白金作家”的规定,奠定了其“凡人流”开山鼻祖的地位。

毕竟在此之前,修仙小说虽有不少,但鲜有主角是毫无“灵根”的凡人。《凡人修仙传》打破了早年网文中“龙傲天”式的主角模式(即出场就具备碾压式实力)。

小说完结后,其衍生作品依旧获得极高关注。

动漫版剧集一经推出便引发热潮,保持着年更的节奏,前七季在豆瓣的评分均高达8.7分。线上二创、线下Cosplay——所有国漫成功出圈的元素,都在《凡人修仙传》身上得到了体现。

真人剧集自官宣拍摄以来,就备受期待。

仅优酷站内预约人数就超过500万。上线后热度迅速攀升,成为2024年以来开播首日热度最高的剧集,更是在开播三天内热度破万,足见这一IP带来的爆炸性破圈效应。

小说伴随了许多读者十余年,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 “韩立”。

随着时间推移,市面上的“凡人流”故事套路也日渐多样。当创作者拿到如此高关注度的IP时,又该如何改编呢?

在剧集播出约三分之一时,电视剧《凡人修仙传》的导演杨阳做客 1905电影网《对话》栏目,与我们探讨这次改编背后的故事。

面对改编原则的问题,她不假思索地回应道,“没有犹豫,一定是遵循原著。”

我们试图用8个关键内容,梳理剧集《凡人修仙传》拿下高热度的背后原因。

Part.1

遵循原著的改编

很多熟悉《凡人修仙传》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不好改编。

十余年过去,很多原作的文本内容与当下的观影偏好已然形成偏差。要打破原有叙事模式的同时保留原作精髓,本就不是易事。

杨阳导演的改编立场异常坚定:“没有犹豫,一定要遵循原著!”

在她看来,这既是对原著作者忘语心血的珍视,更是对数以千万计书粉长年追随与热切期盼的郑重承诺。“他们读到的韩立,必须被真实呈现。”

面对这次改编,她深知必须戴上“现代”眼镜审视,不是为了迎合,而是因为“我们就是今天的人”。我们今日的悲欢、挣扎与希冀,需要在故事中找到共鸣的支点。

杨阳导演毫不讳言,真正打动她、促使她接下这个重任的,正是书名中那沉甸甸的两个字 ——“凡人”。

在她看来,韩立的故事正是千万普通人命运的映照。

杨阳导演指出,韩立步步惊心的修仙之旅,其内核与当代人面临的种种困境紧密相连——如何在逆境中化险为夷,如何在偏见中坚守自我,如何在层层压力下向上攀登。

当被问及如何精准捕捉粉丝的预期时,杨阳的态度更为笃定: “我们自己就是粉丝啊!”

从粉丝思维出发,创作团队深知大家期待看到的内容——原著中所有震撼人心的经典场面必须保留;主角韩立谨慎、坚韧、稳扎稳打的核心特质绝不可偏移;与他命运交织的重要人物及其设定,更需原汁原味的忠实还原。

Part.2

实景拍摄

不同于其他影视形式的改编,真人剧更多在于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挖。

“我们要的就是‘活人感’。”

面对《凡人修仙传》从文字到动漫,再到如今的真人创作,导演杨阳紧紧抓住真人剧创作优势,“环境带来的真实感,以及空气透视,光线变化等细节,在不同类型上都是不一样的。”

在影视化过程中,创作团队坚持将类型优势发挥到极致。

为此,杨阳坚持《凡人修仙传》进行实景拍摄,避免棚拍效果——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浑然天成。

因为故事讲述的以修仙者生活为主,杨阳希望能体现更多人与环境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往往是在影视基地无法呈现的,“影视城更多是市井和凡人世界的建筑,比如民宅、官邸等,而这些恰恰是修仙者要远离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演员置身于真实的环境里,周遭细微的变化,都会激发出演员更真实的表演反应。

譬如杨洋饰演的韩立静坐于百药园的流水旁,环绕的自然元素——潺潺水声、氤氲水汽、倾泻而下的光影——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自然地将演员带入修炼所需的宁静致远之境。

这种沉浸感是摄影棚难以复制的,特效制作的护罩在真实雨景和光照下呈现逼真效果,演员随之“动念”操控水流倒转或顺流,其动作与心境皆因身处真实自然而生发出浑然天成的契合感。

这种差异在“雪山”场景中尤为显著。

当韩立身着道袍行走于真实雪山之下,凛冽多变的山风鼓动衣袂,脚下是能感知软硬、甚至能闻到气息的泥土与青草。这种全方位、多感官的真实刺激——风力的强弱变化、脚下的触感、空气中的气味——为演员提供了丰富而直接的体验。

在剧集《凡人修仙传》中,杨洋呈现出独有的恬然与自然,以及深入骨髓的“静”的状态,“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实景环境亦赋予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Part.3

旁白设计

剧集《凡人修仙传》播出之后,不少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融入那么多旁白。

导演杨阳给出了回应,因为在故事里,韩立离开墨大夫(金士杰饰)之后,多数都是一个人的场景,近乎是独角戏,“他没有对话的对象,所以他内心就是他的另一个个体。”

于是,在剧本创作阶段,团队就融入了旁白的设计,有时候是韩立的自说自话,有时候则是他的心声,“我觉得这挺能够帮助这个人物表现的。”

拍摄过程中,杨阳会在一旁拿着对讲为演员模拟旁白,让他能尽快掌握到这段戏的节奏。

有了这些细节的加持之后,演员后期在录音棚再配音时,即便是临时进行台词的调整,也都会很快做出反馈,“基本上他演出来的旁白戏都比较饱满,不会有放空的状态。”

Part.4

三次对话

不同的读者心中,自然会有不同的韩立形象。

杨洋是否是韩立的最佳人选?

杨阳导演起初并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是在初次见面时,两位性格都偏内向慢热的人没有过多交谈,但她能确定的是,眼前这位演员非常渴望投入这次创作,“我很珍惜演员的这种创作热情。”

第二次见面是在试装阶段。

经过线上沟通后,两人开始交流不同服装对应的剧情阶段,甚至在试装过程中,团队会因呈现效果而淘汰某套原本选定的服装。杨阳都会从韩立的角度出发,与演员沟通,“那是一次更贴合角色的深入交流。”

正式开拍前,两人再次坐下来,将人物从头到尾的细节梳理了一遍,“几乎把整部剧的脉络都过了一次。”

交流中,杨洋始终认真倾听,导演杨阳也在观察着他的反应。例如,当聊到某些动人情节时,杨洋的眼圈会泛红。“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

演员这种直观的情感流露,给了杨阳更大的信心,“我对他未来诠释的韩立有了更清晰的预期。”

通过这三次沟通,杨阳在杨洋身上看到了一种非常稳定的特质,“这正是韩立必须具备的气质——纯粹干净,眼神始终沉静专注,从不飘忽。”

Part.5

角色之下,舆论之外

拍摄《凡人修仙传》期间,杨洋的另一部剧集正在热播,他因此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从未让他分心,反而转化成了他专注当下拍摄的动力。

“我们在剧组会将全部精力投入现场拍摄,对‘韩立’的塑造。我看到的是杨洋全情的投入,以及为这个角色倾注的巨大心力与体力。”杨洋在现场的表现,超出了这位经验丰富导演的预期。

剧中涉及大量武打动作,但杨洋从未流露畏难情绪。即便导演表示通过,他仍会主动要求重来,直至呈现出最佳效果。

不仅如此,杨洋还为韩立注入了不少精心设计的细节。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韩立的形体随着修为提升,逐渐变得更加挺拔。杨洋正是通过这种形体的渐变,细腻地刻画出角色的仙风道骨。

“我相信韩立能带给每位观众精神层面的感悟与触动,同时这些特质也在杨洋身上悄然生长。”作为导演,杨阳更期待观众看到这位演员的蜕变,“这对我而言,是最令人欣慰的事情之一。”

Part.6

打得漂亮

在剧集《凡人修仙传》中,除了杨洋之外,还有金晨、赵小棠等具备舞蹈功底的演员,以及吴樾、曹骏这类拥有扎实武打基础的演员。

在导演杨阳看来,这些演员天然兼具律动感与力量感,无需刻意雕琢姿态,一招一式间便自然流露出真实而富有韵味的气韵。

剧组为所有角色建构了一套统一的动作美学体系:其内核汲取传统武术与散打的力道精髓,外在形态则巧妙融入了中国古典舞与民族舞的飘逸韵律。

因此剧中修仙者无论是转身、拂袖还是施法,每个细微动作皆流淌着东方独有的古韵之美——刚柔相济,仙气缭绕。

这种设计既跳脱了传统武侠的写实桎梏,又精准传递出修仙世界的空灵意境,成为剧集独特的视觉标识。

这恰恰体现了导演杨阳对剧集真实感与沉浸感的极致追求。

Part.7

李乃文“边拍边玩”

除了青年演员阵容,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李乃文的加盟。

当杨阳导演向李乃文发出邀请时,对方颇感意外。此前,他从未接触过此类题材的作品,不禁反问导演,“特效场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该如何演绎?”

杨阳坦言,拍摄时无法在现场逐一描绘最终画面,但李化元这个角色表面如顽童般不羁,“你只需放下表演痕迹,像做游戏一样玩起来。”

随着拍摄推进,观众得以在荧屏上见证李乃文难得展现的轻松与愉悦。

剧集开播数日后,李乃文深夜追完更新,“没想到最终呈现的效果如此惊艳,真的超乎想象。”

Part.8

导演的挑战

导演杨阳曾坦言,剧集《凡人修仙传》的创作是她面临的一次巨大挑战。

当被问及是否成功完成了这次挑战时,她表示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人生如同攀登一座无尽高塔,脚下每一级台阶,无论完整或残缺,皆是向上的助力。

杨阳深信没有一步是徒劳的,“纵使台阶偶有残损,也需踏实跨越,一步都不可虚踏。过往的每一次创作经历,即便之后面对的是全然陌生的挑战,它们所沉淀的力量始终与我同在。”

当年拍完《将夜》 ——那是她初涉玄幻世界的创作,收官之际她曾豪言,“再没有什么戏能难倒我了!”然而现实充满戏剧性,此后接手的每一部作品,她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如今《凡人修仙传》拍摄完成,相似的念头再度浮现——这浩瀚仙途既已跋涉,总该有“一览众山小”的从容了吧?可紧接着,《隐形的名字》和《醉梦》的创作挑战又接踵而至。

至于《凡人修仙传》后续计划?

“尚无暇考虑。自剧集杀青至今已有600多天,工作从未停歇,每天为后期制作辗转于各个‘小黑屋’。”杨阳说到,剩下的故事不妨与观众一同静候……

↓↓↓ ↓↓↓

来源:悦吃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