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亿微短剧市场迎版权战,像素级抄袭与AI换脸侵权频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05 17:15 3

摘要:《2024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505亿元,创作者和观众数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剧本抄袭、盗版泛滥、AI换脸等版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行业生态,挫伤了原创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2024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505亿元,创作者和观众数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剧本抄袭、盗版泛滥、AI换脸等版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行业生态,挫伤了原创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2025年8月1日,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微短剧行业版权社会共治”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深入探讨了行业版权乱象,并就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提出了建议。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黄莉玲

“越维权越亏损”,微短剧版权侵权重创行业生态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委员会副会长赵晖指出,微短剧满足了现代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观看需求,通过浓缩情节和多场景切换,实现了高频次、快节奏的内容消费,不仅丰富了视听生态,也推动了内容产业的创新。

然而,随着微短剧数量激增,版权保护问题逐渐突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盗版、未经授权的复制、洗稿和抄袭现象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原创作者权益,扰乱行业秩序。

根据赵晖分析,微短剧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传播速度快,使洗稿和剽窃现象尤为普遍。许多创作者发现自己的剧本、剧情乃至台词被多次复制,版权界限模糊且维权难度大。这种版权侵权现象不仅打击了原创积极性,还抑制了行业的创新动力,对产业生态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指出,版权和盗版问题是影视投资信心的关键破坏因素。制作方投入巨资制作剧集,却发现盗版在全网肆意传播,原本的商业预期被严重破坏。他强调,平台在版权治理中至关重要,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法律诉讼,成本和周期都很高。如果各大平台能将“通知 - 删除”义务落到实处,将极大促进版权保护,体现社会价值。他呼吁各方合力推动版权共治工作。

听花岛文化公司副总裁臧楠分享了公司遭遇抄袭的经历。她提及,火爆微短剧《家里家外》被南京一家公司“像素级”抄袭剧本。更为严峻的是,臧楠指出公司近期发现国外头部短剧平台对作品进行AI换脸式抄袭,海外维权难度极大,但他们将坚定维权。她警示,若此类侵权愈演愈烈,将损害中国短剧企业国际声誉,甚至影响中国短剧“出海”进程。

华策集团北京短剧业务负责人刘子凡谈到,公司一度面临“越维权越亏损”的状态困境。她分享道,公司虽然购买了IP的独家改编权,但影片未上线时,大量类似作品已抢先上线,独家授权形同虚设。虽然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胜诉,但两年多过去仍未收到赔偿,且维权成本高昂、过程漫长,这令企业倍感压力。

不仅如此,侵权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愈加隐蔽。嘉兴九州文化副总裁王为之表示,公司自2021年起大规模购买IP网文进行改编,但曾遇到以售卖课程为幌子、实则传播盗版全集的侵权行为。2022年在公安协助下,公司成功打掉涉案金额近4000万元的侵权链条。王为之表示,随着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委员会成立,行业保护力度有望不断加大,希望能在早期遏制侵权苗头。

对于中小型影视公司而言,维权往往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持久战。于今无量创始人李峻丞表示,公司坚持走精品路线,但曾遇到作品还未上线,盗版却已满天飞的情况,对中小公司尤为打击严重。他希望行业规范化能进一步加强,保障创作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如何破局?行业协会出台指南强化“通知 - 删除”规则

根据赵晖总结,当前微短剧领域普遍存在“六大版权痛点”——全片盗录、低门槛洗稿、未经授权的翻拍、权利链不清的改编、创意抄袭,以及借助内容数据库进行的系统化再创作。

赵晖认为,仅依靠打击手段无法根治问题,必须同时在制度与技术层面构建新的版权识别与授权体系。她还强调,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已开始显现,包括换脸、声音克隆、剧本翻译与图像伪造等技术均可能被用于版权侵权。因此,赵晖呼吁,应提前布局面向AIGC环境的版权确权机制,并对内容平台提出更高的数据管理和责任要求,推动建立数据库级别的内容保护系统,从源头上抑制恶意侵权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万勇认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其版权问题虽然复杂,但并不意味着现有法律体系无法适用。

万勇详细分析了“通知 - 删除”制度在我国的法理基础,并指出这一机制在实践中需要被细化。他特别强调,照搬欧美制度存在风险,因为中国平台的角色往往更加复合,既承担传播责任,又可能是内容的出品者、投资人甚至版权人,这种“平台即内容”的结构决定了平台治理不能简单类比境外模式。因此,他呼吁先由行业内部通过平台主导的自治机制探索路径,例如参考电商行业对假货治理的经验,在规范中寻求灵活与弹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版权协会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关于强化微短剧领域“通知 - 删除”规则的工作指南》。据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曾晋介绍,这份指南将引导网络服务提供者遵守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履行好版权主体责任,畅通投诉渠道,确保投诉及时准确传达,完善处置流程、规范侵权处理,提高处置效率,缩短处理时间,不为维权设障,建立健全用户管理和侵权用户处置机制。

来自产业一线的抖音集团法务负责人程艳则分享了平台在版权治理中的具体做法与未来方向。她特别提到,平台已建设专门的版权保护中心,支持作者进行一站式的作品确权、监测和投诉处理。同时,平台也积极拓展内容来源渠道,如开放番茄小说、网文库等版权库,为剧本开发与版权改编提供便利。

此外,程艳还谈到平台正在尝试建立“长期分成”与“老剧回流”的激励机制,不再局限于一次性采购模式,而是通过多轮变现延长内容生命周期,提升创作者收益的稳定性和预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黄莉玲 王子黎 发自合肥

来源:南都N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