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大帅是松花江码头的黑帮头目,行事嚣张跋扈,初次登场时,身边总是带着一位穿金戴银的女性,尽显张扬和肆无忌惮。他的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与当时穷苦大众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显露出了他的贪婪自私。
关大帅是松花江码头的黑帮头目,行事嚣张跋扈,初次登场时,身边总是带着一位穿金戴银的女性,尽显张扬和肆无忌惮。他的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与当时穷苦大众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显露出了他的贪婪自私。
他还与土匪首领三江红狼狈为奸,更嚣张的是他还不把警察厅特务科放在眼里,敢直接给鲁明脚下吐唾沫。
关大帅之所以行事这么张狂,是因为他的背后的势力复杂,得到了滨海省长韦焕章的保护,而这位韦焕章又是总理大臣张景惠的亲信,同时与日方又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此盘根错杂的关系网,让关大帅在黑白两道都能吃的开,形成了一种“中国人不敢碰,日本人不愿碰”的诡异局面,而这也给了他横行霸道的资本。
但是“天若令其亡,必先令其狂”,太过得意忘形必定会招灾引祸。
关大帅勾结三江红明目张胆劫走了抗联组织需要的药品,之后辗转到了黑市,切断了抗联的物资补给,直接触犯了周乙的底线。
为了对付关大帅,找回丢失的药品并顺利送到抗联组织,周乙精心设计了一个计划。
他通过密探春三查明情况后,将样品拿到了高彬面前。但是高彬却对此事犯了难,因为高彬知道关大帅背后势力比较复杂,处理起来会很棘手,而且他也不想轻易得罪这些地方权贵,所以想着明哲保身,不想趟这趟浑水。
而鲁明也提到了关大帅和三江省长之间的老乡关系,毕竟连省长都让他三分,想轻易扳倒关大帅不容易。高彬也认为光靠他通匪的证据还不够,必须抓到更有力的证据才行。
高彬想把周乙推到前台处理这件事,而这正符合周乙所愿,表面是为了高彬排忧解难,实际上是想借助日本人之手狠狠打击关大帅势力。他先是以“帮抗联运药”当做抓捕关大帅的证据,给他牢牢扣上通共的罪名,然后把报馆的人请来报道这件事。这样一来就算周乙不对付他,日本人也饶不了他。
随后周乙带着人查封了关大帅的赌场,把他手下的人抓到了警察厅回去审问,而报纸上也登上了关大帅贩卖药品、私通抗联的消息。但是麻烦也很快随之而来,韦焕章的弟弟找来了白厅长要求给个说法,省长办公室也打来了电话询问事情进展。
而面对这些压力,周乙的态度很坚决,他觉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一个流氓无赖,要是连个码头恶霸都镇不住,警察厅解散算了”,这也激起了警察厅很多人要求严惩关大帅的愤怒。
而这正是周乙的高明之处,他就是想把事情闹大,给各方施压,然后把问题的严重性包装成了“妨碍日本统治、触犯日方利益”,让关大帅夺药的这件事涉及到地方一霸、伪满官员和日本宪兵队等多方势力,让他们都卷进这件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接着他在高彬的授意下主动去找了涩谷三郎,以关大帅和日本方面私相授受的证据为由头,“迫使”涩谷三郎为了日本宪兵队的名声出手剿匪。
关大帅为撇清自己关系,被迫协助日本宪兵队队长加藤圭一,并按照周乙的计划出手剿灭了三江红的土匪队伍。这也对关大帅的势力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将自己一步步置于绝境。
而周乙也因为此次剿匪行动赢得了高彬和涩谷三郎的信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卧底身份,更削弱了地方豪强对抗日力量的干扰。
虽然剧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关大帅最后的结局,但松花江码头控制权易主,也说明了关大帅横行一方的统治彻底终结!
周乙在拔除关大帅势力的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即便是关大帅这样的地方豪强在强势的周乙面前也不得不认怂。
因为周乙深谙人心,懂得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才能成功制服关大帅。而关大帅在事情败露以后也从原来的嚣张跋扈变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而这一转变也揭露了他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真实本性。
他的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也不过是仗着背后势力狐假虎威罢了,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一旦触犯到各方利益,他便会失去往日的威风,成为一颗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但他并不是全然没有头脑,只是目光短浅,格局狭小,没有大智慧,没有走正路。
他与周乙的交集也能看出他的处事能力。他明明察觉到周乙身份可疑,却始终没有撕破脸,对周乙他的内心是又敬又畏,既欣赏他的头脑和能力,又忌惮周乙背后的势力。他也把周乙当做一个“可利用的棋子”——既想周乙的情报能力为自己所用,又想借周乙的手为自己铲除敌人。
但可惜周乙抢先一步利用了关大帅,将关大帅的势力连根拔起。
关大帅的覆灭虽然没有完全达到周乙心里夺回药品和救出被扣押同志的初期目标,但是起码铲除了盘踞一方的土匪,找回了流入黑市的药品,为后续“假运药真除奸”埋下了伏笔,使得局势朝着更有利于周乙等人的方向发展。
虽然关大帅抢夺药品只是《悬崖》宏大叙事里一个昙花一现的小插曲,但他的存在不可或缺。通过关大帅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黑恶势力和官场上下的相互勾结。
他的悲剧告诉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动荡年代依附强者,只会被更强的权力碾碎!
来源:人间一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