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看孩子这方面。宋莹和丈夫都是双职工,每天在厂里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上家里的儿子栋哲。孩子放学回家,常常一个人孤零零的 。黄玲就不一样了,她那段时间没出去工作,就在家操持家务,心思又细腻。看到栋哲没人管,她就经常喊栋哲来自己家吃饭。孩子作业不会做,她也耐心地
重温《小巷人家》,我一直琢磨,宋莹对黄玲咋就那么掏心掏肺呢?俩人不过是住一个院子的邻居,非亲非故的,这感情好得太让人费解了!
先看孩子这方面。宋莹和丈夫都是双职工,每天在厂里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上家里的儿子栋哲。孩子放学回家,常常一个人孤零零的 。黄玲就不一样了,她那段时间没出去工作,就在家操持家务,心思又细腻。看到栋哲没人管,她就经常喊栋哲来自己家吃饭。孩子作业不会做,她也耐心地坐在旁边,拿着笔一道题一道题地辅导,比宋莹这个亲妈管得还多。宋莹下班回到家,一进院子就听见儿子在黄玲家开心地笑,走进屋还能看到黄玲给孩子留的热乎饭菜,你说,将心比心,哪个当妈的能不感动?这种对孩子的照顾,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宋莹自然就对黄玲多了几分亲近和感激。
再聊她俩的性格,简直是绝配。宋莹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说话做事风风火火,从不藏着掖着,心里有啥就说啥,在厂里因为这直性子可没少得罪人,没几个愿意跟她深交的。黄玲呢,说话轻声细语,性格温柔,遇到事情不慌不忙,总能把问题处理得妥妥当当。有一回,宋莹因为厂里分房子的事儿跟领导吵得不可开交,回到家还气得不行,饭都吃不下。黄玲知道后,什么大道理也没讲,就是默默给她倒了一杯热水,轻声安慰:“妹子,咱别为这些不值得的人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孩子还得靠咱照顾呢。”就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像一阵春风,瞬间就把宋莹心头的怒火给平息了。反过来,黄玲在婆家受了委屈,被婆婆欺负、被丈夫忽视,自己一个人偷偷掉眼泪。宋莹知道后,直接气势汹汹地跑到黄玲婆家,双手叉腰,跟她婆婆理论:“我家玲子嫁到你们家,是来好好过日子的,不是来受你们欺负的!以后再敢这样,我跟你们没完!”宋莹这一闹,还真给黄玲出了口气。就像这样,你帮我降火,我帮你撑腰,两个人性格互补,一来二去,感情越来越深。
还有,她俩特别能理解对方的难处。宋莹看着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心里全是对儿子的担忧,她拼命工作、跟人争吵,都是想给栋哲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未来,这份心思,黄玲看得真真切切,从来没觉得她“泼辣”是坏事,反而特别心疼她。黄玲呢,表面上对婆家逆来顺受,可宋莹知道她心里有多委屈,知道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却被婆家的规矩和丈夫的不作为给束缚住了。两个人就好像是同病相怜的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思。这份理解和懂得,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也让她们的关系更加牢固。
生活里的互帮互助更是数不胜数。宋莹想买一台电视机,可钱不够,正发愁呢,黄玲知道后,想都没想就把自己偷偷攒了好久的私房钱拿出来借给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黄玲家孩子要交学费,手头有点紧,宋莹刚发工资,就主动拿出来给她垫上,还说不用着急还。平时谁家做了好吃的,第一时间就会给对方端过去一碗;谁家有个急事要出门,另一家肯定二话不说帮忙照看孩子。有一次,宋莹生病卧床,黄玲忙前忙后,又是帮忙照顾孩子,又是熬粥送药,就跟照顾自己家人一样贴心。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日积月累中,让她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你说,就住在一个院子里,能处成这么好的姐妹,哪里是偶然啊?是孩子牵起了她们之间的缘分,是性格的互补让她们越走越近,是相互理解的心意让她们心心相印,更是生活里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小事,堆积出了这份无比珍贵的情谊。宋莹对黄玲好,那是打从心底里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这份邻里情,太让人感动了!
来源:xx幸运漂流瓶